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過敏,中醫怎麼看? 轉大人以前, 是調整體質的黃金期

中醫認為孩子的過敏起因於「肝、肺、脾」出了問題, 治療要有效果,就必須先了解每個孩子的體質,才能對症下藥。

中醫認為孩子的過敏起因於「肝、肺、脾」出了問題,治療要有效果,就必須先了解每個孩子的體質,才能對症下藥。

 

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主治醫師顏宏融的研究團隊調查,台灣小於18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最常就診中醫的原因是過敏性鼻炎;而氣喘兒童同時也會看中醫的比例已超過一半(58%),比一般的兒童疾病還要多。


顏宏融曾受過中、西醫兒科完整臨床訓練,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接受三年免疫學研究訓練,兼具中西醫師資格,他認為中西醫各有不同長處,可以並行治療過敏。


2013年起,中醫門診已正式納入兒童氣喘加強照護治療,12歲以下有氣喘的小孩可以利用醫療院所的中醫門診提供的整合性服務,包括:針灸、中藥、敷貼等,改善過敏。

 


西醫救急,中醫適合長期調養


「西醫擅長攻、快速克敵制勝,中醫則擅長補,做好防禦攻勢,」顏宏融分析,急性的過敏問題先用西藥處理,如急性氣喘發作,噴氣管擴張劑可以緩解急症。等到病情穩定,再以中醫的方法,進行長期的治療和調整。


西藥的藥效能被快速吸收,中藥藥效需要較久的時間才能在身體裡發揮作用,顏宏融建議,至少持續看中醫治療三個月,才會有明顯的改善。事實上,過敏現象存在許多差異,中醫特別的是可以依各種差異調整治療。
西醫認為,過敏是人體局部產生慢性發炎反應,在氣管、鼻子、皮膚等部位造成氣喘、過敏性鼻炎和異位性皮膚炎。


中醫的觀點則是,身體的臟腑沒有獲得足夠的滋養,而反應在不同器官的疾病上,例如:肺沒有得到足夠的免疫力保護,就容易出現感冒、咳嗽、鼻子過敏、氣喘等症狀。


和小朋友過敏關係最密切的臟腑為,肝、肺、脾等三個臟器。皮膚過敏的孩子,脾沒有獲得充足的養分滋養,肝也不好,肝溼熱造成皮膚紅紅燙燙的,也有些滲出物。


中醫治療過敏,講求依照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及病症,對症下藥,看診的方式為「望、聞、問、切」,透過觀察神色、精神、外型、舌頭,詢問小病人「怕不怕冷或熱?會不會容易流汗?胃口好不好?」以及把脈等方式,找出病人的體質是虛或實、寒或熱。

 


北部孩子多為寒溼體質,南部多為溼熱


顏宏融所寫的《6歲前,關閉孩子的過敏基因》提到,孩子常見的五種體質為:體質平和、偏虛寒、偏溼、偏虛熱、偏實熱。「如果鼻涕是清清水水的、痰稀稀的,多半是虛寒的表現;若鼻涕或痰是黏黏稠稠、黃黃的,就很可能是偏熱的體質。」


顏宏融比較在林口長庚醫院及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看診的經驗,「北部地區的體質多為寒溼、中部以溼熱居多。」一般來說,有慢性過敏性鼻炎、氣喘的小孩,多半偏虛寒的體質,嚴重一點的還夾雜「溼」的體質;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多數是熱型的體質。


不同節令和氣候也會影響體內臟腑,「秋天要養肺、冬天養腎,」秋冬時應注意保暖、皮膚保溼,一早起來熱蒸氣、薰口鼻,不要晚睡,也能改善過敏。


顏宏融建議,趁青春期之前、身體尚未定型,儘量調整好體質,以免年紀增長後難以恢復,「就像螺絲已經轉得很緊,要轉開來(調整過來)就要花比較多力氣。」

 


三伏貼不是每個人都適用


很多家長會讓孩子貼三伏貼,所謂的三伏貼,是一種冬病夏治的概念,利用一年最炎熱、陽氣最旺時,將陽氣導入體內,將中藥貼在風門、肺俞等穴位上來溫暖經絡。


敷貼的藥物都是比較溫熱的藥物,「對於體質偏寒的氣喘和過敏性鼻炎問題,效果很好,」顏宏融2004年針對基隆地區做追蹤研究,66%氣喘病患貼了之後,有明顯改善,冬天比較不會發作。但如果體質偏熱及異位性皮膚炎,就不適合敷貼,會使溼熱的情況更嚴重。


顏宏融建議,最好2歲以上再做敷貼,以30分鐘到2小時為限,貼太久皮膚會太過刺熱不舒服。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小天下精選閱讀好書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