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教室學習模式〉帶孩子走向戶外, 知識才會貼近生活

人是離不開大自然的。現代孩子因缺少戶外經驗,而衍生過胖、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因此,近年來戶外教育格外備受到重視,但別於過往「校外教學」純玩樂的形式,更結合了課程設計,讓知識更貼近生活。

人是離不開大自然的。現代孩子因缺少戶外經驗,而衍生過胖、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因此,近年來戶外教育格外備受到重視,但別於過往「校外教學」純玩樂的形式,更結合了課程設計,讓知識更貼近生活。

 

美國作家理查.洛夫(Richard Louv)曾在《失去山林的孩子》一書中,提出「大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的兒童發展現象,孩子在電子產品環繞的環境中成長,卻與自然疏離,大量出現過胖、注意力不集中、躁鬱傾向等問題。

「過動」、「電動」及「不動」是現代孩子常見的困擾。調查顯示,台灣國中和國小生所從事的休閒活動仍以室內、網路為主,最受歡迎的是「看電視或影片」,其次依序為「電腦(手機)」、「打球運動」、「玩線上遊戲」、「閱讀書籍」等。

帶領孩子走向戶外學習,可以舒緩這些困擾。美國國家野生動物同盟研究指出,接觸大自然的戶外活動,可以改善孩子的專注力、降低過動症;另一份加州的評鑑報告顯示,參加戶外教學的孩子在學科成績、學習動機、課堂表現、問題解決、自我認同及同儕相處等方面,均有較優異的表現。

自 2004 年開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強調以課室外的學習方式來推動永續教育,美國目前正在研擬「讓孩子走向戶外法案」(No Child Left Inside Act);英國將「課室外學習」(Learning Outside the Classroom)納入國家課程;其他如澳洲、日本、香港等地也愈來愈重視戶外教育。


跳脫主題樂園,結合課程設計

在台灣,由於民間「優質戶外教育聯盟」的疾呼與推動,教育部在2014年6月正式發布「中華民國戶外教育宣言」,開啟了「戶外教育五年計畫」;去年10月,國家教育研究院也設置了「戶外教育研究室」,投入戶外教育的長期研究與發展。

以「戶外教育」取代過去的「校外教學」,關注的是走出課室與家戶之外的學習。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表示,教育與生活學習不該只發生在室內和電腦旁,校園、社區、社教場所或大自然等都是很好的學習場域,「知識上網就能蒐尋獲得,3C或網路有其功能,孩子的學習希望能夠更貼近真實的生活。」

事實上,在教育部委託進行的國中小校外教學現況調查中,每年學生實際參與戶外教學活動次數,多為一次或兩次,但有逾四成的學生期待學校或班上能夠舉辦六次以上,落差不小。

不過,大多數的學生喜愛參加校外教學,最大的原因是「可以跟同學玩樂」,最想去的地點或活動則以「主題遊樂園」最多,占比高達七成。

對於國內校外教學或畢業旅行仍難跳脫一三六八九(義大、劍湖山、六福村、八仙樂園、九族文化村)的窠臼,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茂在指出,優質的戶外教育是目前重要的發展趨勢,因此不僅要走出教室,也絕非是單純的戶外活動,而必須結合課程的設計。

「有品質的戶外教育課程,必須要有課前、課中及課後的教學規畫,」黃茂在強調,教師在課程前先帶孩子進行體能、認知和心態的準備;在課程中可以發揮自身專長或委外借重專業資源;課程後則應有進一步的反思、沉澱及轉化。

以登山為例,如果沒有配套的學習措施,可能只換來汗水、淚水及謾罵的口水,甚至無法讓孩子了解自我挑戰的意義。


戶外教育的四大特色

優質的戶外教育,在課程設計上,應具有下列四大特色:
特色一:以地方為本位的學習,注重運用環境中的人、事、地、物來規劃課程。新北市成福國小教師帶領學生走進人工濕地、三峽祖師廟,利用3C工具進行生態與藝術攝影,讓孩子藉此更了解三峽在地的自然生態、人文歷史和藝術文化,逐漸培養孩子對地方的認知與情感。

