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幫孩子做太多,要讓他覺得「我可以、我做得到!」〉5方法在日常中培養孩子設計思考力

現代教育強調思考,但你聽過設計性思考嗎?這個概念來自於,設計師從觀察人的生活習性、發現需求、解決問題等的一連串過程。過去,台灣教育在思考訓練上較薄弱,普遍思考範疇窄,近日,設計性思考漸漸融入教室與社團中,成為教育界的新亮點。

訓練解決問題的能力〉將設計思考融入教育,培養未來需要的人才

現在的父母為孩子擔心的事可多了,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因而興起。

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可以改變學習的心態,因為一個人在學東西的時候,如果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可以有系統的儲存知識,卻無法活用知識。但若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到知識,則較能夠觸類旁通,並有效運用知識。

此外,為了解決問題而進行學習,自然會產生一股張力,學習變成是主動的,並非為了通過考試而去背誦、記憶知識,而國內日益蓬勃的Maker自造者運動,是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一種表現形態,透過運用手邊材料,找到解決問題的產品或方案。

近年來在國際間流行的「設計思考」,是訓練解決問題能力的新興工具,也可以說是從產品設計師的角度看事情、找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精神與方法,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的解決方案。

領頭推動設計思考的美國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d.school)、IDEO創意設計顧問團隊等,都致力於設計思考的教育訓練,包括在中小學推動K-12教育實驗計畫、提供教育者一套設計思考工具箱(Design Thinking for Educators Toolkit),將設計思考帶入教室。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附設中學就曾出作業,讓八年級的學生從未來需求思考,改造現有的桌椅及個人置物櫃不夠體貼使用者需求的問題,成果並在國際家具展中展出。

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並和矽谷的中小學老師合作,一起構思如何將設計思考導入教育現場,希望促進學生創意思考、團隊合作及擔負起學習的責任。這項合作促成製造業者到學校教導學生如何設計,導引學生設計出相關產品,再由這家製造業者帶回生產線實際生產。

在台灣,設計思考教育也形成一種風氣,不僅催生了台大不一樣思考社、清大服務科學研究所、HUMA感玩團隊及Pebbo等創新顧問機構,甚至向下延伸到中小學教育。

近年來,全球各地,有愈來愈多的教師和學校致力於推動結合「為改變而設計」(Design for Change,簡稱DFC)概念的主題教學,引導孩子主動關懷、發現問題、發揮創意解決問題,並相信自己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舉例來說,包括桃園市田心國小於2014年開始辦理全市中小學DFC創意行動方案──「改變世界的小桃子」甄選計畫;新竹市舊社國小也因為小荳荳自主學習課程受到肯定,去年成為新竹市北區DFC教育方案的中心學校。

 

設計性思考融入教學,讓想法「拐彎」

對很多人來說,設計可能是指新穎、時髦、價格昂貴的流行商品,但IDEO設計公司執行長提姆.布朗(Tim Brown)指出,當設計變成消費主義的工具,無異是將設計變小了,因為當我們需要改變的時候,設計思考可以啟發新的想法和新的創新,是一個有用的工具。

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林偉文表示,當前世代變化速度之快,前所未見,孩子從小一到大學畢業的16年後,很多工作都還沒被發明或等著他們發明,能夠發現問題、創造性的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將是面對未來世界的基本能力。

林偉文說明,設計思考就是透過設計去解決問題的過程,主要具有下列兩大核心概念:

其一是「以人為中心」,也就是用同理心去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以及相關事件的不同觀點,雖然解決問題很重要,但發現問題、定義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而在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中,則要透過不斷發想、腦力激盪,找出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案。

其二是「快速實驗、快速失敗」,利用手邊現有的材料做出一個簡單的雛型或原型(prototype),迅速測試效果、從中發現問題,然後予以修正,這也是產生創意的重要歷程。

過去被動式的學習窄化了學生的思考。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國小部老師蘇純慧表示,現在孩子的生活刺激多,但經常都是被大人填滿,多半處於被動的狀態;多位老師在教育現場的觀察,台灣孩子的思考普遍過於窄化,大多偏向直覺式觀察,且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較直接,如髒亂、垃圾等問題,最容易聯想到的是宣導打掃。

林偉文指出,要導引孩子更多元化、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成因,譬如廁所很臭,不一定是沒人打掃或使用習慣造成,可能是建造時使用的磁磚就容易卡汙垢,所以,比起宣傳打掃,如何設計出不易卡汙垢的磁磚或馬桶,可能是更根本的解決方法。透過深入觀察、解析之後,才能找到相對應的解決方法。

設計思考強調主動學習。台東寶桑國中老師楊惠如強調,藉由運用設計思考,可培養孩子面對挑戰的勇氣、透過「從無到有」的活動過程去解決一件事情,以及面對問題時有一套解決事情的流程,從原本的挫折感變為成就感。


