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應該不一樣 」主題式教學課程

傳統填鴨式、單一學科的學習方式已經過時,愈來愈多教育工作者嘗試打破學科框架,重新設計跨領域教案,教改先驅國芬蘭宣布在2020年之前,將全面以主題式教學取代傳統的分科授課。在台灣,「教室應該不一樣──主題式教學」計畫也已經啟動,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們獲得新啟發、學生找回自主學習動機,連家長的反應也超乎預期,相信這是有效學習的良好途徑。

整合企劃整理撰文:周慧婷/「教室應該不一樣~主題式教學」計劃主持人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在本學期,推出「教室應該不一樣~主題式教學」計劃,於雙北市七所公私立學校,試辦為期一週的主題式課程,這一星期中,學校打破既有進度、分科教學等限制,讓孩子們針對一個主題跨領域學習。這樣的上課方式新鮮、有趣,但也充滿挑戰,七所學校老師們,從一開始疑問、擔心,到克服技術問題、找出節奏,後來甚至加入創意發想,為每一套課程,賦予更豐富的內涵。課程結束後,學校、老師、家長到學生,都極為肯定學習的效益! 
 
明年、後年…..,這樣的課程,我們會繼續在各學校推動下去。在這裡,我們也很樂意將各主題的教案設計分享給大家,歡迎各學校參考採用,我們更鼓勵老師們規劃適合您教學線上的主題式教案,並且加入《主題式教學交流平台》臉書社團,和我們分享您的教案和教學經驗。

 

 

【主題一】我是畢卡索

一、課程說明

美術課,不只是美術課! 短短一周,孩子們從資料搜尋閱讀中,深入認識一位藝術家,透過自傳述寫,走過這位藝術家獨特的人生經歷,並透過畫作臨摹、實物模仿及人物扮演,進入畫家的創作世界,最後,孩子要能透過口語表達、成果發表板的設計,展現自己的體驗成果。

 

台北市 清江國小

 

二、操作建議

 1.認識西洋藝術史,瞭解不同時期的藝術呈現

A.    老師可利用網路資源從原始藝術說起,將藝術史簡單劃分成幾個時期,讓小朋友有一個綜觀的概念。

B.    進一步討論各個藝術時期展現的不同風貌,什麼原因促使這樣的發展方向?

C.    請學生隨時記錄下老師上課有趣的故事,下午分組討論時必須運用到。

D.    教學建議:老師在帶學生看作品時,可讓孩子先發言,說說自己看到了什麼,老師再補充說明。

 

2.藝術家的故事

A.    請老師從書中挑選出幾個藝術家的故事來分享。可以依不同時期、或不同畫風,找幾位代表性藝術家。

如:分別代表寫實的繪畫風格、抽象的繪畫風格、創作立体雕塑的藝術家。

B.    亦可只鎖定其中某個時期的多位藝術家做認識。

C.    若有多餘時間,小朋友可以開始瀏覽網路或書籍,對自己有興趣的藝術家做資料搜集及認識,為下午課程做準備。

 

我最喜歡的藝術家?為什麼?

A.可由老師先舉例說明自己喜歡的藝術家,作為引導。

B.依上午老師所提到過的藝術家、藝術流派、風格,小朋友也一起說說自己喜歡或最有印象的,是那一個時期的藝術家?喜歡他的原因或這個藝術家特別的地方?

C.建議老師可以分組討論

D.資料蒐集(藝術家生平故事、作品)

小朋友對於最喜歡的藝術家有概念與想法後,引導小朋友利用路資源或圖書館資料,進行資料蒐集。搜集的內容包括:藝術家的小故事;屬哪一個時期的畫家;獨特的作風及擅長的畫風;幾幅知名的代表作品及曾經說過的……等等。

 

