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本刻劃閱讀障礙的青少年小說:另類的學習成長

杭特和施密特兩位作者各自創造了截然不同的故事,坦率呈現孩子面臨的各種生活艱辛,沒有包裹著糖衣,卻以找到了不同方式、通過生活的挑戰和調適,向讀者展示努力過後的甜蜜和希望。

關於身心障礙方面的青少年小說書寫,向來不缺。以美國的紐伯瑞獎為例,就有《夏日天鵝》、《手足情深》和《瘋婆子》等;涉及自閉症和過動症的,有《喬伊失控了》、《卡彭老大幫我洗襯衫》和《大偉的規則》等。美國凱迪克金牌獎得主布萊恩‧賽茲尼克的《奇光下的祕密》一書,則凸顯了失聰問題。這種作品主題的多樣化,使得青少年小說更接近現實生活,更值得一讀。

至於許多人忽略的閱讀障礙問題,也由於《爬樹的魚》《那又怎樣的一年》的問世,讓人對有這方面困擾的孩子有更多的認識,進而可能提供較令人滿意的協助。透過這兩本已出版一段時間的書,讀者在許多專家學者的專業論述外,仍然可以對照閱讀的方式,找到另外的詮釋空間。

 

先天、後天的閱讀障礙

就作品實際內容的描繪來說,《爬樹的魚》主角艾莉確實有閱讀障礙,但從未被診斷過,並在需要閱讀或寫作的作業中,表現出典型的迴避技巧,欺騙了她周遭的成年人,成功的隱藏了她的缺陷。

新來的鄧老師發現艾莉處理學習作業時有閱讀障礙,便巧妙的伸出援手,激發她的潛力,讓她學會閱讀、相信自己的能力。後來甚至出面協助有同樣困擾的艾莉哥哥查斯。讀者看到艾莉對自己的能力有了信心,從認為她不可能閱讀和寫作來看她能做什麼。看到她與同學的關心、相處起了變化,看到一位優秀的老師可以為孩子做出的改變。

相對的,《那又怎樣的一年》裡的道格,閱讀障礙是後天造成的。他的家庭不健全,父親是個不管家庭的流氓,在家中作威作福,隨時隨地出手毆打家人,埋怨自己不得意,從未思考自己的無能是如何造成的。母親無能為力,勉強撐起全家。大兒子在異地參戰,二兒子似乎也走上父親的老路,不務正業,又經常欺負道格。

和家人遷移到新家時,道格正處於風口浪尖的轉捩點:他會步上父親的後塵、還是哥哥的道路嗎?幸好道格本性善良、工作勤奮,樂於助人的舉止贏得當地人的喜愛,並因此改變了自己的一生。學習新事物時,他不斷的多次問自己:「為什麼從來沒有人教過我這些?」他後來的學習速度加快,閱讀障礙也就消失了。

 

求學路上的貴人

不論艾莉或道格,都在崎嶇的學習過程中遇到生命的貴人。在《爬樹的魚》一書中,鄧老師是個奇特、善良、有趣、善於理解的人。他了解有些人的學習方式與其他人不同,採用非常規教學方法,改變了曾經認為艾莉不夠努力的老師的想法。他運用從特殊教育課程學習到的閱讀和閱讀障礙知識,耐心的與艾莉一起實驗、討論。

鄧老師試著告訴我們: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學習(閱讀∕思考∕表現)。我們需要探討並適應所有學習模式,以實現成功。他是奉獻精神和耐心的縮影,不評判任何人,教導學生重要的人生課程,是完美的老師。

道格在功能嚴重失調的家庭中掙扎求生,嘗試著適應沒有任何朋友的新環境。他堅持不懈,努力把生活方式從消極轉變為積極。他在陌生的地方遇見一些好心的平常陌生人,他們期待著他最好的一面,盡力協助他。他也沒讓關心、愛護他的人失望。

仔細閱讀後,我們會發現,道格與其他學生之間存在許多相似之處。由於種種原因,他們深陷於正規教育的裂縫之中。幸好年邁的圖書館助理包爾發現道格的才能,他把約翰.詹姆士.奧杜邦的美麗藝術品,做為喚醒道格思想的最佳工具,跟其他鎮民一起將他導向正途。不論是協助艾莉的鄧老師,或是包爾和學校其他扶道格一把的好老師,都是令人敬佩的師長。

 

用專業知識說服讀者

這兩本觸及閱讀障礙問題的好作品,同時凸顯了作者專業知識的不可或缺。兩位作者對作品想要強調的專業知識,必定花費不少時間鑽研。《爬樹的魚》作者琳達.茉樂莉.杭特筆下的鄧老師專攻特殊教育,作者形塑角色必須有所根據,不能天馬行空,專業知識也需要足以說服讀者。這些方面本書都不欠缺,但書的格局較小,頗有小品文的味道。

至於《那又怎樣的一年》作者施密特,在《星期三戰爭》中借貝克太太展示他對莎士比亞劇本的熱愛,並不令人訝異,因為他自己就是英國文學教授。但他在《那又怎樣的一年》這本書中善用奧杜邦作品的熟練度,卻讓人歎為觀止。讓人不禁要想,他究竟花費了多少時間研究奧杜邦的作品?這也充分展現他對寫作的敬業精神。《那又怎樣的一年》內容十分豐富,不限於奧杜邦的藝術,還含括了棒球、週六的雜貨店送貨、百老匯戲劇、越戰、蘭花、初戀和登月。範疇之廣令人咋舌(當然還包括他對美國職棒的熟悉度)。

杭特和施密特兩位作者各自創造了截然不同的故事,坦率呈現孩子面臨的各種生活艱辛,沒有包裹著糖衣,卻以找到了不同方式、通過生活的挑戰和調適,向讀者展示努力過後的甜蜜和希望。

   

看更多>>> http://bit.ly/2NFdrpG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47期未來Famiy雜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