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感受--自然.土地.人情味 來去鄉下養小孩!

「好成績、學才藝、提升競爭力……」,你的孩子也過著倉鼠人生嗎?你想過放慢腳步嗎?在台灣,有一群父母,他們厭倦了城市的急促繁忙,帶著孩子回鄉村生活。鄉村才是他們理想的家鄉,因為在這裡,可以自由奔跑、在泥土裡翻滾、吃到農家好食,甚至與鄰里建立濃厚情感。他們相信,單純的力量,會成為孩子一輩子最大的寶藏。

「好成績、學才藝、提升競爭力……」,你的孩子也過著倉鼠人生嗎?你想過放慢腳步嗎?在台灣,有一群父母,他們厭倦了城市的急促繁忙,帶著孩子回鄉村生活。鄉村才是他們理想的家鄉,因為在這裡,可以自由奔跑、在泥土裡翻滾、吃到農家好食,甚至與鄰里建立濃厚情感。他們相信,單純的力量,會成為孩子一輩子最大的寶藏。

「我們家小孩1歲半就學會的祕技是:走田埂!」發起「農田裡的科學計畫」的生態學家林芳儀,笑吟吟的談起女兒小默。對這個經常跟著父母下田的小娃來說,走田埂訓練平衡感就是「感覺統合」課;玩福壽螺就是生物課;在田野中盡情奔跑,就是最好的體育課。

林芳儀是野生動物保育博士,先生陳毅翰是生物學碩士,兩人帶著留美高學歷回國後,卻在2013年決定帶著出生不久的女兒,來到宜蘭鄉下種田。兩人同樣都不喜歡都市的擁擠環境,也想跳脫看似順理成章的學術界道路,更希望給小孩一個培養健全性格和體格的環境。

旅居異國時走遍大山大水,在兩位自然學者心目中,最理想的家,就在鄉村。


孩子在自然中成長,更健康、大氣

這違拗主流的決定,可是有學術基礎的。「都市強調的社會地位、金錢權力,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其實蠻不完備的。一個生物的基本需求,首先就是要好好吃飯,住在舒適的環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林芳儀說,「我是來農村之後,才體會『全人』這兩個字怎麼詮釋。」她由衷認為,受農村滋養長大的孩子,會成為一個比較完整的人。

「我覺得在自然中成長的小孩會比較健康、比較大氣,」林芳儀觀察鄉村對兒童的好處:首先,這裡有乾淨的空氣和水。再者,小孩子就是小動物,是亟需發展感官的生物,在大自然中,可以充分張開眼睛耳朵、伸展手腳盡情探索。

「我女兒瘦瘦的,可是你摸她大腿,都是結實的肌肉,就像『放山雞』。」如鄉村孩童這般快樂自由的奔跑,對現今許多都市小孩而言,已不可得。

「自然,無處不在,如此優美,如此舐犢情深,就像那美洲豹;但我們早早就斷了奶,脫離她的懷抱進入社會,進入只有人和人交往的文明。」《湖濱散記》作者梭羅的文句,一語道盡現代人處於自然與社會之間的糾結矛盾。

《失去山林的孩子》一書的作者理查‧洛夫(Richard Louv)就憂心的提出,現代社會的孩童患了「大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他認為,自幼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隔閡斷裂,與現今兒童過動、抑鬱、注意力不集中、過胖等種種身心問題的增加有著密切相關。

洛夫在書中指出:「自然總能給孩子更為廣闊遼遠的天地,既不同於父母給予的親情世界,也不像電視那樣,會『偷走』孩子的時光,相反的,它能豐富孩子的心靈。……全心全意的感知自然,能激發孩子創造力。……有時,自然也會讓孩子感到恐懼,但敬畏其實自有深意。自然給孩子帶來一個遠離成人世界之外的,充滿幻想、自由、隱密、寧靜的領地。」
許多都市父母也想方設法帶著孩子「親近大自然」,但愈來愈多人已不滿足於休假日的短暫出遊,他們決心帶著孩子回到鄉村,住在自然裡。


不少青壯世代重回田野懷抱

台灣過去幾十年來,人口持續往城市流動,而農村,往往被視為凋敝落伍。多數鄉村的家長,至今仍期待孩子能好好讀書,到城市裡發展,切莫留在鄉下種田。

但,鄉下鄉下,當真「鄉」就是「下」?如今有一批進鄉歸農的青壯世代,攜家帶眷重回田野懷抱,以全新角度看待這片土地的豐富蘊藏,在此深植夢想、養兒育女。這些新農民各具不同專業背景,彼此激盪出精采火花,徹底翻轉了主流社會對農村的刻板印象。

宜蘭員山深溝村,就是這樣一個令人振奮的所在。來到坐落於小小的十字路口、由廢碾米廠改建的農民食堂,這兒是新農社群的交流重地,總是人來人往,氣場強大。「青松說,這裡是深溝村的銀座!」朱美虹笑道。

12年前,朱美虹支持先生賴青松成為「志願農民」的夢想,帶著兩個年幼孩子返回她離開已久的家鄉。全家人在土地上重新扎根、從事友善耕作,成立了後來名聞遐邇的「榖東俱樂部」。

當時的賴青松和朱美虹並沒有想到,十年後,會有一群人踏著他們走過的路,「揪團」從都市逆流回到鄉村,讓荒蕪的田地一一活化,讓寂寥的村落再度熱鬧起來。兩人成為新農們最重要的資深顧問,農事問賴青松,而生活、飲食、育兒,就問朱美虹。

 

孩子會缺乏競爭力?不,合作力更重要

大人們開心實現回歸田園的夢想,但是小孩子變成了「庄腳囝仔」,這些家長會不會擔心他們缺乏競爭力?