3.臨摹畫作

A.小朋友選定要臨摹的畫作。

B.與小朋友分享不同藝術時期,畫作呈現的不同方式

(例如:印象派很重視光影,所以不重細節。野獸派則是畫風強烈、用色大膽鮮豔,將印象派的色彩理論與梵谷、高更等後印象派的大膽塗色技法推向極致,不再講究透視和明暗、放棄傳統的遠近比例與明暗法,採用平面化構圖、陰影面與物體面的強烈對比,脫離自然的摹仿。)老師可利用舉例某一幅畫作的構圖/光影/色彩的方式提供小朋友參考。

C.指導小朋友可以先以鉛筆打底,再進行上色的方式或者直接以筆抹水打底。    

D.小朋友開始動手臨摹畫作

 

4.自傳寫作

A.經過了蒐集、閱讀、臨摹,小朋友對你的藝術家應該有了比其他同學更深入的認識了。今天,每個小朋友要化身為這個藝術家本人,寫下一篇「我的自傳」。

B.自傳寫作的方法有很多種:

1.年表式的介紹:

我是XXX,我在XX年出生在西班牙的一個小港口,我的父親…

2.從藝術家的某一個故事開始:

今天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因為我拿到了可以進羅浮宮臨摹大師作品的資格,這可是對我作為一個畫家的認可…

3.從藝術家的作品開始:

你們看到的這件作品,是我在知道我的家鄉發生可怕的戰爭後創作的,但我沒有畫出一個士兵,而是把我的感覺畫出來,一種悲傷與驚惶的感覺…

4.以該藝術家說過的一句名言開場:

「短暫的痛苦將會過去,但美麗卻是永恆的!」我是XXX,……

5.請老師另行補充,並請小朋友比較,哪種寫作方式,最能吸引人的注意?要求小朋友,為自己的自傳設計一個引人注意的開場。

C.開始自傳寫作(約600字)


5.名畫模仿秀

A.請老師於前一天先介紹名畫模仿的實例、及名畫快閃影片給小朋友看。

B.小朋友回家找出所研究的藝術家另一幅畫作(和臨摹的畫不同張),作為今天課堂上要模仿的對象。

C.服裝道具製作、模仿、拍照。

D.畫作上人物超過一人時,同學可互相協助。

 

 

【主題二】跟著音樂去旅行

一、課程說明

課程提供老師15首膾炙人口的古典音樂曲目(如下),每部作品含7個以上不同版本的演奏參考連結。在課程進行之先,請孩子們2人一組,每組自行挑選其中一首,或者以抽籤的方式分配曲目(不重覆)。

課程另附有這些作曲家所屬國籍的國歌資料連結(一共12國)。包括:各國國歌的音檔,及國歌歌詞與相關說明。請老師按照學生所選擇的結果,個別為他們列印出國歌的資料(有可能重覆,例如貝多芬和帕海貝爾都是德國人),作為第一日上課時分組研究的參考內容。也請老師將這15首作品的網路連結公布在班網上,供學生查詢。

                                                                                    
1法國作曲家 德布西:《月光》
2德國作曲家 卡爾‧奧福:《布蘭詩歌》
3義大利作曲家 普契尼:《公主徹夜未眠》
4俄羅斯作曲家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大黃蜂的飛行》
5挪威作曲家 葛利格:《皮爾金組曲第一號清晨》
6德國作曲家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
7波蘭作曲家 蕭邦:《離別曲》
8奧地利作曲家 莫札特:《弦樂小夜曲第一樂章》
9義大利作曲家 馬斯康尼:《鄉間騎士間奏曲》
10西班牙作曲家 法雅:《火祭之舞》
11阿根廷作曲家 皮耶佐拉:《自由探戈》
12墨西哥作曲家 曼努埃爾•龐塞:《小星星》
13英國作曲家 艾爾加:《威風凜凜進行曲》
14美國作曲家 葛希文:《藍色狂想曲》
15德國作曲家 約翰•帕海貝爾:《卡農》

 

永吉國小「跟著音樂去旅行」一周課程表

                            

二、操作建議

報告1:結合歷史、地理與語文整合的學習。

建議內容:

