理解小孩的戀物需求 玩偶又髒、又舊、又臭, 為什麼不肯丟?

孩子不捨丟棄甚至囤積的舊物,都有可能暗示了內在的焦慮和不安全感,家長需要從兒童戀物的心理學來考慮,協助孩子建立獨立與自信。

孩子不捨丟棄甚至囤積的舊物,都有可能暗示了內在的焦慮和不安全感,家長需要從兒童戀物的心理學來考慮,協助孩子建立獨立與自信。

 

每逢新的一年開始,是家中大掃除的好時機,不過,你家是否也有過孩子堅決不丟的舊物或雜物,引發親子戰爭?
美國著名的花生漫畫「史努比(Snoopy)」裡,有個聰明討喜的小男孩,名為奈勒斯(Linus van Pelt),他每次出場時,都要隨身拎著一條藍色小毯子,史努比為了捉弄他,常常找機會搶走毯子,讓奈勒斯感到慌張。


奈勒斯緊捉不放的毯子,在心理學上稱為安全毛毯(Security Blanket),是用來提供安慰作用的物品(Comfort Objects),意即「慰藉物」或「過渡物」。事實上,每個人在幼兒成長階段感到焦慮不安時,常會選擇小被子或絨毛娃娃這類柔軟且帶來舒適感觸的物品,作為日常陪伴的工具,達到自我安撫的效果。


有關兒童戀物的心理學解析,在不同階段有不同層面的意義:
0至3個月:母嬰共生時期
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李依親解釋,0至3個月的寶寶會覺得自己與母親屬於共生關係,在這個共生階段,寶寶餓了就能吃飽,累了就能睡著,充分獲得滿足與安全感。


3個月至2歲:嬰兒適應與母親分離

李依親說明,小孩出生3個月後,因為母親不再扮演全職照護者的角色,生活步入常軌,寶寶原本有需求就能立即獲得滿足的狀態不再,心中逐漸形成了客體的概念,並開始適應分離,漸漸不再以自我為中心。


就心理面向來說,1到2歲的幼兒依戀物品本是正常,目的是克服母親不在身邊的焦慮不安,藉由貼身物品獲取安全感。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昀,進一步以英國知名的小兒科醫師與兒童心理學家溫尼寇特(D. W. Winnicott. 1896~1971)曾提出的「過渡客體理論」,解釋孩子的不安全感。


「小朋友出生有控制母親的欲望,源自其對母親的需求很高,」張昀說明,孩子逐漸長大後才知道母親也是一個獨立個體,並開始將需求轉移到其他人事物上。溫尼寇特的理論,闡明了每個人從嬰幼兒期開始,即會為了安全感的需求,投注於某些特別物品,期待擁有屬於自己可操控的東西。


4到5歲後:隨身物品象徵母親陪伴

這是屬於階段性發展,通常在4到5歲後,就可以忍受母親不在身邊的焦慮感,但隨身攜帶的物品,有象徵母親陪伴的意義。


有了客體之分後,幼兒開始學會在受到挫折(或事情不如己意)時自己成長,同時開始追尋依戀的物件,將安全感的需求,轉移到物品上。根據理論,孩子的挫折感愈高,戀物的情形會愈嚴重,因為由物品所扮演的過渡客體角色,會成為母親的替代性來源,使孩子從中取得安全感。


失序的囤物行為,源自於內心恐懼

「心理環境與物理環境的交互影響是存在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醫師邱顯智表示,人與外在世界建立關係,包括了具體的物質與非具體的形態,具體的物質例如讓人感到可依賴與喜愛的人或物品,非具體的形態則像是音樂與某種現象等,都能提供當事人安全感。


「所以,持續過渡客體的行為不代表有問題,」邱顯智說明,只要提供孩子好的生活環境,例如物理性環境的吃和睡等安全性需求,以及家長能適時了解並回應孩子情緒,給予鼓勵與安撫等,讓孩子受到品質良好而穩定的照顧,連帶他們的心智發展也會趨於成熟,就不會過度依戀特定物品了。


那麼,為什麼又會演變成失控的舊物囤積狀況呢?張昀解析,很多人對於物品的依戀,來自於與人分離的焦慮。若年幼時與親密家人分離的情景,留下了較為負面的印象,比如斷奶過程與離家上學時的分離狀態,將會導致日後獨處時的不安全感和焦慮程度的提升,而人在挫折時沒有得到陪伴,致使心態上感到是被拋棄的,會影響未來自信,過往經驗不佳,在日後的人際互動中會造成影響。