回顧孩子十幾年來在鄉村的成長,朱美虹覺得,所謂的「競爭力」是單一價值觀,如果可以跳脫主流思考,鄉間有著無比豐富的生活元素,更可培養孩子多元能力。譬如插秧、除草、掘菜畦等農事,都需要極度的耐心與體力;而鄉下的種種不方便,更可以訓練抗壓性與適應力。

「在都市生活,環境和父母都會迎合小孩,但在這裡,連去便利商店都要跑好遠。」朱美虹認為,鄉村環境能練就強健的心魄,讓孩子長大更能夠面對挫折、因應快速的環境變化。

「其實我們覺得,合作比競爭更重要。」建築師游原嵩與賴虹樺這對夫妻,也是留美歸國的新農,曾在紐約、上海工作。因孩子的過敏體質,讓他們開始省思人與食物、土地的關聯,加上自身對鄉村生活的渴盼,於是在2014年透過加入「倆佰甲」組織,一家四口落腳宜蘭。

游原嵩說,在農村經常要彼此換工、分享,譬如呼朋引伴一起晒榖,這讓孩子可以透過合作互利的角度去看待自我與周遭環境的關係,而不總是透過競爭。賴虹樺本身則是樸門永續設計師,樸門的精神,便是以大自然為師,強調整體協同運作,以人類與生態共榮為前提邁向永續生活。

來到鄉村後,兩個男孩也都有了明顯的改變。賴虹樺說,哥哥原本是個離不開樂高積木的小孩,但搬家到宜蘭時,以前的玩具都沒帶來。「後來發現,鄉下很好玩,他已經不需要那些玩具。」兄弟倆成天騎著單車到處跑,哥哥正在籌款買車,因為他現在的夢想是騎單車環遊世界;而弟弟才剛剛完成三天兩夜環宜蘭一週的壯舉。「他們的活動不再只是在書桌上拼拼湊湊,空間變得很大。」賴虹樺對此感到非常欣慰。

對於教育,游原嵩與賴虹樺認為,在資訊氾濫的時代,學歷和知識取得不再是首要之務,而是要培養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主動學習的熱情。不若都市小孩的學習來源局限於平板和黑板,「鄉村可以提供很多窗口,讓他去看不一樣的東西。」


給孩子長大後,永遠依戀的「故鄉」

除了廣闊無邊的自然山水,鄉村更有著人情濃厚的鄰里脈絡,與底蘊綿遠的文化資產。

林芳儀和游原嵩異口同聲的提及,鄉村人際網絡對於教育的重要性。「到這裡我們才深刻體會到,要養育一個小孩,只有爸媽給的養分太少,需要一個社群。」林芳儀說,農村中密切的人際互動,讓小孩得以和父母老師以外的人培養深厚的連結,開拓更多元的價值觀。

游原嵩也強調,教育不只在學校,還有家庭和社區的參與。而在都市的制式教育體系下,社區的參與太過薄弱,大部分都被商業取代,也就是補習。

總是閒不下來的朱美虹,最愛順應節氣製作農家好食,召集鄉里親朋好友一起來共襄盛舉。大夥兒跟著她,在夏天做醬油、醃豆腐乳,冬天搓圓仔、燻臘肉。在極短的食物里程中,孩子不僅從做中學明白了自身與土地的緊密連結,並養成細膩的飲食品味和深刻的文化認同。

朱美虹遙想,「他們長大後可能離鄉背井,我希望,在很久以後,他們還能在夏天時想起烈日下的鹹鹹醬油味,在寒冷冬天想起臘肉的煙燻味。那樣,人的精神就有一個寄託,有一個支撐他的東西。」那懸念的味道,就是故鄉的氣味。

當年,賴青松還在思忖著自己是否適合當個農夫時,他卻很確定一件事:「我的孩子不能在都市裡面長大,因為那裡永遠不能叫作故鄉。」

對土地的依戀與歸屬感,將成為生命之錨,幫助孩子面對將來人生的風浪與動盪。

朱美虹笑說,有回帶孩子到台北遊玩,在信義商圈,孩子逛街逛得累壞了,抱怨說:「幹嘛開這麼多間百貨公司?像我們宜蘭一間就夠了啊!」

「我相信,單純可以給人力量,經過激烈競爭、或失意沮喪,人總想回歸平靜。鄉村就是那個療癒的地方。」朱美虹眼中閃著光芒,「而我們給得起的,就是單純。」

就在許多都市家長費盡心思與金錢,用各式各樣的才藝課和補習填滿孩子生活中的空白,冀望孩子能出類拔萃、贏在起跑點之時,我們也看見了有另一群同樣煞費苦心的父母,勇敢拋卻世俗價值回到鄉村,只盼能把最原初、最寶貴的單純與自由,還給原本就屬於自然的孩子。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