(1)講述自己的作品源自那個國家地域,在地圖上指出位置,說明四周的鄰國或海域。

(2)舉出一位該國名人(科學家、政治家、藝術家…不限),分享其重要事蹟。 

(3)查出此國國歌的內容,研究之後簡單的說明自己所理解的這個國家,分析國歌內容和我們的國歌有何不同。

(4)展示一個可以聯想到該國的小物,與同學分享(例如:德國汽車雜誌、法國香水)。

(5)播放該國國歌,在樂聲進行中,請學生配合音樂氣氛朗讀國歌的中文譯詞。

 

報告2:結合觀察力、創意、共同討論、上網蒐集和彙整資料的學習。

建議內容:

(1)個別上網查作曲家的生平資料,運用觀察力來裝扮自己成為作曲家本人 (服裝道具可使用家中既有的資源來準備,多發揮創意,不要租借華服)。

(2)上台後,在黑板上以磁鐵標示出作曲家的出生到死亡的年代。(煩請老師事先在黑板上畫一條代表時間的年代表,以100年為單位標示,直到現在。) 

(3)以第一人稱的身分向同學介紹這位作曲家(如:我是…,我出生在甚麼地方),所有事蹟盡量以歲數來說明(學生必須事先計算年歲),介紹中至少包含此作曲家一則有趣或著名的小軼事、小故事。

(4)可製作投影,來加強報告的視覺效果。

 

報告3:安靜聆聽音樂、統整和上台分享心得的學習

建議內容: 

(1)各組的音樂作品介紹,要說明樂曲形式(是協奏曲?鋼琴獨奏曲?還是交響樂曲?)。

(2)講述樂曲所表達的內容、創作背景或時代意義。

(3)從課程提供的版本連結中,挑選一個版本完整播放,和全班同學分享,說明挑選此版本的原因。

(4)分享自己在欣賞聆聽時,所聯想到的心情故事和感想。

 

報告4:結合想像力、表演藝術、活動策劃、是構思→討論→發想→執行的學習。 

課程最後的成果,是師生共同來策畫一場音樂的創意發表會,並可以邀請家人一起參與觀賞。從佈置會場,規劃和擬定表演流程,及製作節目單,全班分工合作。

各組的發表,就是以所選擇的作品(任一版本全曲)為音樂背景,每組搭配適當的表演來呈現,方式完全不設限。各組演出上下台一定要正式行禮,並宣布自己的作品主題,及所使用的音樂。例: 我們的題目是 (我與貝多芬),所使用的樂曲是《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

 

建議內容:(舉例) 

(1)在樂聲中朗讀一首詩(內容和感情務求搭配音樂)。

(2)找一則短篇故事,改寫之後搭配音樂的抑揚和段落來和同學分享;

(3)舞蹈、做體操、跆拳道、演雙人默劇、雙人劇(可以搭配服裝造型)。

(4)用投影放映小組設計的一段文字畫面或小日記,務求搭配音樂的情境。

(5)配合音樂當場完成一幅畫作,也可按音樂段落,分享事先畫好的幾幅畫作。

(6)可以與音樂合奏或合唱(要經過設計,不能破壞音樂的美感)……

總之,鼓勵各組同學通過反覆聆聽,將自己與這段音樂連結在一起,仔細體會音樂的感情和律動起伏,透過大膽的構思,並利用自己的長才強項,來完成一項表演藝術的展演。

 

 

【主題三】我寫故我在

一、課程說明

寫作是綜合能力的表現,透過一枝筆,我們可以表達思想與情感。而讀寫不分家,本課程希望透過閱讀結合寫作,發展多元寫作的形式,讓孩子我手寫我口,奠基表達能力,感受寫作的樂趣。以統整教學之概念開展讀寫。

子題:

一、故事中寫作

二、人物描寫

三、感官寫作

四、自然觀察寫作

五、說明文寫作

 

大豐國小「我寫故我在」一周課程表

 

