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人的手放開,別讓孩子做沒有選擇的選擇

我國中升高中重考一年,高中升大學重考一年,研究所再重考一年,光看我的求學歷程,或許會認為這是「魯蛇」的人生吧!

我國中升高中重考一年,高中升大學重考一年,研究所再重考一年,光看我的求學歷程,或許會認為這是「魯蛇」的人生吧!

 

做自己擅長的事

最近看了教育部預計在107年,將程式設計列為必修課程的新聞,目的是讓高中生「增加未來的就業能力」。作為第一線的老師,看到教育部又在對課程掌控,我真的很擔心,這讓我想到班上的一位孩子。

這位文組的女同學,非常喜歡閱讀,她寫的週記,每次都是洋洋灑灑好幾頁,深具反省與述說能力,我好喜歡看她寫的週記。有一次她哭著來找我談話,因為她在數理方面很挫折,怎麼學都學不會,覺得自己很差勁。我於心不忍,安慰孩子說:其實妳很棒的,妳在反省與思辯能力上比別人都強,文學造詣也不錯,不要因為數理能力比較弱而否定自己,不要把眼光放在妳不會什麼,而要善用自己的天賦才能,未來在自己擅長與熱愛的地方發光發熱。

把程式設計列為必修課,是我們這些大人在強迫灌食給孩子們,對那些沒有邏輯推理天分的學生來說,這並非在培養他們的能力,而是讓他們再一次自我否定,被迫面對嚴重的學習挫折!我們還要繼續讓孩子們質疑自己學習的意義嗎?質疑學這些東西將來對他有什麼用嗎?能不能把教學的自主權與選擇權還給這些孩子?讓他們依照自己的興趣與喜好來做選擇呢!

 

不知何去何從的愛麗絲

有一個故事:愛麗斯在森林裡迷路了,漫無方向的四處走著,後來遇見一位天使,愛麗斯感覺自己遇到救星,就跟天使說:「我迷路了,請告訴我該往哪裡去好嗎」?天使問愛麗斯:「你要去哪裡呢」?愛麗斯想了一想說:「我也不知道」!天使很無奈的回答說:「我可以幫助很多人,但我無法幫助一位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的人」!在這則故事裡面,我彷彿看到許多正在選填志願的高三學生愛麗絲們。

事實上,大部分的高中孩子,都是等學測分數出來之後,「分數到哪裡,再來想選哪個科系」,所以才會發生諸如填了中文系,卻沒有任何文學作品,只有國文作業;推甄面試之前,才匆匆忙忙地把面試要求的小論文給趕出來等奇怪現象。我不知道這些愛麗絲們真正的興趣是什麼?只看的出來,在選填志願時,父母的影子與孩子不知何去何從的茫然神情。

 

魯蛇的逆轉

其實,年少時的我也是一位愛麗絲。看我的求學歷程,或許會認為這是「魯蛇」的人生吧!我國中升高中重考一年,高中升大學重考一年,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後先當兵,後來跑到太魯閣國家公園當解說員,在那時才重新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決定捨棄大學所學,又花了兩年時間準備考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以我常自嘲,人生所有的重要考試我都考了兩次,研究所畢業時,已經31歲了,等到站上講台,正式成為一位老師的那一年,我33歲。

為什麼我的人生繞了一大圈,年近30歲,才找到人生的方向?那是因為,我們從小就不被鼓勵去探索自己喜歡什麼?適合什麼?結果被對未來充滿了焦慮的父母不斷提醒,讀什麼學校比較好聽?讀什麼系好找工作?活在父母的期待與社會的價值之下,等到進了大學之後,才反省自己所讀的科系,後悔當初做這樣的選擇。但事實上,這不是孩子的錯,在升學壓力下,大部分的孩子,不論是在選填志願、選修課程或社團的挑選上,都常常是在做「沒有選擇的選擇」。以前的我們是這樣,現在的孩子仍然也是如此!

 

沒有選擇的選修課

我們的高中課綱,名義上分為必修選修,但是在升學的考量下,大學學測要考的那10門科目,學生能夠不選嗎?光是這些科目,課都修不完了,哪有空間去修「真正」的選修課,學校又有那裡有師資與心力去開這些課呢?孩子們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在讀書上,應付每天不間斷地考試,跟升學有關的一切都被優先考慮,而最適合探索自我的課外服務、社團活動及夢想與改造計畫等等,常被家長與老師認為是耽誤學生讀書時間,影響成績的麻煩課程,已經有好多學生跟我說,爸媽想要我的電話,要跟我抗議,為什麼要讓孩子去完成夢想,去做這些有的沒有的,不過,這些電話都被孩子們擋下來了。家長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假日不要往外跑,不要參加社團活動,乖乖在家讀書,日後考上好大學,卻不讓他們多花時間在社團上、在課外活動上、在與同學相處上、在團隊合作上、在溝通領導上,以至於失去了自我探索的機會,導致日後即便能夠考到不錯的分數,也不知道自己要往哪裡走,在沒有選擇的選擇之下,人生常常又繞回起點。

 

放開手讓孩子自由探索

這些孩子也是受害者,只能說,只要升學主義的觀念不變,制度不放手、家長不放手,孩子們也不會有分數之外的其他選擇的。大人們要把手放開,不要再規定這麼多考科與必修課了,把對課程的選擇權交還給孩子!家長們要把手放開,看見孩子的獨特性,把對未來的選擇權交還給他們!留白,讓孩子們有機會去試探自己,走出教室,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便他們現在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但跟著同學們一起做他們想做的事,多接觸,多嘗試,便有機會為自己的生命做定義,從中發現自我和種種潛在未知的可能。

 

執行編輯:王穎勳、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