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考滿級分也不留台灣 愈來愈多人出國念大學, 人才為何留不住?

台灣人出國念研究所不稀奇,反倒念大學的風氣開始蔓延,一些明星學校家長認為提早把孩子送國外可以提升競爭力,然而或許該問為什麼台灣留不住他們?

台灣人出國念研究所不稀奇,反倒念大學的風氣開始蔓延,一些明星學校家長認為提早把孩子送國外可以提升競爭力,然而或許該問為什麼台灣留不住他們?


總統蔡英文新上任演說中特地提到年輕人,她說:「年輕人的未來是政府的責任,一起走向改革的這條路,改變年輕人的處境就是改變國家的處境。」


這個承諾可能要兌現得更快一點,因為,當前年輕人的心境已產生集體性的質變,無論是因失望、憤怒、憂慮或其他原因,有不少還沒有投票權的,開始用腳投票。高中生畢業後選擇不要留在台灣,直接到國外念書的人,一傳一、學長傳學弟、學姐傳學妹,相約到國外念大學的風氣正在蔓延中。


5月,新年度大學學測第一波榜單公布,中山女中畢業生曉蝶也去考了學測,然而,她最後決定8月前往香港中文大學就讀。之前曾想過要去加拿大,但三年來常態性接送她上下學的媽媽林維儀,捨不得寶貝女兒一下子飛這麼遠:「亞洲近,萬一有事,飛機很快就到。」


問曉蝶為什麼想出國念書,她一一列舉原因:1.拓廣視野,香港有多國籍學生,刺激文化交流;2.美國學生念得很勤奮,中國學生喜歡積極表現,但聽說台灣大學生「好像積極度不夠」;3.香港資源來源多,學生教授研究發表風氣盛;4.外國交換大學生機會多,以後到其他國家較容易。


世界頂尖大學到台灣明星學校招生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近五年來出國留學簽證人數有先減少再增加趨勢,103年度有3萬4423人,比101年度近年來的低點2萬8702人多出快6千人(表)。雖然無法區分是出國念大學或研究所及以上,單獨統計出高中畢業生有多少,但高中生出國念書人數的確是在增加中。


林亮岑同樣是中山女中今年畢業生,已決定到美國就讀,她因此與一堆今年要出國念書的高三生有接觸了解,包括建中申請MIT、康乃爾大學、柏克萊大學、UCLA等學校,北一女申請哈佛大學等。


「我女兒去面試時,碰到一堆75分滿級分的學生,」林維儀表示,香港中文大學特地派人到台灣,在台北福華文教會館進行面試,香港大學則在君悅大飯店進行面試。


可以說,想出國念書的,有大量來自台灣各地的明星高中畢業生,而且多半是班上的頂尖學生,有信心到國外與國際學生一較高下。已到國外就讀的學長姐,常受邀回台灣高中母校進行招生說明會的經驗分享,或是在準畢業生前往國外學校考察時來交流關切。2016年到中山女中辦招生說明會的就有澳門大學、香港大學及香港淨慧大學。


國際化浪潮,家長鼓勵孩子提早走出去
目前就讀香港大學金融類科二年級的呂同學,高一進建中時,香港大學到學校進行招生說明會,當時已去港大就讀的學長及家長現場分享,表示建中學習經驗如何如何,國外頂尖大學學習方式如何如何。他在建中就學期間,就有日本早稻田大學、香港大學還有美國的大學到校招生,呂同學和父母沒參加美國那場,也忘了是哪所學校,因為沒考慮到美國念。


「幾次來聽的家長學生把會場擠爆,有人只好坐階梯上,聽得很認真,」呂爸爸表示,後來學校辦的一些國際高中交流活動,孩子也參加。


呂媽媽說,孩子剛進建中時,全家心裡只想著,接下來跟你競爭的是來自各國中的頂尖學生,不知道能不能應付,沒特別想過要到國外就讀大學的事,但聽了招生說明會,到國外念大學的想法開始萌芽。


「我鼓勵兒子走出去,」呂爸爸說,因為國際化愈來愈快,中國崛起中,香港的學校採英式教育、全英文學習、學生多元,是拓展人脈的好地方。


呂同學在建中念社會人文資優班,實力有機會達滿級分,申請台灣理想中的系所,呂爸爸後來問他:「如果學測考滿級分,會不會想留在台灣?」他回答說不會,他想出國歷練,雖然回台時跟同學聚會時,看到他們讀台大讀得很開心,難免會心生遺憾,但他出國後學到看到的不一樣。


呂同學那屆班上20位同學,有兩個去念香港中文大學,兩個去念香港大學,讀金融、法律類科。一班資優班,等於1/5的學生沒有留在台灣讀大學。


「大家愈來愈能接受出國念大學,」林維儀指出,2015年中山女中畢業生有8位出國念書,今年有10多位已申請到國外學校,到香港念書費用一年要近百萬台幣,夫妻只好拚一點。


陳怡君女兒林亮岑放棄香港中文大學會計系,準備前往美國,評估了威斯康辛大學的化工系、明尼蘇打資管系等,最後選擇了明尼蘇打大學。「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科系、費用、出路等要全面性的思考,」亮岑的父母很不捨,而且學費很貴,但有獎學金贊助下,仍然支持女兒意願。


陳怡君表示,她身邊一些朋友的小孩在美國、香港就讀,女兒出去感覺有伴,錢算來算去沒有差很多,如果女兒願意,她會讓她到美國就讀。


人才為何不想留在台灣念大學?新政府需要多留意這個新現象。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