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爸爸經〉大提琴家 張正傑 當了爸爸後, 我體會到幸福的感覺

音樂頑童張正傑,是大提琴家,也同時是一個愛女兒的爸爸!因從小出國求學而少有親子相處機會的他,格外重視與女兒的相處。感情是從陪伴中建立,一家人能在一起就是幸福。│親子關係好文就在未來Family

音樂頑童張正傑,是大提琴家,也同時是一個愛女兒的爸爸!因從小出國求學而少有親子相處機會的他,格外重視與女兒的相處。感情是從陪伴中建立,一家人能在一起就是幸福。

 

「寶貝:爸爸在寫信的同時,人正在高雄演出『兒童歌劇院』,因為你不在身邊,爸爸更是思念著你!正好可以在信中好好和你聊聊!

首先爸爸要告訴你,自從你來到這個世界、到了我的身邊,給我帶來多少歡樂,也讓爸爸體會到什麼是幸福的感覺!其實你也在教我如何去當一個父親!」

這是音樂家張正傑寫給11歲女兒小金魚的信,光是開頭,就顯現爸爸對女兒的無限愛意。3月中旬他正忙著「兒童歌劇院」在中南部的巡演,忙碌當中,格外思念寶貝女兒。


很多父母的教養,把孩子訓練成「機器」

大提琴家張正傑,很多人稱他為音樂頑童,他常打破既有形式,舉辦各種另類的音樂會,例如結合歌仔戲與古典音樂,讓本土音樂的「哭調仔」和八把大提琴同台,將德布西《奏鳴曲》和京劇的《美猴王》結合,享受玩音樂的創意。

這位天馬行空、看似隨性的爸爸,其實對教育非常有想法,他不要求女兒的成績,只在乎她是否過得快樂,懂得生活,這才是人生中重要的功課。

小金魚在台灣沒有上過幼稚園,張正傑覺得,一個人如果從小學念到博士,至少有22年的時間在讀書,幾乎占了人生的四分之一,沒必要再多念兩、三年。寧可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玩耍,做自己喜歡的事。

張正傑認為,很多父母的教養方式太有目標性,一窩蜂學一些課程,以為學完後孩子就會變得不得了,結果卻像趕場,比機器還要機器,大家都變得一樣。「台灣如果要成長,訓練未來少年就不能像代工,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只會照本宣科。」


音樂不該分年紀!辦「110公分以下」音樂會

他分享,28歲時從奧地利回來,和台灣的音樂界不熟,老師也去世了,但是他反而沒有太大的包袱,可以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實現很多「離經叛道」的想法,顛覆很多的不可能。

有了孩子後,他更致力推動親子音樂會。他曾經舉辦過專為「110公分以下」的音樂會,因為音樂會的票卷上,總是印著「110公分以下孩童禁止進入」的標語,當了爸爸之後,這句話讓他格外受不了。他也認為,如果不讓這些小小孩從小進音樂廳聽古典音樂,等到他們長大,就只會聽流行歌曲,永遠不可能回來欣賞古典音樂的美。

他推廣兒童歌劇院,將世界經典的曲目,用貼近小孩的角度重新編排,引導小朋友進入歌劇的世界,包括威爾第《茶花女》中的《飲酒歌》、普契尼《杜蘭朵公主》的《公主徹夜未眠》,比才《卡門》的鬥牛士之歌。為了更貼近孩子,舞台上,張正傑把《飲酒歌》裡的酒換成了養樂多,小孩子覺得既有趣,又好玩,令人印象深刻。


為家人做飯,希望孩子記得「爸爸的味道」

從小,張正傑在阿嬤家長大,直到快上小學才被接回父母家。14歲時,他又隻身到奧地利學音樂,整整十多年。在異鄉的日子對於當時小小年紀的他格外辛苦,親子之間的距離一直是他的遺憾。

因此,陪伴是張正傑送給女兒最好的禮物,他認為家人的情感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相處一點一滴中建立的。現在的小朋友有很多的玩具,物質生活豐富,但是到頭來還是抱怨無聊,他認為再多的玩具,還不如陪孩子玩一個簡單的遊戲來得有趣,有意義。

「我想是因為幼年時代少了父母親的陪伴,也讓我覺得父母小孩互相依存無比重要。」因此他認為,不管去哪裡,一家人一定要在一起。

小金魚6歲時,他帶著全家一起去奧地利住了一年,那是張正傑第二個家,有他親愛的乾爸乾媽,和許多好朋友。小金魚也在那裡念書,每天下課後,他們全家一起出去游泳、爬山、騎腳踏車。之後每年暑假,他們都會回到奧地利。

張正傑非常珍惜家人相處的時間,趁著明年教授休假(Sabbatical),小金魚上初中前,他們全家計劃再度出國一年,享受全家三人的假期。

為家人做飯,是張正傑另一種愛的表現,熱愛美食的張正傑,擔任家中的大廚。當年在奧地利時,他的乾媽擔心他吃不慣當地的冷食,特地煮熱騰騰的湯,至今讓他十分懷念。因此,他也希望創造一個讓孩子日後熟悉的「爸爸的味道」。

這位爸爸常常在要出差的前夕,趕忙做出幾道可以吃好幾天的菜,有一次為了給女兒做最喜歡的咖哩,竟然將手割傷了,而他去醫院包紮傷口後,還是趕著回家,忍著痛,繼續把這道菜做完。後來,「咖哩」也成為父女倆的親密代號。


我的孩子不一定要走音樂這條路

音樂家爸爸常常被大家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你女兒要學大提琴,還是鋼琴?」、「她幾歲開始學?」其實他心裡想,「為什麼一定要學樂器?就算要學也非得鋼琴或大提琴嗎?」他和太太都不覺得孩子一定要走這條路。

身為音樂家,他認為這是兩難,一方面,他深知這條路的辛苦,和需要付出的代價,想要成功一定需要壓力;另一方面,他也覺得何苦呢?小時候,父母從沒有問過他是否喜歡音樂,他意外的成為演奏家,但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幸運。

不過,張正傑建議培養小孩喜歡音樂很重要,先從聽音樂會開始,漸漸讓孩子能夠欣賞音樂。最重要的是,當孩子愛上音樂,不要讓他馬上學,通常學樂器,總是父母先提出來,應該要讓孩子有強烈的學習慾望,再開始學,才能事半功倍。當然,最後能不能堅持下去,還是要看孩子自己。

他分享,自己沒有特別的教養方式,與其照著父母的期待,倒不如讓孩子選擇一條自己的路。

 

※更多您可能感興趣的「名人爸爸經」相關文章推薦...

吳鳳:一位爸爸等於100 位老師:爸爸的態度影響孩子的一生

鷹爸:爸媽請你們不要緊張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