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拉肚子,到底該怎麼吃?

拉肚子時,為了恢復體力,蛋白質的攝取很重要,可吃嫩豆腐、蒸蛋,此外,青菜視情況斟酌食用,但要煮得比平常更軟爛。

拉肚子時,為了恢復體力,蛋白質的攝取很重要,可吃嫩豆腐、蒸蛋,此外,青菜視情況斟酌食用,但要煮得比平常更軟爛。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很多人,尤其小孩子容易出現腹瀉狀況。拉肚子時,我們鼓勵還是要吃點東西,傳統作法是讓腸胃休息,空腹,但這必須是在有打點滴補充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打點滴而想讓腸胃休息,暫時不進食,建議可去藥房買專用電解質水,注意喔,不是運動飲料。

運動飲料內的電解質不到真正電解質水的十分之一,且含有超過8%的蔗糖,只能說是含糖飲料,由於糖分會增加腸內的滲透壓,結果腸內的水分被拉出來,反而讓腹瀉更嚴重。標準的電解質水含有一定比例的鈉、鉀、氯,葡萄糖也只有5%,喝起來有一點點鹹味,可避免脫水及電解質流失。如果一時買不到市售的電解質水,非喝運動飲料不可的話,最好用白開水對半稀釋後再喝。

拉肚子時,建議先讓腸胃休息約莫四個小時,喝電解質水即可,下一步,可喝稀飯米湯,研究顯示,米湯內含有豐富的電解質,所以中國人老祖先是很智慧的,自古就知道生病喝些米湯,可以補充體力。

症狀慢慢穩定後,可以吃點稀飯,恢復體力,至於要熬多濃稠呢,最好熬到看不到米粒,把米煮爛一點,就像是廣東粥那樣的細緻度。


多攝取蛋白質,但別喝牛奶

很多媽媽在門診問我,稀飯內可以加些什麼?

很多人喜歡拿醬瓜、麵筋配稀飯,我建議暫時不要,因為這些配菜的醬汁都滿油膩的,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反而讓肚子拉得更厲害。不妨放一點點鹽巴或海苔醬調味,如果想放魚鬆或肉鬆,放一點點有味道就好,因為其實給太多也是很油的。如果煮地瓜稀飯,地瓜的量要少一點,切成地瓜絲而不是塊狀的,畢竟地瓜的纖維質很高,也不要用胚芽米或雜糧米煮粥,因為纖維質過高,拉肚子時不適合。

萬一小朋友不愛吃稀飯,其實較軟的白飯也可以,或吃白麵條(不要用油麵),或選不帶餡的白麵包、白吐司。

水果之中,蘋果是不錯的選擇,或選擇硬一點的香蕉,澱粉較多糖分較少,比較適合拉肚子時。至於軟一點的香蕉則糖分多,較通便,反而適合便祕時吃。如果是嬰幼兒,父母可用蘋果泥或香蕉泥給孩子吃。暫時別吃芭樂,因為這屬於不好消化的粗纖維水果。

此外,有些人喜歡將優格或優酪乳搭配水果吃,應該選原味、不加糖的優格或優酪乳。有些媽媽喜歡給孩子養樂多,這也屬於含糖飲料,糖分太高會讓腹瀉更嚴重。
為了恢復體力,蛋白質的攝取就很重要,可吃嫩豆腐、蒸蛋、茶碗蒸、去皮的雞肉、清蒸或水煮魚肉等較為清淡、不油膩的食物。

奶製品方面,如果是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建議暫時不要喝牛奶,因為它屬於高滲透壓的飲品,而且含豐富的乳糖,腸內發炎時腸絨毛上的乳糖酶會流失,所以吃了富含乳糖的食物,反而讓腹瀉變嚴重。如果是1歲以下的小嬰兒,母奶或配方奶對這階段的孩子來說是主食,如果是母乳哺育建議繼續餵,而配方奶粉則必須選擇無乳糖配方(又稱「醫瀉奶粉」)。請記得不要聽信無謂的傳言,去買了一些熱量高的營養補充品 (這也屬於高滲透壓的飲品,請等拉肚子好了再使用)。

除了補充蛋白質,青菜也可以看情況斟酌,建議選擇可以煮軟煮爛的青菜,不要太油膩。

至於點心,可以給小小孩吃牙牙餅或米餅,但不要挑外面有調味或糖霜的米餅;大小孩則可吃些蘇打餅或營養口糧,消化餅乾因為纖維質高,比較不建議。
至於甜分高的巧克力、含糖果汁、油脂多的洋芋片或起司條,腹瀉時都要忌口,免得刺激腸胃,增加腸胃的負擔。


什麼情況要看醫生?

孩子上吐下瀉、腸胃炎,在所難免,如果症狀很快緩解,可以用上述的方法因應,再慢慢進食,但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可不能輕忽,萬一是腸套疊、闌尾炎或腹膜炎引起的腹痛或發燒,就麻煩了。

建議趕緊送醫的情況:
●   肚子絞痛得很厲害,無法透過熱敷或按摩肚子緩解疼痛時。
●   臉色發白、冒冷汗。
●   高燒不退,甚至愈來愈頻繁。
●   拉肚子拉到出現血絲黏液便。
●   吐到連水都喝不下。

最後要提醒,腸病毒不等於腸胃炎,在病毒分類以及腸菌屬性都大不同,腸病毒常見的症狀是發燒或口腔內、手腳長水泡,較少以腹瀉為主要症狀表現。不過,不論腸病毒或腸胃炎,其預防之道都一樣:飯前飯後,請記得多洗手。(林芝安採訪整理)

 

陳慧文——台大醫學系畢業,曾任台北長庚醫院兒科部資深主治醫師9年。現任臺北慈濟醫院兒童腸胃專科醫師、台安醫院、中山醫院兼任醫師、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監事。專長:嬰幼兒及兒童營養諮詢、兒童肥胖、生長不良;嬰幼兒及兒童腹部超音波、新生兒髖關節超音波;兒童腸胃疾病如腹瀉、便祕等。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

★填問卷
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