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去我的故鄉,「鹽水」

「我媽媽家在鹽水,就是那個鹽水蜂炮。」每當別人問起我血液裡二分之一的故鄉時,我總會這麼回答。許多人聽過鹽水,或許也認識台灣元宵三大盛事之一的鹽水蜂炮,甚至是吃過拌著肉燥與蒜香的鹽水意麵。老實說,鹽水作為台灣「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中第四大港月津港的所在地,它所蘊含的文化深度與厚度不僅只是蜂炮及鹽水意麵。

跟著在鹽水土生土長的媽媽走一回,一探鹽水繁華風光的黃金歲月。

鹽水台語唸起來就是「鹹水」,完全表達了鹽水的地理位置與優勢,鄰近倒風內海,造就了清治時期貿易海港的興盛歷史,其海港因為形狀彎長似新月,因此得名「月津」,如同月亮守護著黑夜一樣,月津港成就了鹽水的繁華,帶動了郊商的出現,那是老鹽水人回味的風華時光。

 

老鹽水人的「蜂炮」意義

月津港是鹽水最重要的行政及經濟中心,不只有郊商,更有菜市場及行政機關林立,而鹽水的孩子都知道關於菜市場的一則流言軼事,傳說當年鹽水要蓋一個市場,月津港的居民與近八掌溪的汫水港居民都積極爭取,最後有人跳出來說:「我們來比比哪邊的水比較重,水重的地方菜市場就蓋在那裏。」一比之下答案呼之欲出,因為月津港有海水導入,水自然是比汫水港的淡水還重,因此菜市場就蓋在月津港一帶。

然而當月津港因泥沙淤積,環境衛生問題隨之而生,造成瘟疫流行,鹽水災情慘重、人心惶惶,向關聖帝君祈求平安,關公大顯神威指示周倉爺在元宵夜開路繞境,居民在神轎過境後點燃爆竹鎮嚇疫神,整晚的火樹銀花與烽火熊熊到天明方休,隨著疫情改善,人們感恩關聖帝居君的指點與保佑,每年元宵的蜂炮形成一種傳統儀式,為居民祈安的心,年年綻放。

現代人看鹽水蜂炮或許只是一種活動盛會,但在老鹽水人眼裡那依然是一種盼望與祈願,希望疫神撤退換來風調雨順。當年我的外公就是負責拍攝鹽水蜂炮再剪輯成電影,在蜂炮飛舞時瘋狂捲動老攝影機的底片,是外公最熱血的英姿了。

 

鹽水就像是一碗鹽水意麵

走到大眾廟,正對著昔日月津港港口,為鹽水八景「聚波漁火」的所在地,廟宇像是往來商人們的心靈燈塔,祈願著船行平安順利。看著現在雜草叢生的模樣,很難想像這裡曾是熱鬧活絡、船隻往來的貿易海港。周圍林立著重要機關,衛生局、警察局、農會、銀行,當中最特別的就是鹽水天主堂,大紅圓柱搭配金黃邊框壁面、龍身樑紋裝飾的中國式建築,竟然是天主教的神聖教堂,甚至有一幅中國風版《最後的晚餐》壁畫,而天主堂附設的母慰幼稚園更是許多鹽水人的孩提回憶。鹽水蘊藏著如此前衛的中西文化合併建築,讓人驚嘆這塊土地的每個細節都藏著繁華洗鍊後的不凡。

海上貿易興盛與甜滋滋的糖緊密連結,日治時期建立於岸內的製糖工廠功不可沒,然而隨著蔗糖外銷時代的結束,現在早已荒廢,媽媽笑談她的童年趣事時總會提到岸內糖廠,那裡有大大小小的防空洞,孩童穿梭於防空洞中嬉戲,那曾是時代的豐收、歷史的眼淚轉換成天真的遊戲,再跟著鹽水黃金歲月一起停擺的秘密基地。

漫步在鹽水愜意寧靜,卻能聽見歷史留下的喃喃細語。海明威說:「如果你在年輕時待過巴黎, 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 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那麼鹽水就像是一碗鹽水意麵,細火慢熬後的樸實簡單、溫暖人心,在三更半夜想念、在隻身落單時回味,平易近人,卻總在最需要的時候想起。

 

Photo:Sunciti _ Sundaram's Images + Messages, CC Licensed.

執行編輯:王穎勳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