「修補過往不好的經驗,需要時間,」張昀認為移情至物品,可給予當事者心理支持。但是關係的修補,才是提供安慰與緩和情緒的最佳良方,物品只是替代物,對孩子而言,只要遇到給他愛與安全感的人,就不再會執著於物品的陪伴。


陪伴與傾聽,協助孩子自信獨立

很多家長只是看到孩子物品如此髒、舊、臭了,心想孩子長大了,可以不用了,就應該要丟棄。但其實只要孩子對物品存在依戀,就代表他有需求,邱顯智認為:「家長應該去檢視孩子為何執著某些物品,是否一直沒有發展其他興趣?也缺乏與其他人的日常互動?」


了解孩子的第一步,邱顯智建議,父母要先建立細心觀察孩子需求的能力,在不以自身情緒感受為優先考量的情況下,理解孩子的不安全感。父母也不宜強迫孩子脫離依戀物,先評估他是否對於某人或某事感到害怕。


因為恐懼的感受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都會有此經歷,對孩子而言,第一個恐懼就是做了惡夢,因為不知道其是否為真實,所以會感到害怕,會透過緊抱懷中的小毯子或者絨毛娃娃紓壓。父母提供安撫的方法,就是陪伴與擁抱,並給予言語的安慰。


父母緩和孩子的戀物焦慮感是有方法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李依親說明:「首先,要了解孩子焦慮的情境,預期孩子的緊張,先和孩子做討論;再者,可提供孩子處理事情的適切方法;第三,不全然拒絕孩子對依賴人或依賴物的要求。」


李依親認為,就陪伴的部分,父母若無法配合可以明確表明,並與孩子討論到他也可以接受的對象,或者告知可否晚個10分鐘再陪他,溝通如何適應父母還沒來的空檔,讓他有機會獨處,降低對特定對象的依賴。


大人也要學習面對自身的不安全感

人如何看待挫折和長期養成的經驗有關,而這經驗通常與兒時的家庭教育有密切的連結。過分保護型的父母或者虎媽型的父母,都可能會讓孩子在遭遇人生不可避免的挫折時無法承受、或者經常處於驚慌失措的無助狀態,這將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並且讓他們習慣躲進依戀物的慰藉裡。


另外,像是父母關係出現衝突、家庭經歷變化風波時,或者大人的情緒長期不穩定等,都會讓孩子感到緊張與不安全感。


因此,當家庭有重大事件發生時,家長要關心孩子是否能承受打擊,給予時間適應,付出耐心和了解也很重要。


邱顯智也建議大人們在面對自身焦慮時,要多些了解自己,回顧自身過往的成長歷史,明白自己對孩子是否有什麼不合理的要求,並試著從實際的行為去改善:比如先調整規律的生活作息,降低焦慮;針對產生問題的地方做些改變;與親友討論,獲取建議。「有好的『自覺』很重要,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處理問題,」邱顯智說道。


不用100分,也能完美自己
美國著名的影集「六人行(FRIENDS)」裡,錢德(Chandler Muriel Bing)就曾被朋友們取笑上大學還帶著小時候蓋的舊毛毯,可見在大人的身上,也可以看到慰藉物的影子。
這讓人了解即便成功戒除依戀物之後,還是可能因為突發事件或是其他的環境壓力,使人重回戀物習慣的可能。
其實,這些狀況都是正常的,只需要家人和朋友再度友善的引導,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與安全感,就能讓他們自己逐漸脫離這種依戀的狀態。

 

3方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1﹒給予獨立空間
人終身都在尋求安全感,並積極的建立自信,但其效果取決於每個人的個性,氣質與過往的成長經驗。為求安全感的建立,在空間環境方面,邱顯智建議家長,可在自家小孩成長為青少年時,提供獨立的活動空間、或者是一個獨立的書桌,讓孩子有個屬於自己的角落可以布置,發展個人的喜好與興趣。


2﹒打造親子交流的公共空間
為居家安排一處共同相處的公共空間,成為家人互動的重要場域。只要家人間的關係互動良好,空間使用上的衝突就會降到最低,大家可以好好討論物品的歸屬和空間的運用方式,也不會形成雜物堆積的狀況。


3﹒以藝文活動抒發負面情緒
在如何抒發個人情緒方面,張昀建議,因不安全感而導致的戀物情況可以透過接觸藝術文化獲得補償,例如聽音樂,寫文章,繪畫觀賞和創作等等,因為藝術的感性行為,可以讓人在面對現實的殘酷與傷害時,提供消耗憤怒情緒的有效途徑。「先從了解自己開始,並轉移到藝術創作,或者藉由友情與愛情的感知,修補過往不愉快的經驗。因為人的記憶能力,可以讓好的記憶一直出現,並帶來自信。」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