適用於任何年齡層的孩子

設計思考可以培養多種能力。彰化縣南郭國小資優班老師吳嘉明指出,多元智能之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提到21世紀孩子應具備的關鍵能力,包括問出好問題、解決重要問題、創造有趣的作品和團隊合作的能力,透過結合DFC設計思考的教學活動設計與歷程,可以培養孩子的探究力、行動力、團隊力和故事力。

至於什麼年齡層的孩子適合導入設計思考,台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資優班老師劉雅鳳認為,從孩子出發是重點,大人不要去設限,「設計思考適合所有年齡層的孩子,從牙牙學語到青春期的孩子,在每個階段都面臨著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法就是要讓孩子相信自己做得到,然後付出實際行動。」

林偉文建議學校端不妨多接觸新的教學概念和工具,根據九年一貫的能力指標,教師其實可以有不同的教材教法,基本學力強調重複練習、設計思考重視思惟及解決問題,「重點是要教什麼,而不是什麼都要教。」

台灣教育界現正對舊的教育方式進行很大的反省,不少人在探究新模式、嘗試新工具,在國外較成熟的設計思考,對台灣而言還是很新的觀念,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為改變而設計」(DFC)教學活動的四大步驟

Design for Change(DFC)運用的正是設計思考的方法,同樣強調以人為中心、樂觀合作,甚至是多元脈絡下的積極合作,只是簡化為四大步驟:感受(Feel)、想像(Imagine)、實踐(Do)、分享(Share),因為操作起來相對容易,適合父母或教師融入孩子的學習教育。

1. 感受:觀察、感受周遭的生活問題,也就是發現問題,強調以人為本、使用者需求,培養孩子的「關懷」和「同理心」。

2. 想像:在想像的過程中,定義問題、發現需求,想像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法,需要孩子發揮創意思考的能力。

3. 實踐:除了創意發想之外,更重要的是去實踐,必須看到真實的結果,然後再持續做修正。

4. 分享:藉由分享的力量,可以凝聚更多有志一同的人、開啟更多的創造力,同時也代表跨領域的溝通能力,讓非專業知識領域的人,也能聽得懂且掌握核心價值。

 

設計思考如何活用在日常生活?

生活中到處都是問題,家庭也不例外,看似專業複雜的設計思考,其實也可以很簡單,用來讓孩子學習解決各式各樣的大小問題。林偉文建議,父母帶領孩子時可以嘗試做到下列幾件事:

1.懂得享受生活、調整生活,適時改變家庭擺設、裝飾。當家中發生漏水、物品故障等問題,不立即打電話找人修或換購新品,而是找小孩當幫手,共同討論、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

2.當孩子有任何天馬行空的想法,父母切記不要成為殺手,認為不可能做到,不妨運用腦力激盪術的「搭便車」,巧妙組合並改進小孩的意見,藉以獲得更好的點子。

3.在家中設置一個材料工具箱或櫃子,放入一些原始材料及工具,如不要的盒子或罐子、鐵絲、木頭、膠帶等,讓孩子有動手做的機會,只要產生任何點子,就可以很快利用這些材料製作原型,把想法試著做出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4.實體空間有時會有先天限制,但人的態度所創造出來的空間更為重要,父母心裡的空間很大,孩子能夠創造的空間也會很大。

5.善用「感受、想像、實踐、分享」四個步驟,適時引導孩子,讓設計思考變成生活化的一部分。

劉雅鳳強調,設計思考存在生活的每一個地方,大人要引導孩子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並且支持他們的想法,時時對孩子說:「YES!YOU CAN!」,孩子一定可以發揮想像力,學習思考並設計解決方法,用他們的力量去改變世界。

 

 

 

推薦好讀>>>《勇敢探索,我做得到套書(全套3冊)》/ 小天下出版

激發孩子們探索問題的興趣,享受找尋答案的樂趣!


《我做得到!小建築師伊基》
伊基從小熱愛建築,但是葛麗兒老師一點也不懂得欣賞他的天賦。一次驚險的遠足,改變了老師的想法。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伊基如何用建築來解決危機?

《我做得到!小工程師蘿西》
蘿西想當一個偉大的工程師,任何零件或別人丟棄的物品,都可以在她的巧手之下變成新裝置。但因為曾被大人當成笑話,蘿西不敢告訴大家自己的夢想。有一天,她最喜歡的曾姨婆來拜訪,為了幫曾姨婆完成想飛的心願,她決定再試試看,動手組裝新發明。這次,她能成功嗎?

《我做得到!小科學家艾達》
為什麼玫瑰會有刺?為什麼鼻子裡有毛?艾達有好多疑問,常常用不同的方法探索世界。這次她的科學實驗失控了,就在造成大災難之前,爸媽制止她,命令她去反省椅上好好想一想。艾達想著想著,似乎又有了新點子!


★《紐約時報》暢銷繪本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繪本

 

數位編輯:陳宣雯(220113更新)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