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育為孩子儲備未來競爭力:雙語學校與營隊創造多元英語學習環境,為孩子奠定國際移動力

呼應打造高雄成為「雙語城市」的新市府重要施政目標,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全力發展雙語教育,並以「四箭齊發、五力全開」為主軸,從K-12學校教育規劃有系統、適性、多元、有效的雙語教育,期盼能兼顧學子能力與未來需求,提升整體語言學習風氣,讓學生自然將英語作為溝通與學習的工具,更具國際競爭力。

成為與世界競逐的人才,語言是最基本的門票。高雄市推動雙語教育,秉持「四箭齊發、五力全開」的主軸,採取因材施教兼顧學子能力與未來需求,並讓學生自然將英語作為溝通與學習的工具,培養具備迎向未來世界的人才。所謂「四箭齊發」:一、加強與國外高中、大學連結;二、學校開設托福、多益多元選修課程,或開選修課拿國外獎學金;三、學校聘請外師;四、小校員額小無力聘僱英語教師,採共師巡迴教學。透過雙語教育推動提升高雄市學生「五力全開」,分別是「英語力」、「學習力」、「溝通力」、「競爭力」、「全球力」等五種能力。

 

打造雙語學校,體育課也能自然英語對話

高雄教育局長吳榕峯表示,全面啟動雙語教育的升級,從雙語教學建置、外籍師資增聘、雙語營隊與AI智慧教室的建立,都在持續進行中。其中,原有雙語計畫的優化升級,包括傅爾布萊特(Fulbright)學術交流基金會「國小英語協同教學計畫」、 愛荷華州立大學及邁阿密大學「海外實習教師短期實習方案」,以及「全球村-英語世界」英語村遊學體驗等,持續加強深度合作。2019年啟動的新措施,更擴大至學校、師資、學習情境等多元配套,為雙語教育的深耕注入活水。

首先,高雄教育局鼓勵高雄市國中小,依學校發展特色及教學需求,提出英語融入各領域課程的「雙語實驗課程」計畫,並分為「雙語實驗課程學校」與「雙語重點學校」兩類。其中,「雙語實驗課程學校」除了原4所試辦雙語課程的學校之外,108學年度新增20所,共計24所。有趣的是,這些學校並不是開英語課,而是在特定年級安排外籍教師在非英語課程,比方:藝術、健體、生活、彈性學習課程等領域,進行英語授課。

「Raise your arm、Bend your knees…… (舉起你的手臂、屈膝)」想像英語老師在指導暖身操的體育課現場,融入生活情境的聽說語文,而非訴諸文字考試,才能讓學生學得自然、樂在其中。如此,透過英語融入學科領域教學、營造學生跨領域英語學習情境,建立學科學習新模式。甚至位於客家聚落的美濃、吉東、福安國小等9校聯盟、共聘3名外籍教師進行英語巡迴教學;串聯客語、華語、英語的三語實驗課程學校,兼具在地與國際,教育廣度與深度兼具,跨域學習的立意更美好。

 

增聘外師,與中師合作、跨域整合教學

「雙語實驗課程學校」營造每位學生皆受益的學習環境,讓偏遠地區乃至於非山非市學校的孩子,都能享有機會與外師學習,透過自然語言使用方式,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而「雙語重點學校」計畫則有計8組16校參與,並搭配12所偏鄉學校,是為鼓勵有意願邁向雙語實驗課程計畫的學校,逐步推行使用英語教授跨領域學科。「外語老師與本國老師可以協同教學,而每組城市學校也需須搭配1-2所偏遠地區學校辦理雙語營隊,成就『城鄉攜手推動雙語模組』課程,彼此共學、共享也共榮。」

再來,英語教學的擴大,增聘外籍教師絕對必要。高雄教育局108學年度積極爭取約2,000萬經費聘請外師,擴大聘僱26名外籍教師,加上原有的7名外師,更增教學能量。面對更多的外籍教學人力需求,教育局與學術交流基金會合作,專案聘請14名美籍傅爾布萊特獎學金得獎人擔任英語協同教學助理,並與愛荷華州立大學、邁阿密大學引進實習教師,為英語教學增新血。

融入生活的學習情境,更是學習語言的最大關鍵。吳局長表示,提供高雄市學生有成效的雙語教學環境,發展出創新且具活動性、生活性及真實性的教學及學習情境是教育局的目標,期待能有效發揮學習情境的效益,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想像、思考、探索,進而去解決問題。

 

英語村、雙語營隊,融入生活的語言學習

像是全市6所國小內的整合式英語村,不僅開放其他國小英語校外遊學、推動遠距視訊教學、還有鄰校授課服務、舉辦寒暑假營隊,學習資源擴及更多學生。辦理多元主題的大型雙語營隊,以優惠費用鼓勵學生參加,並針對弱勢家庭學童有補助免費參加的名額,或是提供偏遠地區學童住宿。同時,持續與TutorABC、扶輪社3510地區合作辦理「偏鄉數位關懷服務計畫」等民間合作,為英語學習更添力量。

吳局長分享,「2019高雄瘋藝夏兒童藝術節」,許多孩子結合藝術創作,自信的向民眾用英語介紹自己的繪畫創作,甚至行銷高雄在地特色美食文化,非常難得。「讓語文自然融入生活,練習自信表達就是最好的學習和收獲。」未來,教育局將與台灣微軟共推AI雙語教學、與資策會合作開發AR/VR英語村優化營運方案,為雙語教育不斷升級、持續創新。

文:葉亞薇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