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不等於快樂

不幸的是,我們長久以來一直把物質和快樂畫上等號,就算這些證據擺在眼前,我們還是視而不見。

文│約書亞‧貝克 

「你說:『要是擁有多一點,我會心滿意足。』你錯了。如果對現狀不滿意,就算給雙倍你依舊不滿足。」

──查爾斯.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

二○一三年八月,我們帶兒子到大型玩具店,要把他生日得到的禮券花掉。他想要買滑板,我認為小孩學溜滑板滿好的,於是我們去了一趟玩具反斗城。

一走進店裡,他立刻睜大眼睛四處瀏覽,我原本希望可以直衝運動用品區,但隨即明白這趟購物行程不會照我計畫進行。我們在店裡走著(其實是我硬拉著他走),兒子很快注意到擺放很多恐龍玩具的走道,發現一個設計成洞穴樣子的彈出式帳篷。包裝盒子上印有一位笑得合不攏嘴的小男孩,正在洞穴旁玩著十五至二十隻恐龍。就在那一刻,我兒子不想要滑板了,他想要這個像恐龍洞穴的彈出式帳篷。

當爸爸的我必需介入這件事。我非常清楚,撇開它一買回家就被玩壞的情況不談,這個東西買回家大概只會玩一兩次,然後再也不會去碰了。他很快就會明白這個其實沒有那麼有趣,更別提那些恐龍玩偶還要另外買!我用了一些強硬的手段,說服他放棄恐龍洞穴,最後他還是買了滑板(實際情況比這簡短幾句話還可怕……你懂的)

這個經驗讓我思考一件嚴肅的事情:我的人生中,有誰能阻止我浪費錢?我的生活經驗和智慧確實比兒子多,所以可以替他設想周到,然而我環顧家中,看著那些似乎買得值得的東西,不禁想要是有人在一旁替我把關……扮演爸爸角色……阻止我浪費錢,我們家(以及銀行帳戶)是否會有不同樣貌?

以下我列出幾個實用技巧,幫助減低消費主義影響你的生活。只要把影響降低,我們就愈能輕鬆掌控花費。

 

明白物質不等於快樂

我的全職工作內容,有一部分是要帶成人和學生到第三世界國家去。這些年來我經驗豐富,已經可以預測那些活在消費主義掛帥的已開發國家、活在美國文化的人,會有什麼樣的情緒反應。旅程中他們無可避免會出現三種情緒:

1. 看到物質缺乏的人還能這麼快樂,非常驚訝。

2. 希望自己可以和這些人一樣享受真正的人生。

3. 慶幸自己活在物資豐饒的美國。

有些說出第三句的人,很快就會發現自己有多愚蠢,其他人則只是重複輪迴這三種情緒。已經有許許多多研究證明「物質」和「快樂」畫不上等號(舉例來說,美國人的憂鬱指數是排行榜的第一名)。

不幸的是,我們長久以來一直把物質和快樂畫上等號,就算這些證據擺在眼前,我們還是視而不見。

 

思考每件物品的真正花費

購物時,我們會把標籤上的價格當作真正的價格,雖然我們確實花掉這個數目的金錢,但卻不見得是此物真正的價格。請思考下列這些隱藏的花費:

1. 每十一個美國家庭,就有一個會另外租倉庫,每年平均花約3萬台幣(一千美元)囤放東西。

2. 每個人平均在家囤放物品的空間為零點二坪。

3. 《有組織的行政》(Organized Executive)作者史蒂芬妮.溫斯頓(Stephanie Winston)估計公司每位主管因為物品雜亂,每天浪費掉一小時(如果年薪是二百萬台幣,其中二十五萬就是付給這一小時,約是八分之一的薪水)。

4. 根據統計,電費帳單有百分之八至十三的費用,是浪費在待用的電器上,即不使用時依舊插著插頭的電器。

5. 哈里斯民調(Harris Interactive)指出,百分之二十三的成人會遲繳帳單(於是還要繳罰金),原因竟是帳單不見了。

6. 非營利組織的全國專業家居環境整理協會(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Organizers)指出,我們一生會花一年時間尋找失物。

 

了解消費主義的缺點

消費主義是一種經濟理論,主張增加物質的消費,才能促進文明國家經濟發展。原本主要是指西方國家,然而現今已經擴展到世界各地。

1. 消費主義的優點:

-消費者能選擇他/她想要的生活方式──哪些是必需物品,哪些奢侈品能夠負擔得起。

-對很大一部分人口的經濟有利(中產階級和上流階級)。

-想要改善社會階級,只要努力工作就有機會。

2. 消費主義也有缺點:

-消費主義市場中的製造商,不會完全、永久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欲望,好讓消費者不斷購買更多物品。為了做到這一點,於是商品不耐用、市場潮流不斷改變、利用對更高階級的羨慕、鼓勵超出預算的購物。

-消費主義的社會裡,民眾把金錢和物質視為最大的善,而非去影響或幫助他人。

-消費主義社會傾向於破壞環境,比其他社會消耗更多資源。

-消費主義社會中的上流階級和中產階級,會因為低層階級或其他非消費主義社會的花費而得利。

請明白,我寫這些並非要支持或反對消費主義,只是要幫助活在消費主義社會的你,做出明智的財務抉擇。

摘自 約書亞‧貝克 《不被雜物綁架的人生:7個讓你更自由的極簡生活提案》/高寶書版

Photo: rekre89,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