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孩子努力,不要讚美孩子聰明

對孩子讚美「你很聰明」時,孩子會認為自己應該挑戰「看起來很聰明」的遊戲,因此不會進行可能會失敗的冒險。他們認為自己應該挑選簡單的題目以獲得好成績,才能讓別人看見自己的聰明。

文 / 全聲洙


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經常給予過分的讚美,孩子除了自己有把握的事,就不會再去嘗試其他事情。

經常被稱讚很聰明、腦袋很好的孩子,遇到自己覺得無法勝任的事情時,會先斷定自己做不到,以致產生退縮的心理,因而連試都不試就直接放棄。連名列前百分之一的資優生,也會貶低或無法了解自己的能力,因而感到痛苦與難受。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嘗試比較不受期待或自己能夠輕易完成的事情,並且低估努力的重要性,高估父母應該提供的幫助。

家長通常認為,讚美孩子的頭腦或能力,可以幫助孩子。因此,一有機會家長便會大力稱讚孩子,並以各種方法延續這樣的「讚美」,比如幫孩子買玩具、給孩子零用錢或買零食等。

家長都期待孩子從小被稱讚很聰明,能使孩子相信自己真的很聰明,即使在學校遇到難解的問題,也不會屈服。

他們認為持續給予讚美,孩子的才華就會自己開出鮮豔的花朵。

然而事實卻有違這樣的期待,被稱讚聰明的孩子,通常不會勇於挑戰和冒險;認為自己天生聰明的孩子,不會重視努力的價值。

史丹佛大學的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教授曾將學生分成兩組,讓他們進行單純的益智題目,然後稱讚一組:「你真聰明。」稱讚另一組:「你真努力。」接著,讓他們挑戰第二次測驗,告訴他們有兩種題目,一種比第一次的題目更難,但如果解開,實力就會進步,而另一種題目和第一次測驗一樣容易。被稱讚很認真、很努力的孩子,百分之九十選擇了更難的題目;相反地,被稱讚很聰明的孩子,大部分選了容易的題目。

 

為什麼會這樣呢?

對孩子讚美「你很聰明」時,孩子會認為自己應該挑戰「看起來很聰明」的遊戲,因此不會進行可能會失敗的冒險。他們認為自己應該挑選簡單的題目以獲得好成績,才能讓別人看見自己的聰明。

第三次的測驗對孩子而言,是非常困難的題目,接觸到這個題目的孩子,出現了非常不一樣的反應。被稱讚很努力的孩子,認為自己在第三次測驗中會失敗,是因為精神不夠集中。這些孩子認真解題,試圖尋找各種解決方法,還有許多人說自己很喜歡這個題目。但是被稱讚很聰明的孩子覺得自己會失敗,是因為不夠聰明,他們在接觸到題目時都緊張得冒汗。

在最後第四個測驗中,卡蘿杜維克教授給了和第一次測驗同樣簡單的題目。被稱讚很努力的孩子比第一次測驗進步了百分之三十,但是被稱讚很聰明的孩子,成績比第一次測驗退步了百分之二十。

這個實驗在分組時,並沒有考慮孩子實際的智商,而是隨機分組。

即使如此,還是出現這樣的結果。假如孩子持續被讚美智商很高、很聰明、頭腦很好,孩子就必須證明自己很聰明,因此很有可能會避開認為不會有好成績的題目,不願意挑戰。很多人認為智商是先天形成,就算靠努力,也無法改變遺傳的結果。但是如果讚美孩子「你很努力」,孩子就會集中精神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

如果強調「努力」,孩子會覺得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成功。但是如果強調「天生的智商」,孩子會變得無法掌控任何事,沒辦法提出可以應付失敗的對策。相信智力是成功祕訣的孩子,自然而然就不會重視努力的重要性,因為他們覺得只要腦袋聰明,就不需要努力。

摘自 全聲洙 《大聲發問,用力思考》 / 大好書屋

Photo:Philippe Put,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整理:王穎勳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