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當創作,用愛當調味料;三年461個便當,單親爸用愛心便當喚回輟學兒子的心

單身爸爸渡邊俊美,一人獨力扶養兒子,再一次與青春期兒子的對話後,父子達成共識:「兒子讀高中三年,爸爸每天親手做便當。」誰也沒想到三年的461個便當,竟成為連繫親子關係的橋樑。│教養好文就在未來Family

單身爸爸渡邊俊美,一人獨力扶養兒子,再一次與青春期兒子的對話後,父子達成共識:「兒子讀高中三年,爸爸每天親手做便當。」誰也沒想到三年的461個便當,竟成為連繫親子關係的橋樑。

在日本,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家庭觀念正在改變。「IKUMEN」(育兒男)是2010年,日本的十大流行語;三年前日本三重縣縣長鈴木英敬的長子出生後,他向工作單位申請育嬰假,形象因而大為提升。

日本政府於日前重新檢討「第四次男女共同參與計畫」,實施政策的動機,是想改變以男性為主的長時間勞動方式,而其中之一就是鼓勵男性參與育兒和做家事。

與政府政策相呼應似的,日本育兒男逐日增加,其中,更有一名為讀高中的兒子做了三年便當的單身父親渡邊俊美,因此聲名大躁。三年中,毫不間斷做了461個便當的事蹟,不僅成書,出漫畫版,在推特(Twitter)流傳,上電台接受訪問,故事甚至被NHK拍成電視劇,一時蔚為話題。


父子的便當之約,成為生活動力
「做便當,哪有什麼稀奇?可能因為我是男的,所以才受矚目吧!」50歲的渡邊俊美接受日本電台訪問時說道。還不忘為婦女抱屈:「做媽媽的每天做便當,時間更長,卻被認為是義務,理所當然,女人才真的了不起呢!」

渡邊俊美是公眾人物。年輕就開始以音樂為業的他,2009年組合唱團,是主唱兼吉他手,也是時尚品牌的製作人,活動範圍很廣。2010年,和妻子離婚,兒子登生由他帶,成了單親爸爸。翌年,家鄉福島遭遇震災(福島縣富岡町,離核能電廠20公里以內),生活發生變化,很不平靜。

15歲、正值青春期的兒子,可能受父母離婚的影響,初中讀完後曾游手好閒了一年。與兒子一樣,接二連三的不如意,那段時期,渡邊的意志也相當消沈。

結束閒蕩的日子,有一天,兒子登生告訴渡邊,決定升學念高中。習慣讓兒子自己做選擇的渡邊問兒子:「中餐怎麼辦?給你錢,自己買超商便當,還是爸爸做?」渡邊從讀書開始,就吃慣了姊姊做的便當,所以也喜歡做料理。

「當然是爸爸的便當好,」兒子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

兒子的選擇,讓渡邊精神大振。於是,和兒子約法三章:「說定了。三年之間,如果你都不缺席,爸爸也一天不缺的替你做便當!」渡邊在《461個便當——父子的約定》一書中寫道,兩個男人為了互相打氣,立下誓約。

當時,父子誰也沒想到,便當之約,竟成為他們生活中極重要的動力。不僅強化了父子間的對話與互動,讓彼此的繫絆緊密;把做菜當作創作,伴隨而至的成就感,讓渡邊重獲對人生的希望。

福島震災步入第五年。在這段期間,渡邊得空就率領合唱團赴福島表演,鼓舞鄉人,積極參與振興工作;為買書的鄉人們簽名、回答問題,與受災地的親子對話;最近,替第二任妻子做的便當,也即將出版;還有,便當之後,接著想做的是洋裝。


便當,成為父子對話的觸媒
然而,一旦做便當成為例行公事後,心情並不輕鬆。起初,渡邊毫不吝惜時間和成本,但是,當整個生活都充滿便當後,在一次連休五天假赴外地演唱返家,想到還要準備便當的剎那,一股疲累感油然而生。

為了降低疲憊感並保持便當的美味,渡邊後來想出三個規則:做便當時間在40分鐘以內;一餐300圓;便當菜從現有的食材中調度。訂妥規則訂之後,渡邊感到無比輕鬆,做便當步驟也順暢多了。

付出心力,總會有回報。最重要的是,透過便當,父親與青春期兒子的對話不絕。 如同每天的便當幾乎都有父子倆百吃不膩的蛋捲般,兩人每天固定交談的對話大致如下:對著放學回家的兒子,「今天的便當如何?」父親問,「讚啦!」兒子答。當晚,「明天的菜是什麼?」兒子問,「嗯,秋葵蛋捲,味噌青花魚、菜豆飯,」父親答⋯⋯。

