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未定,多數民眾仍在觀望 政府長照服務上路, 還需要買長照險嗎?

台灣的長照法於去年5月三讀通過,但因藍綠版本不同,新政府上路可能又增變數。然而,更多人的疑問是,如果政府長照服務上路,還需要買長照險嗎?長照險、類長看險、殘扶險又該怎麼選?

台灣的長照法於去年5月三讀通過,但因藍綠版本不同,新政府上路可能又增變數。然而,更多人的疑問是,如果政府長照服務上路,還需要買長照險嗎?長照險、類長看險、殘扶險又該怎麼選?

 

長期照顧服務因政黨輪替產生重大變數,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公開表示,長期照顧是新政府最重要施政規劃之一,執政之後將設置跨部門的「長期照顧推動小組」,財源部分將採稅收制、調高營業稅及遺贈稅,每年籌措300至400億資金。

台灣的「長照服務法」已於2015年5月15日立法院完成三讀,預計最快2017年將上路,「長照保險法」草案雖已於今年2月1日送立法院審查,但新政府上任後恐將面臨翻盤情況。政策上路前最大的問題在於,財源哪裡來?

民進黨、新政府主張財源來自稅收。而目前行政院主張來自保險,類似健保,由雇主負擔40%、政府和被保險人各付30%,一般受僱者平均每人每月付140多元的長保費;財源規模估計為1100至1330億元。

由於藍綠版本財源規模差三倍,最後所能提供的服務項目可以預期落差極大,業者判斷,商業長照保險需求可能倍增。以每月得到價值2萬元的商業長期照護服務為例,視保障內容投保者每年要繳2~4萬元。

究竟是保險制或是稅收制好?這可能還需要討論一段時間才會定案。但長期照顧已經是台灣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在日本,「介護離職」已成為嚴重社會問題,每年約有10萬名上班族為照顧雙親而離職,其中不少人是中年高階主管,但辭職後就再也回不到職場。

 

政策型長照,只提供基本服務

根據衛福部資料,全台失能、失智需要長期照顧者約有72萬人,國人一生長期看護需求時間平均7.3年。本身曾是長照家屬的永達保經處經理陸大同指出,隨著照護技術進步,長照的時間可能拉得更長,六年前,他父親中風住在安養機構時,發現那裡臥床10年以上的病人超過四分之一。

不少人想問,「政府的長照服務一旦上路,民眾還需要買長照險嗎?」錠嵂保經北四營業處余婉琴不諱言,不少公教背景的客戶仍在觀望政府的長照政策,擔心政府長照服務和商業保險有所重疊。

余婉琴表示,「從政府的財源來看,短期錢不是問題,但長期來看絕對是問題。」台灣老年人口攀升太快,若只用指定稅收加上公務預算,籌措300至400億元,所提供的長照服務內容和規模,可能會和民眾的期待有很大的落差。

陸大同認為,政策型的長照服務為社會保險的一環,和健保一樣,提供的是基本服務,很難支應所有費用和支出,長照的資金缺口可能還是需透過商業保險去補足。

 


三種長照保險商品的差異

現今商業的長期照護相關保險包括:長照險、類長看(特定傷病險)、殘扶險(殘廢照護險)等三種,三者之間的主要差異在於理賠的方式與因果關係的認定:

1.長照險:長照險的理賠以身體狀態認定「失能」或「失智」。失能依據巴氏量表的六項生活自理能力判斷。

2.類長看險:一般人所說的類長看,其實就是「特定傷病險」,鎖定幾種容易導致長照狀態的特定傷病,如:腦中風、運動神經元疾病(俗稱漸凍症)、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

3.殘扶險:殘扶險為2014年下半年推出的較新商品,因疾病或意外而導致的殘廢能夠理賠。依照傷病的狀態等級申請倍數理賠。

余婉琴提醒,很多人以為長照險與類長照都有等待期,殘扶險不用,其實這是錯誤的迷思,殘扶險也需要六個月的等待期,「認定殘廢是以自傷害之日起經過六個月的治療為判定原則,除非是立即可判定者,如眼球摘除、手腳斷掉等。」

陸大同指出,長照的三種保險相比,因殘扶險理賠定義明確、保費比較低,因此,市場對於殘扶險的接受度最高。相形之下,長照險的理賠認定標準高、保費較貴、需定期重新鑑定等,一般客戶比較容易卻步。

根據金管會統計,累計至去年底全台商業長照險的被保險人約55.7萬人,投保率為2%多。去年長照險投保人數僅比前年增加2.4萬多人,成長率僅4.5%,是近三年首見只有個位數成長(表),成長明顯趨緩。

 

 

哪些人應該買長照類保險?

究竟哪些人應該買長照類的保險呢?專家建議綜合預算、家族病史等條件通盤考量,像是類長看只理賠特定的疾病,比較適合有家族病史、特定病罹患率較高的人投保。

殘扶險的保費相對比長照險便宜,陸大同建議,預算有限的人可以先從殘扶險買起。余婉琴認為,超過45歲以上最好能投保150至200萬元的保額,「發生事故時,額度要能夠幫助解決問題。」

不少年輕人意識到未來高齡須面對長照的問題,加上愈年輕買、保費愈便宜,「年齡差20歲,保費約差了50%以上,」余婉琴舉例,女性30歲、投保繳費20年期、100萬元額度,年繳保費約1.2萬元。但她強調,年輕人還是應該先做好醫療、意外險的準備,殘扶不該是人生規劃的第一張保障。

長照相關的保險琳琅滿目,究竟要怎麼買才能夠不吃虧呢?陸大同建議,仔細比較各家給付理賠的條件、給付期和頻率,包括:一次性的殘廢金高低、每月或每年付殘扶金(年初給比每月給更好)、保證期限有多長(如保證領10年,可以貼現給受益人)、總額度等。

如同健保只能提供基本服務,剩下民眾要自行投保商業醫療險,未來需要更好甚至足夠的長照服務,如果不採如同健保模式的保險制,最後民眾還是得自掏腰包買商業長照服務。

再過幾年,台灣就要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但面對「老」,你做好準備了嗎?關於老年時期的長照問題,應從年輕時候就開始規劃。

 

政府長照服務內容案例

以當前行政院版本推估的長照服務內容舉例,王女士68歲,出生時即左手左腳萎縮變形,又因疾病身體功能衰退,重度肢體障礙,與兒子一家人同住。
1.失能狀況:目前可使用柺杖行走短距離,外出則使用輪椅,但曾經使用不當,摔傷過,洗澡、外出回診都需要協助,也因地板滑,跌倒過,因長期需要有人協助,家人身兼工作,造成照顧壓力沉重。
2.經評估長照需要等級:非心智類,中度。
3.可選擇的服務:
■照顧服務員:到家裡提供服務,協助身體清潔、吃藥、陪同外出購物、就醫。
■日間照顧中心:協助身體清潔、吃藥、訓練自我照顧能力或復健。
■可選擇其他服務併同使用:輪椅使用衛教及維修、居家無障礙空間規畫及修繕、就醫時交通服務。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