二、操作建議

A.「蠟筆小黑」系列繪本

        1.繪本故事的套裝閱讀,策略性的多元讀寫策略:對話、故事接龍等。

        2.統整教學的實踐,將藝術與人文結合讀寫,讓學生仿作。

        3.透過不同的故事元素,分析人物個性。

B.「世界上最棒的哥哥」繪本

        1.資料的蒐集與閱讀,認識古今中外的名人。

        2.透過角色扮演,深透名人並發展人物簡介寫作。

C.「停電了」繪本

        1.覺察細微事物與強化感官訓練。

        2.感官摹寫中的觸覺實演與寫作練習。

D.「香蕉從哪裡來」與「圍籬上的小黑點」繪本

        1.從常食用的水果香蕉及常見的小螞蟻出發,拓展知識面。

        2.培養微觀能力,能將所觀所聞紀錄成文字。

E.「狐狸愛上圖書館」繪本

        1.體會故事趣味元素並認識說明文體裁。

        2.「learning by playing」,在遊戲中寫作,發展說明文。

 

 

【主題四】筷藝生活

一、課程說明
    筷子是中國人源遠流長的文化,一雙看似簡單的筷子,蘊藏了無數的故事。本課程透過認識筷子、製作筷子,學習老祖宗的智慧,並延伸學習觸角,認識樸實的木頭、探索台灣林相風貌。一雙普通的筷子,如何包裝成精美的禮品? 一首以筷子為主題的詩詞,可以訴說多少情感? 而透過工藝操作的過程,孩子能學到的,還有工法順序、堅持耐性、設計美學…。

 

龜山國小「筷藝生活」一周課程表

 

二、操作建議

1.飲食文化的不同

A.播放影片,討論東西飲食文化的不同。

B.同樣是東方國家,因飲食文化的差異,使用的筷子特性也不同:

不同於西方人利用多種器具進食,東方人發明筷子這種極具機動性的餐具,集「切」、「夾」、「選取」、「翻動」等多項功能於一身。然而在使用筷子的國度裏,筷子的設計仍有著細微的差異,有人以為不過是美學上有分歧,其實不然,更多是因飲食文化有別而衍生的考慮。

比較中日韓的筷子設計。日本的比中國的長度短,因為中國人吃飯要圍桌,較長的筷子方便取菜和為人夾菜;但日本人吃飯是一人一份,不需要太長的筷子。韓國人起初用金屬筷子,現今則以不鏽鋼代替,據分析是因為韓國氣候寒冷,金屬材質能使食物的溫度傳導到手上,能藉此取暖;日本使用漆筷與杉木筷為主,因為日本料理的食材多為滑溜的生食,使用木筷較易夾取。

C.筷子的歷史及使用禮儀。

D.分組實驗(比比看不同的筷子怎麼做不同的使用)


2.槓桿原理介紹

槓桿是一種簡單機械;一根結實的棍子(最好不會彎又非常輕),就能當作一根槓桿了。上圖中,方形代表重物、圓形代表支持點、箭頭代表用力點,這樣,你看出來了吧?(圖1)中,在槓桿右邊向下用力,就可以把左方的重物抬起來了;在(圖2)中,在槓桿右邊向上用力,也能把重物抬起來;在(圖3)中,支點在左邊、重物在右邊,力點在中間,向上用力,也能把重物抬起來。

 

3.發展活動

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運用槓桿原理設計出各式各樣的工具,有的省力,有的費力,但是都能幫助我們方便工作。

請各位同學們找出生活中過去或目前運用槓桿原理設計出來的工具,並簡單的幫我們介紹他的功用,及省力或費力?     

2.猜一猜

那些工具使用屬於圖一、圖二、圖三不同的三種槓桿。

3.筷子是那一種?我們試一試

 

4.年輪的秘密

A.    了解樹木生長的要素,及年輪透露了什麼自然的相關祕密?透過實際的觀察更深刻學習對自然的尊重與包容

B.年輪是什麼?又代表什麼意義?是不是所有的樹木都有”年輪”呢?

