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奶爸新浪潮 有爸爸愛,孩子更傑出

生兒育女後,非得是男人在外掙錢,女人在家帶小孩嗎?這現象逐漸被顛覆。如今,台灣社會已突破傳統性別角色的框架,讓想上班的去上班、喜歡照顧小孩的回家看顧小孩,夫妻回歸「本心」,順性搭配,各自選擇自己想做的事,全心投入,當個全職爸爸也不失為一個最棒的職業。

 生兒育女後,非得是男人在外掙錢,女人在家帶小孩嗎?這現象逐漸被顛覆。如今,台灣社會已突破傳統性別角色的框架,讓想上班的去上班、喜歡照顧小孩的回家看顧小孩,夫妻回歸「本心」,順性搭配,各自選擇自己想做的事,全心投入,當個全職爸爸也不失為一個最棒的職業。


清晨,淡水河畔暑氣尚未聚集,陳再興騎著腳踏車,後座有大兒子環抱、前座則載著小女兒,一車三人悠閒漫遊,時而撿花、時而看貓。他趁休息空檔,拍了幾張照片,PO上臉書,名為「重複每一個簡單美好的日子」,旋即有許多好友按讚稱羨。


和孩子在一起,到處走走、看看、過生活,對多數人來說,是週末假日才有的奢侈,陳再興卻日日如此;今年43歲的他,在去年辭掉做了十多年的攝影記者工作,當了全職爸爸。


「這就是人生的選擇嘛!以前當然沒想過會在家帶小孩,但有了小孩後,覺得能跟孩子一起成長,挺不錯的,」曾經在《聯合報》等知名媒體工作的陳再興,從不避諱談論他現在是全職爸爸,太太和家中長輩也都覺得,只要經濟過得去,這樣也挺好。
像陳再興這樣,辭掉原本的工作、回家帶小孩的全職爸爸,在台灣愈來愈多。目前台灣並沒有全職爸爸人數的正式統計,但可以從以下兩個數字看出端倪。


第一,是行政院主計總處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全台女性為經濟戶長的有232萬戶,占所有家庭的28%;相較於2004年時,女性為經濟戶長為153萬戶,占22%,比率提升不少。


第二,是主計總處的人力資源調查,全台因為料理家務而未參與勞動的男性,10年前只有1萬多人,但此數字一路攀升,在2016年5月的報告中,首度突破6萬,有6.4萬人。


在男女平權觀念發達的西方,早就掀起全職爸爸風潮,特別是瑞典、荷蘭等國家,都已司空見慣。但近來許多傳統父權社會的東方地區如香港、日本,也都出現此趨勢,就很特別。


「全職爸爸愈來愈多,是社會進步的象徵!」東吳大學心理系教授王叢桂說,已經當了6年全職爸爸的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祕書長郭駿武則形容,回家陪孩子,是種「男人的解放」。


是哪些原因,讓男人們願意放下社會期待、停住職場衝刺,回家專心當爸爸呢?

 

全職爸爸數量大增是社會進步的象徵
首先,是經濟因素。「這十幾年來,女性的就業強度提升很多,」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魏秀珍認為,以台灣社會來說,經濟面的轉變,是全職爸爸愈來愈多的主因之一。


王叢桂分析,父職與母職,是社會經濟創造出的角色,農業社會以體力為主,男性被要求承擔較多的生產工作,女性以撫育工作為主。工業社會還承襲了這種分工模式,而如今工作環境以服務業為主,加上網路發達,工作彈性增加,許多人已不必被綁在固定的工作地點。


在社會面向方面,女性主義的興起與平權意識的抬頭,則是第二個關鍵因素。王叢桂表示,當代社會對性別角色已愈來愈放鬆,女性有更多空間可以詮釋自我角色,兩性逐漸能按照自己的特性,選擇適宜的工作。


第三個因素則有關心理層次,是世代之間對父職的想法,已有不同。「十年前,我回家帶小孩時,那時連揹小孩出門,路人都會用奇怪的眼光看我,現在走上街,揹小孩的爸爸還比媽媽多,」網路暱稱為「綠豆粉圓爸」的趙介亭說,他自己是六年級生,明顯感覺到六年級生的爸爸跟七年級生的爸爸,對父職的認知與想像有很大的不同。


魏秀珍說,「男生以前可能會『不敢』回家當全職爸爸,如今不少人已能放下包袱,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讓每個人都能依照自己的特性來發展,是最棒的事情。


對於爸爸來說,花更多時間心力在孩子身上,並非犧牲,相反的,還有不少益處。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在著名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提及,養育後代子孫是成人的基本發展任務,父職參與有助於男性的心理健康,如果對育兒投入不深或不順利者,會出現遲滯不前、自憐、看不到未來等心理危機。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考恩夫婦(Philip A. Cowan & Carolyn Pape Cowan)都是心理學家,他們曾針對近百對夫妻進行為期15年的調查,自認自己在小孩身上投入最多的父親,擁有最高的自尊跟最低的親職壓力。


