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好奇的孩子,聰明又富有創造力,總是不停地問「為什麼」

小孩總是好奇,愛問「為什麼」?正因為他們有無比的好奇心,才能對世界的一切有探索的動力。如何善待孩子的好奇心進而延續?不妨在生活中與孩子不斷演練,一起發現生活中的新奇、一起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世界在孩子眼中,就永遠會是新鮮有趣的。

第一種能力:好奇

就像咖啡中的咖啡因、吉他上的和弦,或是水中的溼氣,真正的好奇心並非他物,而是事物本身。

——泰瑞‧赫克(Terry Heick),〈五個引起學生好奇的學習策略〉(5 Learning Strategies That Make Students Curious

好奇是一種求知的能力,它觸發了你這輩子所有的學習經驗,不論你想從誰身上學習,都是由好奇心引發你的學習欲望。當好奇心像洪水一樣湧入,傾覆所有其他活動時,可說相當驚人。當我的好奇心蠢蠢欲動時:

  • 我上網搜尋。
  • 我瀏覽IG。
  • 我思考時,對身邊的人視而不見。
  • 我測試那樣物品,看看它如何運作。
  • 我在圖書館掃視書架。
  • 我問問題。
  • 我猜答案。
  • 我驗證信仰。
  • 我讓另一個人參與,可能是朋友、專家、我的母親。
  • 我一邊沉思,一邊攪拌茶裡的牛奶。
  • 我觀看人們在YouTube影片中做那件事、享受那件事,或說明那件事。
  • 我對自己缺乏天賦、技能或洞察力感到沮喪。
  • 所有選項帶給我刺激!
  • 我去跑步,以便繼續思考。
  • 我發覺世界上每個人都在談論我在意的主題。

是的,當好奇心抓住我的衣領,拖著我一路前行,我的大腦就開始忙個不停。我不太可能為新興趣安排時程,比如說「星期一下午兩點開始學習某某事」。好奇心總是不請自來,讓其他有意義的活動相形遜色。

 

好奇的孩子也一樣,他們會:

  • 放下一切,去接觸新事物。
  • 火力加倍,從事一項活動到廢寢忘食的程度。
  • 不停地問「為什麼」。
  • 翻閱書籍,瀏覽網頁。
  • 研擬各種理論和說明。
  • 為了新目的而濫用物品。
  • 觸摸、攀爬、探測、操縱、逼迫、品嚐。
  • 投擲、哐啷作響、砰的一聲、掉落、破碎。
  • 打破遊戲規則。
  • 問朋友。
  • 宣布當我長大時,我想成為     。
  • 不停煩你。
  • 求你試試看或玩玩看或過來看看。
  • 想知道如果……會發生什麼事。
  • 對他們的玩伴視而不見。
  • 拿走不屬於他們的東西。
  • 設定題目來測試理論。

在我們的想像中,好奇心就像一個數學問題,只要接著研究就好。但是,如果「這種數學般的好奇心」表現出來的形式,變成這樣的問題呢——例如,比較各種瀕危的大型貓科動物速度;或是如何構建桌上遊戲;或如何用碎布縫製拼布被;或計算我的角色在線上遊戲中留下幾條「命」(按百分比計算)?

 

保持好奇心,直到證明並非如此

讓我們先來聊聊我所說的「驚人的好奇心假設」。在父母監督的法庭上,遵循這條規則:保持好奇心,直到證明並非如此。這麼做的原因是,當你看待孩子行為的觀點,從「需要糾正和改變方向」轉變成認為「孩子擁有無止盡的好奇心」時,你可能會發現,孩子原本不願意改變的問題行為,突然自動改過來了。

如果你的兒子正和兄弟吵著誰能先打電動,當你關注的重點是,如何讓兩個孩子都能玩到這個引發好奇心的遊戲,而非命令孩子輪流玩、注意禮貌,那麼他們的對話聽起來就會截然不同。問題不在於兄弟情誼,而是如何獲得求知的好奇心——好奇心正是主宰孩子想像力的關鍵。

 