近年來愈來愈夯的食農教育,也是一種以地方為基礎的戶外教育。新竹市香山區大庄國小,重新規劃閒置校地、借重外部專業資源,帶動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一趟從土地到餐桌的學習旅程。


特色二:運用五種感官的體驗式學習,給學生多元刺激。課室內的教學偏重閱讀(視覺)與講授(聽覺)的學習模式,但到真實的自然大地與社會人文場所進行學習,可以運用所有感官直接體驗,刺激、豐富各種有關學習的感受。

國立台南大學附設小學退休教師王世杰,擔任教職長達26年,一直積極投入戶外教育,從學校周遭到山上、海邊,幾乎全台走透透,甚至曾利用暑假帶孩子遠征至夏威夷觀察火山。

四年前,王世杰帶學生到花蓮壽豐的廢棄礦坑探勘,有學生無意中發現了台灣首見的新物種——「螢光蚋」,並在科展競賽中獲獎。

「多接觸大自然,可以增加孩子五官的敏銳度、感受度,處理事情的能力也會不一樣,」王世杰認為,戶外教育有助於建立未來孩子的關鍵能力,包括知識的涵養、實際動手做、與他人相處及自我實現等。

張景傑與陳怡均是南大附小現任教師,充滿教學熱情及能力,希望透過在地化的主題式戶外教育,強調五感體驗的課程設計,如蚵的鮮、鹽的鹹、糖的甜,帶給孩子不一樣的學習經驗。



特色三:以學習者為中心並促成自主學習。由於戶外空間跳脫傳統教室的框架,環境中具有多樣的訊息,可能引發學生的好奇與探索的興趣,適合營造「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寺廟或美術館的參訪為例,與其單向的導覽,不如讓孩子自行探索挑戰,或由他們嘗試分組解說,可留下更深刻的學習印象。

「戶外教育能夠更徹底去翻轉師生之間的權力關係及學習模式,」大庄國小校長張惟亮認為,在課室內的學習,大多仍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處於半被動的狀態,而戶外因具有可控制卻充滿變數的特性,「老師和學生有更多思考討論的空間、學生有展現自主性與能力的機會,彼此成為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特色四:跨學科、跨領域的整合學習。在真實的生活世界裡,知識通常是不分學科、整合的運用,並透過溝通合作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標。同樣的,戶外教育活動不僅應與課程產生連結,且經常是跨學科、跨領域的整合性學習。

以新竹市的光武國中為例,該校「課室外學習」的課程設計,包括合歡山探索、綠島海洋體驗、泰崗溪溯溪、單車環島教學,都是強調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知識的延伸與擴展、學習有意義且以學生為核心的統整課程。

光武國中曾經是家長眼中的「流氓學校」,卻透過發展「課室外學習」的課程,落實教育不再只是為了升學,而成為許多人排隊搶讀的明星學校,同時吸引周圍學校共同加入課程的聯盟協作,如龍山、頂埔、陽光、大湖、建功等小學,都是加盟的學校伙伴。
 


家長要放手,並成為助手

最後,不管是學校、班群或個別教師帶領,從事的是地方本位學習、冒險探索或運動休閒等戶外教育,家長都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賴榮孝表示,有的家長一開始會排斥參加登山、溯溪等戶外教育活動,擔心孩子課業跟不上怎麼辦,後來看到孩子的改變而逐漸認同。

「家長的心臟要夠強,讓孩子嘗試各種事物,」王世杰強調,家長既要當「推手」,和孩子討論、協助蒐集資料,也要能「放手」,不過度關心、照顧或介入,以免加深孩子的依賴,甚至要做「助手」,給予支持及提供資源。

當孩子走出教室,回歸到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習,學業成績不再是唯一的跑道和評斷標準,孩子會有機會發現另外的興趣和潛能、建立解決問題等更接近生活的能力。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