陳再興坦言,照顧小孩真的很不容易,比全職上班還累上好幾倍,但是孩子雖然有十分「魔鬼」的時刻,卻也有天使的一面,往往是一個笑容、一句童言童語,就會讓人覺得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全職爸爸回歸家庭後,找到真正的自我
甚至有不少爸爸,在回家後,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走的路、或者圓了長久以來的夢想,進行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例如,原本從事環境工程業的劉家能,為了陪孩子讀實驗小學,辭職搬家,跟孩子一起在鄉下生活時,喚醒了內心的農夫夢,開始耕作;郭駿武與趙介亭為了孩子,分別籌組共學團與共玩團,隨著孩子長大,還擴大成實驗教育團體,自力辦學。


對於另一半與家庭,甚至整個社會,爸爸的付出也都有意義。對某些女性來說,家庭是無法外包的責任,甚至阻礙了在職場上的發展;而對有的男性而言,卸下承擔家庭主要經濟支柱的責任,也是一種鬆綁的方式。


據國際徵才機構華德士(Robert Walters) 的職場白皮書,台灣有71%的職場女性認為「家庭壓力」或「家庭責任」是企業領導階層缺乏女性的主因;主計總處統計,目前台灣男性勞動力參與率為67%,女性為51%,未參與勞動的女性中,有接近一半是因為要料理家務。


「其實,要回歸每個人的『本心』,想上班的就上班、想顧小孩的就顧小孩,」王叢桂說,突破傳統性別角色的限制,讓夫妻選擇搭配的方式,無形中也對孩子傳達了正確的觀念:「把人當成人,而不是男人或女人來發展。」符合自己的特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更能投入。

 

爸爸獨有的育兒風格
相較起媽媽,全職爸爸的育兒風格可說是大不同,《未來Family》綜合各方意見,整理出以下三點。
1. 較為理性,問題解決導向:
趙介亭認為,爸爸通常較理性,遇到問題時就思考具體的解決方式,比較不容易陷入情緒。
2. 態度堅定,外在干擾少:
社會對媽媽的期待值較高,對爸爸相對寬容,郭駿武認為,當全職爸爸更能堅定自己的教養方式與教育理念,因為外在干擾因素較少。
3. 行動力強,隨遇而安,勇於冒險:
爸爸大多比媽媽有行動力,趙介亭與劉家能都說,爸爸常是說走就走,例如出門不會大包小包、吃便利商店也無妨,隨遇而安。在行動中,爸爸也較勇於冒險、不怕受傷,提供孩子更大的探索空間。

 

爸爸投入育兒生活,有助提升孩子各項能力發展
有意思的是,全職爸爸浪潮掀起,幾乎全都歸因於社會面、經濟面與心理面,但其實在生理上,男性的身體設計,原本就有「爸爸模式」。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的研究就顯示,在孩子出生後,爸爸與其初次接觸時,體內的睪固酮(男性賀爾蒙)會立即下降33%,催乳素濃度則會上升,雖然爸爸無法哺乳,但體內這樣微妙的變化,有助於讓爸爸更溫柔,盡快適應接下來的育兒生活。


密西根大學神經科學家斯溫(James E. Swain)則發現,爸爸在聽到嬰兒哭聲時,可以馬上分辨是不是自己的小孩在哭,而且大腦的反應也很激烈、積極,比起媽媽並不遜色。總括來說,雖然懷孕跟哺乳的是媽媽,但在造物主的設計中,爸爸從未置身事外。


爸爸不僅不缺席,還成了最主要的照顧者,對孩子來說,好處多多。國際上許多知名研究都顯示,與父親相處較長、受到父親較多關愛的孩子,不論身心發展、社交表現、學業成就等,都明顯較優,也較不會有偏差行為,甚至在成年之後也比較有抗壓性,工作表現較傑出。


父職研究先驅、劍橋大學發展心理學家蘭布(Michael E. Lamb)認為,爸爸從嬰兒時期就開始展現影響力,包括擁抱、遊戲、嬉鬧等,都對孩子有益。蘭布的研究也發現,教育程度較高的爸爸,對孩子的生活照顧、課業發展、社會性發展及心理發展都有較高的參與。


比起媽媽,爸爸甚至還有無可取代的部分,蘭布發現,嬰兒其實比較喜歡讓爸爸抱,因為被爸爸抱時,可能會開始玩耍,要是讓媽媽抱,也許只是要餵奶或換尿布。而爸爸才有的「打鬧遊戲」,有助於孩子的體能發展、問題解決能力、學習與思考能力、社交力與情緒控制力。


瑞典研究還發現,早產兒中,父親投入較多心力照顧者,孩子到了3歲時,智商會比父親投入較少者來得高。美國研究則指出,父親陪伴較多的青少女,較少有性早熟與年少懷孕的情況。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