C.一個是春天, 一個是秋天?

D.森林裡的衛星導航-日照,從年輪看看太陽的方向,東西南北。

E.認識木頭:實際木頭切面教學


5.設計一雙我的筷子

1. 筷子狂想

同樣是筷子,有的圓,有的扁,有的粗,有的細,你覺得哪一種好? 現在的筷子有哪些缺點?太遠夾不到?太長不好使? 夾不斷、夾不穩、搭飛機會被當作凶器... 筷子能怎麼設計,變得更好用、更酷炫呢?

創作形式:可以繪畫+文字、或立體勞作來表現

2. 裝飾筷子

每雙筷子都長的差不多,如何擁有一雙與眾不同的筷子? 我要把我最喜歡的圖案、造形,放到我專屬的筷子上...

一雙筷子,雙雙對對,有什麼也是雙雙對對的好朋友? 把他們放到筷子上吧!
(爸爸+媽媽、兔子+狐狸、貓咪+老鼠、香腸+大蒜....)

創作形式:可以繪畫+文字、或立體勞作來表現

 

【主題五】一艘我的船

一、課程說明

「很多事情用講的學不到,必須真正動手去操作。」一位上過大沐老師獨木舟課程的孩子,親口說出他的體會。多年來大沐老師致力推廣造舟、划舟,鼓勵大家找回屬於海島子民的生活方式。本次由關渡國小教師合力規劃的兩週課程,除了造船活動,更結合生命探索、自然科學、社會人文、藝術創作…。

 

關渡國小「一艘我的船」課程表

 

二、操作建議

【主題六】獨一無二的標誌

一、    課程說明

→ 培養數位閱讀素養,「搜尋>瀏覽>整合>發表」的能力 。

→ 透過查詢google Doodle簡介的過程,領略世界人文、歷史、風土之美。 

→ 從Doodle資料庫喜愛作品提取商業設計元素,創作學校立體標誌。 

→ 藉由美術設計過程,思索學校的意義及代表形象,深化對學校的情感 。

→ 學習布局開頭、本文與結尾,撰寫作品簡介。 

→ 透過策展過程,學習作品分類及布展能力 。

 

士東國小「獨一無二的標誌」一週課程表

 

二、操作建議

A.任務說明

參考google之Doodle資料庫作品,設計可以代表學校的「立體標誌」。 

B.醞釀構思

「引人注目的google標誌」國語文教學。 

 外聘專家蒞校,為全學年師生介紹商業設計及案例。

給指定網站(Doodle 作品資料庫),學生兩人一組,選擇最吸引自己的三件作品,並分析為什麼吸引自己,藉以提取商業設計的元素。 

整合能吸引自己的設計元素,規劃學校標誌草圖。

C. 操作執行

 草圖審圖通過後,學生兩人一組,運用紙黏土製作學校立體標誌。 

透過加水、手捏、使用工具雕塑等方法製作,並以冰棒棍固定作品符號。 

 運用乾畫法待紙黏土乾透後,以水彩顏料上色。 

撰寫作品簡介,內容必須包含能吸引讀者的開頭、作品設計理念及結尾。 

D. 成果展現

以紙箱擺設立體標誌創作作品,並規劃於紙箱內版面張貼「創作作品簡介」、「三件Doodle 原始作品、名稱及提取設計元素」與「作者簡介」。 

運用蜂巢式概念指導學生布展,規劃於力行樓地下室或各班級教室展出,開放參觀並由學生親自介紹作品。 

 

執行編輯:王穎勳

 

看完課表,如果您也希望成為實踐的一員,除了加入社團發聲,也歡迎您一起參加聯署活動,成為我們後續邀請參與主題式計劃的公立小學喔!!

「教室應該不一樣-主題式教學交流平台」臉書社團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02439136435391/

「主題式教學,星星火燎原」聯署活動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755544068014435/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