自稱有偏執傾向的渡邊表示,兒子讀高中那三年,他每天腦海裡都是便當的事。「即使出差到外地,我也會到朝市或生機食品店逛,」接受電台訪問時,渡邊毫不諱言的笑道:「當地人原來習慣送我酒,知道我做便當以後,改成送當地的特產。」

兒子後來似乎也感染了父親對飲食的敏感。高中畢業旅行去了泰國後,迷上泰國的魚醬。回家後,遞出魚醬:「老爸,以後就用這個調味料做便當菜吧!」開始有時會要求父親做泰式料理。後來,兒子交了女朋友,當和女友兩人外出郊遊,野餐當然是爸爸準備的豐盛便當。


愛的便當是無形言語 ,讓父子一起成長
便當,徹底的融入渡邊父子的生活,不僅為他們帶來美好的回憶,也促成父子兩人的成長。

渡邊和同是藝人的前妻是奉子之命結婚,讓兒子曾為自己的存在感到困惑。渡邊年輕就出道,很快受娛樂圈不規律生活的影響,常和同儕相偕飲酒到天亮,宿醉更是常事。「以前的生活以自我為中心,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渡邊認為自己最大的改變是,腦海裡開始有「他人」的存在。

461個便當,讓父子的內心產生善的變化,也讓渡邊體悟到為他人而活竟能提升自己的生活態度,不僅感知自身的價值,也開始對做任何事都感到興味盎然。

毫無疑問的,對渡邊而言,做便當,是一件令人愉快的差事。而便當帶來的良性循環,也鼓舞了渡邊決定將這段經驗撰寫成書。在書裡,他透露原來沒想到出書,但是,想到許多父母因為不知道如何和青春期的兒女對話,於是,自告奮勇的提供了這個方法:食育。透過食物,促進親子關係和睦,強化彼此繫絆的教育目的。

「也許我太自不量力了,」渡邊在書裡提及。但是,便當帶來的好的循環,確實讓他學習到一種心態,一種「不管做什麼事,都開開心心做」的心態。

歷經生活各種困頓,這位日本型男老爸透過為兒子做便當,開始懂得用正向的心態回應有情的人間。因此,他更堅信,父母發自內心做出來的滿溢著愛的便當,是無形的言語,兒女會聽懂。

 

從菜色看出渡邊家發生什麼事

充滿父愛的便當果然發揮了激勵的作用,兒子也信守與父親的約定,高中三年,從未缺席,後來,更進一步決定上大學。

登生在高中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回憶無窮。每天帶著爸爸做的便當上學,在學校成為名人,人緣極好。一到中午,總有同學迫不急待的問:「今天你爸又給你帶什麼好料的?」然後,會與同學分食菜餚、共嚐美味。

有一次,登生發現自己的體重增加,要求父親做瘦身便當,渡邊當然義不容辭。

於是,他開始思考,如何做出卡路里低,卻營養不失衡的便當。

便當是會說話的,從便當的菜色可以看出渡邊家發生了什麼事。兒子的瘦身便當,飯的份量明顯減少,蔬菜增加,少油;12月底的便當,會出現聖誕樹的圖案;秋天,渡邊出差去了一趟京都後回來,翌日的便當會多一片點綴用的楓葉;前一晚去餐廳吃了西餐後,第二天的便當是起士烤飯;便當裡出現起士餃子時,就知道那是下酒菜,渡邊前一晚一定喝了點小酒⋯⋯。

做便當時,渡邊的想像力馳騁,需絞盡腦汁的事不少。包括如何節省成本、食材保存法、減省時間、用哪種便當盒及烹飪道具比較好⋯⋯。

如何在成本減省的情況下,做出美味又營養的便當,是當務之急。「一開始,我就設定,每餐的食材不超過300圓(約台幣100元),」渡邊回想說。超市的魚肉賣得較便宜時,就多買些放冷凍庫保存起來;豬肉排一片片的用保潔膜包起;不可或缺的鮭魚等鮮魚,買一盒五片或三片份,先用味噌醃好後,分別放進空茶袋,再擺進冷凍庫。這麼做,魚不會黏住且容易取出。從做家事中,渡邊習得許多智慧。

在日本,做便當是一門功夫,便當菜需新鮮且富於變化。因此,最好不要全是前夜的剩菜,部分菜色必須第二天一早起來做。

小天下出版/ 出版日期:2021/03/19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

★填問卷
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