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給教育工作者尊嚴,師道才能發揮

要改革教育,不能不從恢復教育工作者的自尊與尊嚴做起。

文/楊照

 

你家裡念國中的小孩,他的老師可能正因為婚外情問題痛苦、混亂,無心教學。你家裡念高中的小孩,可能捲入學校「微調」成績的荒唐做法,以致喪失徵試大學的機會。你家裡念大學的小孩,可能正在電腦網路上找人競標幫他寫論文,最慘的,他如果不小心一點,在校門口騎車還會被喝醉酒的學校老師開車撞到。

 

從媒體新聞上看到的會是這樣的台灣教育圖像。當然,鬧出新聞的,都是個案,不一定代表教育環境的普遍狀況,然而,這麼多、這麼密集的個案,背後顯現了再明確不過的台灣教育危機,品格教育與行為教育的高度危機。

危機根源於教育工作者日益低落的自覺與自尊。過去「老師」是個多麼難得的身分,受到周遭多大的重視,因而掛上這個身分的人,必然感覺到別人尊敬、尊崇眼光帶來的壓力。他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會被用更高的標準期待,若有任何閃失,也就會受到格外嚴厲的譴責。「老師」負擔、決定受教者人格養成的責任,那是跟隨著他的工作不可切割的部分。

 

現在呢?在錯誤的教育政策影響下,高等教育出現嚴重供過於求的情況,突然之間,大學、高中滿滿都是,連大學教授都以倍數成長,量上面的追求,必然以質上面的損失做為代價。

 

教授、老師人數快速膨脹,也就同時快速喪失了這個行業的自尊與尊重。只要少數不適任教師出問題,社會對老師的看法就低一層,大多數潔身自好、敬業自重的老師也連帶受累。好老師完全無力挽救這個行業的整體社會形象,在他們的地位不斷下降,不受尊敬的情況下,他們能發揮的功能,也就隨而跌入谷底了。

 

今天台灣教育真正的狀況,是我們已經完全失去「老師」這個角色了。要發揮「老師」的功能,不只需要當老師的人願意努力教,還需要社會尊重他們、承認他們的人格與品格地位。社會條件不存在,個別老師再怎麼努力,能對學生產生多大效果?

 

要改革教育,不能不從恢復教育工作者的自尊與尊嚴做起。我們不一定需要那麼多「教書匠」,卻需要培養更多有責任感的老師團隊。一個沒有「老師」的社會,絕對是個可怕、野蠻的社會!

 

 


摘自 楊照《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盲 》/時報出版 

Photo:Tony Webster,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整理: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