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有個同學很髒,身上有怪味道,大家都不喜歡他...讓孩子接納別人的不同,博士媽媽這樣培養出孩子的同理心

孩子在學校或其他場合,都可能接觸到動作大的孩子、過動兒,或妥瑞症、自閉症等兒童。和這些孩子相處的情境,其實提供了孩子練習處理社交危機,以及培養一顆寬容心的大好機會。我們應該把握機會,教導孩子包容別人和自己的不同,教導孩子用善解的心去對待這些人。

孩子在學校或其他場合,都可能接觸到動作大的孩子、過動兒,或妥瑞症、唐氏兒、自閉症等兒童。和這些孩子相處的情境,其實提供了孩子練習處理社交危機,以及培養一顆寬容心的大好機會。我們應該把握機會,教導孩子包容別人和自己的不同,教導孩子用善解的心去對待這些人。

 

有位媽媽和我分享她對孩子的教導,我聽了很感動。這位媽媽說,女兒班上的一位同學,動作很大,比手畫腳的,常常打到人。女兒回來抱怨,不喜歡那個同學。

媽媽則對孩子說:「那個同學不是故意的,他也不喜歡自己這樣,知道他動作大,你可以離他遠一些或走開,或在被打到時告訴他:『你打人好痛』,但不要生氣、討厭他。」

女兒二年級時,班上有位同學叫佩姬,說話非常粗魯,似乎天天都心情很不好。女兒不只不喜歡她,也很怕她。我因在教室幫忙,和老師談到這個孩子,才了解佩姬在家排行老三,兩位姊姊都在高中,正是申請大學的緊張時刻,父母的心力都放在姊姊身上,因而佩姬在家裡是被忽略的。

知道了這個原因之後,我告訴女兒:「佩姬不是壞小孩,她很需要別人的關心。對她好些,如果她有做得不錯的地方,多稱讚她。」

女兒聽了我的話,真的開始對她釋出善意,稱讚她的衣服、畫的圖等。幾個月之後,有天女兒回來很開心的說:「今天佩姬對另一個同學說不好聽的話,我跟她說:『講這種話不nice』,她沒生氣,而且真的就不講了。」

7歲的女兒,因為與這位同學相處的經驗,覺得自己很能了解別人的心理,也覺得自己知道怎麼做或說,可以讓別人聽得進去,覺得很得意。對她後來發展出強烈的同理心,能夠從別人的角度看待事情,有很深遠的影響。


讓孩子理解別人和自己的不同

孩子在學校或其他場合,都可能接觸到動作大的孩子、過動兒,或妥瑞症、唐氏兒、自閉症等兒童。和這些孩子相處的情境,其實提供了孩子練習處理社交危機,以及培養一顆寬容心的大好機會。我們應該把握機會,教導孩子包容別人和自己的不同,教導孩子用善解的心去對待這些人。

例如告訴他們:「這些孩子之所以有這些行為,是因為他們沒有機會學習,並不是壞孩子。」、「有選擇的話,他們也不願意如此。」如果有機會知道那些不當行為背後的原因,可以解釋給孩子了解,也可以和孩子討論如何協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

但如果行為遠超過孩子可以處理的情形,或孩子的個性做不到,都不必勉強。不要告訴孩子「那個小孩會打人,不乖,不要理他。」、「那個孩子看起來怪怪的,離他遠一點。」針對有傷害人行為的孩子,可以選擇遠離他,以免受害,但重點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仍然不要讓孩子以鄙視、厭惡的心,看待那些有不當行為的孩子。


現實生活裡的挑戰

有位媽媽對這些論點感到困惑,她提到:「7歲的女兒回家會提到班上有位同學,很髒,身上有股味道,大家都不喜歡。

我去學校幫忙,也看到了那個孩子,不知是不是喜歡挖土,雙手真的很髒。後來看到了她媽媽,也是不修邊幅,也許媽媽沒有特別管她。對這個孩子,你建議要多稱讚或鼓勵,似乎有些困難,加上大家都不喜歡她,若刻意和她做朋友,我擔心女兒會被其他同學排擠,應如何是好?」

要培養孩子一顆善解、包容的心,我承認在現實裡,是會碰到拿捏上的挑戰。女兒六年級才開學二個星期,有天回家說:「選修課班上有位女孩,又高又胖,很多同學嘲笑她身上有股怪味道,好可憐。」我回答:「想想看,你可以做什麼?」接下來幾天,女兒都在談那位女孩。「媽媽,別人笑她時,我站在一旁不作聲,算不算也在笑她?」

「你的沉默對嘲笑的人,是一種默許。何況站在一旁,多一個人,多一分助長的力量,是有幫忙嘲弄的意思。」
「那我以後走開好了。」
「走開可以,有沒有其他更積極、正面的做法?」

後來學校舉行地震演習,要學生躲在桌子底下。這位女孩因身軀龐大,躲不進去,一些同學大笑,又開始嘲弄。女兒終於做了選擇,她對那些同學大叫:「不要再說了!不好笑。」「不要再說了,那些話很傷人。」

我問女兒:「你們這個年紀,替一個大家不喜歡的人打抱不平,你不怕同學不喜歡你嗎?」女兒回答:「我不在乎。」又補充一句:「會嘲笑人家的人,我覺得他們是不太好的人,那樣的人不喜歡我,我才不管呢!」

後來,女兒決定要對那位女孩伸出友誼的手,但是連續幾天下來,女兒很挫折:「我跟她說:『早安』、『嗨』,她都冷冷的看著我,沒反應。」我對她解釋:「如果她的經驗裡都是被人欺負,突然有人對她很友善,你想她會有什麼反應?她可能信任別人嗎?她會不會懷疑你的善意是假的?所以,不要太在意,給她一些時間去了解你的誠意。」女兒點點頭:「我繼續試就是了。」但事情並不順利。

直到有一天,我去學校找諮商老師討論兒子的事,順道提出女兒的這段經驗。老師說:「我們知道這個女孩有些問題,正在多方協助她。你女兒願意和她做朋友,太好了!我會跟她說。」

也許有了老師的保證,那個女孩終於接受了女兒的友情。一個學期後,女孩搬家了,送了一張謝卡給女兒。很短暫的友誼,卻是女兒寶貴的一課。


 


陳姝伶--台大社會系、社會研究所畢業,奧瑞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幼兒教育系博士,專攻幼兒認知發展及親職教育。1991 年在舊金山灣區成立親子樂園,義務解答華人父母在教養上的疑惑,帶領讀書會和父母成長班。與余怡菁合著有《教出這樣的好孩子》、《開心聊天教出好孩子》。

 

 

※更多您可能感興趣的「培養同理心」相關文章推薦...

洪蘭─同理心從小教,才能自愛愛人

從生活中大小事訓練孩子同理心!

 

 

推薦好讀>>>《小杰的神奇之旅:高雄大樹繪本故事》/ 小天下出版

透過有趣且富有知識的繪本導覽,呈現大樹區豐富的自然生態、物產、人文資源,讓讀者認識鄉土之美,及包容萬物的胸懷。

★    跨領域知識學習,透過圖像和文字理解的特色繪本
★    從大樹看世界,培養孩子愛鄉和包容萬物的胸懷
★    跟著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起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讓每個人都成為一個好人!

 

 

圖:photoAC
數位編輯整理:陳宣雯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