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家」的力量,培養孩子未來所需特質: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EQ能力包括:自我情緒理解力、自我情緒掌握力、挫折復原力、人際關係處理及理解能力。楊俐容認為這些都是能力、素養,是有機會透過父母、家庭、學校長出來的。而未來教育中的親職態度,是要當個「好園丁」,支持孩子成為最美好的自己。

108課綱已經上路,這不只是教科書改變,更是一場台灣未來教育的革新。未來人才不只要學知識,還要學習如何迎接未來生活的挑戰。

未來人才培育的關鍵素養為何?未來教育的新視野又是什麼?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未來親子學習平台和未來教育發展協會等單位,於教師節當天在彰化共同舉辦「未來教育趨勢論壇」,吸引了超過八百位關心未來教育的教育界人士及父母參加。

面對未來,孩子到底該學會什麼?

 

情緒是學習的基石 社會情緒是未來教育核心素養

「情緒是學習的基石」兒童青少年心理暨親職教育專家楊俐容以「水」形容情緒,「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情緒可以啟動學習,也可能因為挫敗(情緒)而阻礙學習經驗;積極正面的情緒素養,孩子會對學習充滿熱情、動力,負面悲觀則變成阻力。

楊俐容認為,孩子要能學會調適過程中的辛苦,享受過程中的快樂,並體會學成後的喜悅,也就是108課綱中強調的「適性揚才」,就能在學習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蝴蝶」(內在動力)。

「社會情緒素養,將是未來教育的核心。」楊俐容強調,只學會中文、英文、數學、自然,每個領域都考滿分已經不夠,這個世代的孩子最需要學習的是社會情緒、高情商(情緒智商,EQ)。

EQ能力包括:自我情緒理解力、自我情緒掌握力、挫折復原力、人際關係處理及理解能力。楊俐容認為這些都是能力、素養,是有機會透過父母、家庭、學校長出來的。而未來教育中的親職態度,是要當個「好園丁」,支持孩子成為最美好的自己。

↑ 兒童青少年心理暨親職教育專家楊俐容指出,「社會情緒素養,將是未來教育的核心。」

 

楊俐容透露,她最常看見的親子衝突場景是:孩子說「這本書真無聊」,家長常常就會接「怎麼會?這本書很有趣啊」;孩子又說「我討厭唸書啦」,家長說「不會吧?你很喜歡國文的呀」;孩子再說「可是這一本又臭又長……」家長還要說服孩子「認真唸,一下子就唸完了嘛!」這時雙方火氣越來越大,最後孩子生氣了「很煩啦!」家長也生氣「你根本就是懶惰不想念!」

她建議換個方式。比方孩子說「這本書真無聊」,家長可以說「喔,你不喜歡這本書啊?」孩子說「我最討厭xxx了」,家長可以說「看起來你很不喜歡xxx的作品喔?」孩子感覺到被同理,語氣自然和緩「我比較喜歡上星期那本…」家長這時如果用更同理的方式對話「你好像比較喜歡散文,不喜歡小說…」開啟討論窗口,孩子調節自我情緒「是啊,等我把這本看完,我要去看我喜歡的!」家長就可以笑著鼓勵孩子「對啊,想出辦法囉!」

楊俐容說,這就是幫助孩子練習情緒調節機制,將憤怒轉化為激勵,把攻擊轉化為奮起;讓孩子在不同領域的學習遇到挫敗時,能夠轉化心情,進入下一個學習狀態,「長出情緒素養的翅膀,孩子就能展翅翱翔屬於他自己的天空。」

↑ 未來教育發展協會副理事長、tutorJr總經理黃嘉琦強調每個孩子都要有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

 

將學習主動權還給孩子 讓天賦自由

「未來教育,孩子應該要能選擇自己飛翔的方式。」未來教育發展協會副理事長、tutorJr總經理黃嘉琦曾任中學教師,致力實現適性教學,強調每個孩子都要有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她說,面對未來挑戰,孩子要滿足和成就的不再是大人的期待,而是要成為他自己,「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孩子,才可以實現讓他成為一個真正的未來人才。」

黃嘉琦認為,語言是生活的練習,素養是生活的應用。父母的角色是陪伴、傾聽、發現每個孩子的學習專長,而科技讓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

科技賦能教育的新學習型態包括:「數字畫像」讓老師能從不同課程中認識孩子潛能;「知識圖譜」將教材碎片化為知識點給出難易度適合的課程;「智能學伴」根據學生的數字圖像給予課中提醒及課後加強;「AI助手」使教學者藉由AI幫助能更深入瞭解學生。家庭和學校教育兩相配合,給孩子學新知的能力、終身學習的態度,未來教育要打開他們的心胸,翻轉他們的學習態度。

面對未來,教育的方式也要改變。

↑ 桃園市立大園國際高中校長朱元隆表示,未來新世代要「播種」而非「插秧」。

 

未來父母和老師 要播種而非插秧

桃園市立大園國際高中校長朱元隆說,新世代要「播種」而非「插秧」。「插秧」是把在育苗場長大的秧苗(知識、講義)種到學生的大腦(稻田)裡,很快長大、收割、豐收(考了好成績)之後就結束了,稻田什麼都不剩。「播種」則是在腦子裡做播種、發芽、生根的工作,要深化到大腦中,體會生根的感覺,才知道知識產出的過程,成為孩子「帶著走的能力」。

↑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彭冠宇以豐富產業經驗分享未來跨界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

 

跨域人才 最容易受產業界青睞

「帶著走的能力」還有跨領域能力。以產業視角分析未來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時,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彭冠宇說,未來產業界需要的人才絕非單一,「具備跨域能力的人才培養才是首要。」再加上思考邏輯辯證能力、有觀察分析與歸納的洞察力、以及溝通能力,就可以成為無法取代的未來人才。

 

未來人才 要能自己做釣竿 找最好的地方釣魚

彰化縣長王惠美親自到場參加論壇。她說,以「給孩子吃魚,不如給他釣竿」的傳統思維面對未來世界,已經不夠。未來教育要教孩子如何製作釣竿,還要能自己找到最好的地方釣魚,「這也是108課綱對教育最大的突破,強調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願景,希望能夠成就每一個孩子。」

↑ 彰化縣縣長王惠美(左三)與教育處處長陳逸玲(右一)特別出席活動並致贈彰化縣伴手禮給演講嘉賓。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