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選擇,各位媽媽們,會選擇在家帶孩子,還是有自己的事業呢?

德國雖然出了一位女總理,但多數母親仍然在事業與家庭之間糾結。德國女人有很多一旦抽離職場,重回職場時都只能從兼職工作開始,甚至做與原本專業完全不相關的低門檻工作。
  • 文/ 凱若
  • 2016-11-10 (更新:2016-11-21)
  • 瀏覽數18,577

事業?家庭?

這個問題,在沒有親身遇到抉擇之前,都很容易回答,但到了那個要選擇的時刻,很多母親還是會有著無盡的掙扎。

而這個問題,不只對於台灣的媽媽們覺得兩難,在我身處的德國,也同樣難解。

很多台灣的爸媽們,羨慕德國或者北歐國家的「育兒政策」,覺得這是「先進國家」才有的福利。的確,每個月一個孩子大約有190歐元(約台幣七千元)的津貼,生越多還領越多!這Kindergeld(兒童福利)可以領到小孩成年。加上相對「大方」的育嬰假,讓不少在德國的媽媽們能放心地在家裡帶孩子,當然,也有父親樂於當個「全職爸爸」。凱若在德國的台灣姐妹們,來到這邊也是生產力十足!在德國,「全職媽媽」的比例遠高於台灣。生三個孩子以上的家庭,在離開大城市的地區也很常見。講到這,很多台灣的媽媽們就流口水了啊!

的確,要離開孩子出門工作,真的對許多家長來說,是很痛苦的事。沒有孩子的人,真的不會懂。特別是當孩子還小,哭天搶地不要媽媽離開的那種「十八相送」,是每個上班族媽媽的痛。也有許多的女人放棄了事業的發展,選擇陪伴孩子長大。

然而到了一段時間,也不少全職媽媽會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是否就是永遠侷限在家庭中。總之,就是掙扎,就是永遠要有理由說服自己,無論我們選擇哪一方。而這樣的痛苦糾結,也多半是女人獨享。

當然,也有很愛留在家的爸爸們,同樣的,也有很想出去工作的媽媽。「留在家裡帶孩子」並不是每個女人天生的選項,同樣地,「出門打拼去」也不一定是所有男人的夢想。很多時候,一切都是在權衡之後的結果。

 

這一定是個單選題嗎?

最近因為小兒子上托兒所,所以也認識了不少孩子在同個階段的媽媽們。由於住的地區有不少國際家庭,所以兒子的「同學」們來自四面八方,也讓我聽到了很多不同的家庭故事。

其中有一個來自芬蘭的家庭,有兩個分別是四歲與兩歲的女孩兒,媽媽A的「全職」年資四年。最近媽媽的壓力非常大,因為再過一個月,就是她回去工作的日子,然而小女兒一直無法適應上托兒所,每個早晨都是驚天動地的哭鬧!

A過去在機場免稅店擔任採購的主管職,會說五國語言,工作表現一直很好,然而她決定為了孩子,暫時放下她的事業。在她選擇當全職媽媽的當下,她完全沒有掙扎,身邊所有人,包括上司同事也都非常支持。在德國,這樣的選擇是很普遍的。

而就如許多家庭一樣,A與老公決定連著生兩個孩子,這也讓她在家的時間一轉眼就到了四年。

在她芬蘭人的觀念裡,當媽媽後,安頓好孩子重回職場,是非常正常的事。芬蘭女人在事業上的考量與芬蘭男人無異,對他們來說,媽媽請一年育嬰假,爸爸也請一年,是挺正常的!但她在德國卻遇到了挑戰。

首先,德國爸爸是「可以」請育嬰假的,但請三個月,大家覺得是「必須」;請半年,是個好爸爸,但請到一年育嬰假的爸爸就比較少見了。他們評估後,決定「入境隨俗」地由A留在家,爸爸只請了三個月育嬰假,之後繼續在職場打拼。

但當A覺得在家的時間已經「夠了」,想回去工作的時候,德國老闆卻質疑她是否能勝任。原因是,她已經脫離工作四年了,已經脫隊又沒有精進,加上兩個小孩如果隨時有狀況,她又可能要請假,所以老闆希望她「三思」。

於法,老闆不能用這樣的原因辭退她,但卻不給她任何重要的工作,讓曾經叱吒職場的她,非常生氣。A再三與老闆保證,他們特別安排托兒所離老公的公司近一些,就是希望她再次進入職場的這段時間,爸爸能主要支援兩個女兒的接送與臨時的需要,但德國老闆覺得「媽媽就是會因為孩子而無法全力工作」,他甚至覺得這是「很正常也很好的事」,但身為老闆就是覺得在工作上不妥當。

他不只一次與A確認,真的要回來做正職嗎?還是兼職就好?

他說:「我們家只有一個孩子,但我老婆就是全職在家裡帶孩子,這樣比較好啊!」來自芬蘭的A覺得老闆這樣對員工的建議,簡直是不可思議!

