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是對孩子感到抱歉,小心孩子永遠學不會體諒

孩子是否太習慣父母無條件的付出,接受的理所當然,而這樣不對等的愛,單方向的給予愛是永遠補不了平衡的缺角。

某一天放學,遇到一位女孩大聲哭叫著並抱怨父親,為什麼哥哥姐姐以前可以參加夏令營,我都沒有,太不公平了,我是最可憐的!

女孩的父親心疼又自責,不斷地向女兒賠不是。對不起!對不起! 都是爸爸的錯。

在老師的了解之下得知,原來是因為父親的公司有突發狀況,導致經濟狀況開始出現不穩定的狀況,許多支出也不得不斤斤計較了。

其實女孩已是高中年紀,真的也不算小,不應該為了此事和父母僵持不下,甚至嚴重到怨恨父親,此事件雖然過了很久,但仍讓我感觸很深,看著女孩的父親那種落寞懊悔的背影,無力的面對正指責他承諾碎裂的女兒,即使當時在老師們的協助下,已做了最完善的處理與安排,但是以後呢?仍要父母一再地道歉與安撫解決問題嗎?

孩子是否太習慣父母無條件的付出,接受的理所當然,而這樣不對等的愛,單方向的給予愛是永遠補不了平衡的缺角。

 

讓孩子學習被拒絕的機會

其實女孩和父親都沒有錯,那是自幼就養成的生活模式,我是這麼認為的,因為愛女心切的父親一心一意不求回報的為女孩付出,女孩生氣,父親自責的認為理所當然,都是自己的過錯。

而女孩在無憂無慮愛的環境中長大,沒有學習被拒絕的機會,當然無法接受父親因突然驟變的決定或改變,甚至開始怨恨父親!於是在這樣不對等的愛與教育方式,在時間一點一滴的累積下,慢慢演變成了不懂體諒,不知尊重與感恩的性格特質,因為多年來早已順其自然的認為並接受父母親就應該給予這一切,甚至認為理所當然,沒什麼不對。

成長的過程裡,像是賽跑似的,很快地跑到了終點,又馬上要準備好開始下一段賽跑,速度之快,常讓父母在忙碌中忽略了最不起眼也最該正視的生活教育,每天按照滿滿的行程過日子,因為總是希望孩子在未來比父母更好更有出息,為了美好的將來,往往認為從小就要開始培養與訓練其才能,讓孩子無後顧之憂,即使再苦再累都由父母一肩扛下,無怨無悔無止盡的付出,其實好沈重,愛的付出不一定是金錢才能看見或是感受到,和孩子談心時,請大方地試著分享生活點滴,讓孩子了解也試著以實際情況去衡量,如何調整心態,不僅能讓孩子學習應變能力,尊重與體諒也會被啟發而有所領悟。

不求回報的付出,最容易忽略重要的「尊重與體諒」,若是從小沒有由心教育,不只對父母,將來對任何人、事、物亦是如此,完全以自我為中心,漠視父母的用心更無法體諒他人;甚至毫無責任感,凡事仰賴父母;其實孩子的明白在於父母的作為,父母的愛要負很大的責任,我們除了給孩子滿滿的愛,更應該教導孩子如何接受與回應,要孩子照單全收的愛是害了孩子,更破壞了家庭的和諧,孩子不只是我們的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對孩子的養育固然很重要,教育更是不得馬虎最重要的環節,也是做父母的我們不能卸下的責任。

世上沒有哪一位父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不過我們可以讓付出的愛變得更具有正向意義,同時也要是對等的愛,父母對孩子或是孩子對父母也好,不論付出與接受都把愛回應給對方,這都是最基本也最美麗的「愛的本質」,我相信對等的愛一定可以讓人變得更寬容也會以此心態去創造自己的幸福。

 

---------------------------------------------------

歡迎加入粉絲團~一起分享快樂喔!

Vivienne暖暖晴天愛上棉花糖https://www.facebook.com/vivienne5296/

Photo:Unsplash, CC Licensed.

執行編輯:王穎勳、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