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屁股和處罰面壁思過,都沒用!孩子不再去思考自己的行為對錯,而是想著爸媽好不公平、好壞,甚至好可怕

重點不是處罰或讓孩子為犯錯付出代價,而是給予機會和空間,協助孩子自我管理,排解過度負荷的情緒。

打屁股是某些父母在面對孩子的偏差行為時一貫的直覺反應,我們也經常被問到對於打小孩這個議題的看法。

我們大力提倡父母設定界線和限制,但強烈反對打小孩。很多不打孩子的管教法,可能和打一樣帶來傷害,像是長時間孤立孩子、羞辱他們、尖聲恐嚇,和使用其他形式的語言或精神攻擊,這種管教方式就算父母沒有觸碰到孩子的身體,也會對他們造成心理創傷。

因此我們鼓勵父母不要使用任何具侵略性,可能導致痛苦或恐懼的管教法。首先,這麼做會造成反效果,孩子的注意力將從自己的不良行為和如何調整行為,轉移到家長的反應上,也就是說,孩子不再去思考自己的行為對錯,而是想著爸媽好不公平、好壞,甚至好可怕。

再來,這會阻礙管教的兩個主要目標:改變行為和建構大腦。孩子沒有機會思考自己的行為,甚至感到後悔或產生好的罪惡感。

體罰還讓孩子學會一件事:父母除了對他造成身體痛苦之外,沒有其他有效策略。這是身為父母都該深思的問題:我們想讓孩子學到解決衝突的方法,是對毫無抵抗能力的他人造成身體傷害嗎? 

從大腦和身體的角度來看,人類的直覺會避免疼痛。打孩子雖然能在特定狀況下阻止某種行為,但長期下來要改變行為卻不是那麼有效,反而讓孩子變得容易隱匿自己的所作所為。換句話說,孩子為了避免體罰的痛苦,變得更會說謊和閃躲,而非養成溝通技巧,能夠更開放的學習。

你希望啟動孩子的原始反應還是理性思維來接納和融入外在世界? 

 

面壁思過應配合情感連結運用

大多數不想打孩子的父母認為面壁思過是最佳做法,但果真如此嗎?這麼做是否能幫助達到管教目標? 

一般來說並不能。

面壁思過能帶給孩子什麼樣的經驗?被孤立的感覺。即使你以慈愛的方式實施面壁思過,但你不會希望孩子犯錯時的重複經驗就是被關著獨處,覺得自己被否定,特別是幼兒。

更好的方式是讓孩子體會什麼叫做把事情做對。你可以讓他練習以不同做法而非面壁思過去面對同一種狀況,若是他的態度和語氣沒大沒小,你可以要求他以尊重的話語再說一遍;若是他欺負弟弟,你可以要求他在睡前對弟弟做三件好事。如此一來,正向行為的重複經驗會在他腦中定型。

讓孩子面壁思過,等於剝奪了他們練習以積極的同理心來做決策的機會。重點不是處罰或讓孩子為犯錯付出代價,而是給予機會和空間,協助他自我管理和向下調節(down-regulate),排解過度負荷的情緒。

不過,幸好有比打屁股、面壁思過、拿走玩具或剝奪權利更理想的做法,這些做法不僅自然,而且以符合邏輯的方式和孩子的行為產生連結,讓親子之間維持更緊密的關係。

 

建立你自己的管教觀

父母必須有意識的回應孩子的偏差行為。對於孩子所犯下的每一個錯誤,父母不應該無視當下情境或孩子的發展階段,用同一個策略去作出情緒化的直覺反應,而是運用一套符合自己信念,同時也尊重孩子獨特性的原則和策略。

不抓狂教養學不只注重短期行為改善立竿見影,也重視長期的能力建構和大腦連結,幫助孩子自動自發做出深思熟慮的決定並妥善管理情緒,如此一來他們需要被管教的時間自然就會愈變愈少。

你在這方面做得如何?你是否有意識的管教孩子? 

回想一下,你平常對孩子的行為都如何反應?你會想都沒想就打他、叫他面壁思過或大聲斥責嗎?孩子失控時,你有沒有其他立即可以「救火」的辦法?或許你的做法跟你的父母一模一樣或完全相反。真正的問題在於,你的管教策略是否一致且具有目的性,而非依賴習慣和固定機制來做直覺反應? 

 

思考整體的管教觀念時,可以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 當孩子做出我不喜歡的行為,我是否能採取一致且具有目的性的做法? 

2. 我需要管教孩子的時間愈變愈少,還是仍然不斷重複應付相同的行為? 

3. 孩子能夠了解我的做法並感受到我的愛嗎?我能和他們溝通並示範尊重的態度,同時仍讓他們肯定自我嗎? 

4. 我的做法和我的父母有多像? 父母如何管教我?我想的起來某個父母管教我的經驗以及當時的感受嗎?我是否重蹈覆轍或刻意背道而馳? 

 

問了自己這些問題後,你有什麼感受?許多父母會感到後悔、罪惡感、丟臉甚至絕望, 因為他們發現到過去的問題所在,擔心自己可能沒有盡力做好。但事實上,你已經做到最好了,你能夠做的都做了。隨著學到新的原則和策略,你的目標不會是責怪自己沒好好把握良機,而是試著創造新的機會。

一旦知道更好的方法,你就會做得更好。即使像我們這樣的專家,也是經過多年才學到一些恨不得在孩子或嬰兒時就知道或想過的道理。孩子的大腦極具可塑性,很快就能對新的經驗產生豐富的反應。

你愈能體會這一點,愈能對孩子感同身受。即使是最無可挑剔的父母都知道,他們在管教孩子時,總是可以更加有目的性、有成效並給予尊重。

 

摘自 丹尼爾‧席格,蒂娜‧佩恩‧布萊森《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采實文化 

 

Photo by Lisa Fotios from Pexels

數位編輯:曾琳之、吳佩珊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