她覺得如果有媽媽「選擇」待在家當然很好,但這不是她要的。她希望能夠回復「完全全職」的工作,因為她覺得「事業」也是她人生很重要的部分,就如同她的孩子一樣。

但目前她也只能配合公司與老闆,從無關緊要的小事情開始做。A很遺憾地跟我說:「如果知道會是這樣,我就不會由我自己一個人在家四年了!四年真的有點久。」

她認知到,德國女人有很多一旦抽離職場,重回職場時都只能從兼職工作開始,甚至做與原本專業完全不相關的低門檻工作。

「福利太好,加上社會觀念,讓很多女人沒有在職場上發揮自己。」這是她的德國觀察。

事實上,我每天送兒子上托兒所的路上,會經過幾間大公司的會議室。幾乎,穿著西裝開著會的,都是男人居多。在A跟我說了她的故事後,我很刻意地每天數著會議室裡面的人頭,結果讓我覺得吃驚!九成,都是男性。

而最近有另一個我們熟識的德國家庭,即將迎接他們的第一個寶寶。媽媽T很年輕,現在才20歲。她的夢想,就是在家裡當個全職媽媽,最好能生四個孩子。

她算過,如果生四個孩子,從政府來的補助及許多稅務與費用的抵扣,就與她工作的實拿薪水差不多了,所以她非常開心地,在實習畢業後,就迎接著全職媽媽的生活。

我看著這個年輕媽媽,「阿姊魂」就上身。我佩服她的勇氣與信心,不是因為她做了全職當媽媽的這個決定,而是因為她才20歲,若要生四個孩子,就等於還完全沒有任何就業經驗,就即將在家裡待將近十年。

等到孩子大了些,她或許已經習慣在家的生活,也沒有任何職場的經驗,所以要找工作,或甚至「決定」去找工作,都比A要困難多了!這中間,如果他們的生活遇到任何問題,老公沒辦法養家了(或不想養家,或不想養她了),那她等於就是要靠社會救助和打工度日了。

20歲的勇氣,是我這40歲的「大姐」所不能懂的啊!聽了很多故事,回頭想想自己,其實我真的很幸運。

雖然沒有什麼「先見之明」,但懷了女兒讓我有動力想要擁有自己的事業,同時陪伴她成長,所以早早「出道」當資深古董級的Momtrepreneur(媽媽創業)已經有13年之久。所以,在多年後的今天,我能夠不需在「照顧家庭」和「打拼事業」這兩者之中做單選,而能夠有著複選的人生。

Momtrepreneur 並不是指「所有」有自己事業的媽媽們,而是在創業的過程中,仍然「同時」擁抱母職的女性同胞。這條路一開始真的很不好走,要面對許多社會眼光、內心煎熬、時間分配,以及情緒管理,當然,不只得平衡,還得要在事業上有「不輸人」的表現才行。但過了11年再有了小兒子,我能夠全心全時間照顧他,這也是過去十年的煎熬所得到的一點甜美果實。

所以我現在真的都誠心建議還沒有孩子的姐妹們,不要浪費時間在一些無謂的小確幸或風花雪月上,好好衝刺自己的夢想吧!等到「想生一個孩子」的那天到來,才能夠「自己」很獨立地做出選擇,要放多少比重,要怎麼安排時間,都能夠自己決定,這是很大很大的幸福。

然而對於已經生了孩子的媽媽們呢?

 

請給媽媽們「彈性工作」的可能

說真的,我覺得「彈性工作」比「優渥」的育兒政策來的重要太多了。如果只有優渥的育兒政策,等於是用「銀彈」把女性綁在家庭裡,看似被照顧,然而若當這層保護罩沒有了的時候,女性就落入貧窮線以下,這狀況已經在許多國家上演。

彈性工作,包含彈性工時、彈性工作場合,以及彈性工作量等。從政府、到雇主、到員工,都要「改腦袋」去迎接這個新的觀念,才有可能真的實現一個工作與家庭兼顧的美好景象,讓這難解的單選題,變成可以複選的「加分題」。

當然,離這樣的美好世界,還有好遠。連先進的德國,出了一個女總理的德國,多數母親仍然在事業與家庭之間糾結。

但我真心相信,只要有更多的Momtrepreneur出現,而我們能將心比心地,幫助同樣想兼顧的女人們,動搖僵化的家庭分工、陳腐的社會觀念,與固化的工作環境,這一天,終將可以到來。

至少,我們得先相信,這是可以成真的!然後,努力往這方向去。期待我們的女兒們,能在一個「生活、家庭與職場」三面向,都無界限融合的社會裡,快樂地,用最適合她們每個人的方式,養育她們的孩子們。

 

 

【凱若媽咪熱銷教養書】
每一天的教養,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德國婆婆教我的教養智慧
博客來購買傳送門>> https://goo.gl/FgGLiI

 

 

Photo:Ken Bosma,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詹凱婷、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