當輪流無法解決問題時

身為成年人,你什麼時候跟另一半(如果有的話)分享你的「玩具」?有些家庭裡,兩個成年人通常都有自己的車、手機、筆記型電腦,甚至電視。我們不共享這些物品,是有原因的,因為這些物品可以讓我們的個人興趣(好奇心)獲得滿足。如果我們得共享以上物品中的任何一樣,就需要成熟的理性來解決衝突。

舉例來說,如果你家裡只有一台電視,會怎麼樣?萬一一個人要看的超級盃與另一個人要看的《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當季結局同時播出,那麼輪流並無法解決問題。此時的目標是,幫助兩個成年人觀看自己想看的節目。其中一種解決方案是購買數位錄影機,另一種方法是把美式足球迷送到運動酒吧,或是讓《唐頓莊園》的劇迷到朋友家觀賞。輪流無法讓人感覺變好:「你上次看過你想看的節目,所以現在我可以看我想看的節目。」

成年人會在互動時解決問題,但與孩子互動時,他們卻會大談性格的發展。如果一開始我們就相信每個人都受到健康的好奇心所驅使——對知識、遊戲、探索的渴望——我們就不會老是責備孩子的品行很差,而會轉為滿足他們的需求。光是這個轉變就是無價的。一旦你滿足好奇心的渴望,心就會變得非常寬容。

 

當孩子顯露出好奇心的蛛絲馬跡時,要認真對待。

盡可能滿足這些需求,就像滿足他們身體的飢餓一樣。有些父母擔心這樣的處理方式會寵壞孩子。被寵壞的孩子只要一抱怨,父母為了安撫他們,就讓他們隨心所欲,這樣他們才不會去煩父母。但是,重視孩子好奇心的父母會在學習旅程中加入孩子的行列。

 

當孩子無比好奇時,你可能會非常惱火

注意孩子的想法何時會惹惱你。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正在將令人暴怒的想像付諸實行嗎?他的想法太複雜、混亂,或是昂貴?這些問題的範圍是否大到你無法輕鬆解釋?孩子想像的活動很危險,或是不可能實行?那麼你如何回應?

此時,請你放下批判。

比方說,如果你的孩子問:「我可以喝汽油嗎?」你當然很容易就進入父母保護模式:「不,絕對不行!」

相反地,好好想一想:這個問題的背後是否藏著什麼?

你不妨保持關切,先假設孩子正在展現驚人的好奇心。

然後認真回答問題(即使那件「事情」不切實際或危險):「汽油!如果你喝了汽油,對你會有什麼幫助?」

孩子可能會回答:「我可以像汽車一樣跑得很快。」

速度!這就是問題——躲藏在狂喝汽油背後的潛在好奇心。你可以規劃一些以速度為主題的活動,例如和孩子談談速度;找出什麼東西可以為人體提供燃料,吃那些食物;用碼錶記錄孩子跑二十五公尺的速度,將該速度與用溜冰鞋滑行相同距離的速度加以比較,然後再與騎自行車行駛相同距離的速度比較。

如果我們說:「傻瓜,汽油很危險。不要讓我看到你喝汽油,好嗎?你會因此死掉。」好奇心之門就會瞬間關閉。

從探究詢問開始,別急著預防。(當然,接著就請採取預防措施!)

 

琢磨問題

我們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好奇心。「我餓了,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吃?」我們流連於廚房。有些食物需要準備,有些可以直接從盒子裡拿出來吃,有些很辣,有些味道溫和,有些多汁,有些是乾的。

我們琢磨了這個問題:我想吃什麼?這個問題需要探索,想像什麼食物味道好或什麼食物能止飢。在決定答案之前,需要做些處置,例如搖動盒子、打開盒子、嗅聞、閱讀成分、想像味道;也需要品嚐,在這裡或那裡咬一口。不過,這樣有用嗎?

在決定吃什麼之前,我們允許自己做以上所有事,然後,有時候,我們還是選錯了食物!我可能做了三明治之後,才意識到我其實想要吃蘋果。我把冰淇淋放入碗中,卻希望碗裡的是牛排。這些篩選和測試的經驗,也適用於學校科目和個人興趣。

我們餓了,但不知道要吃什麼,於是列出一張清單來滿足模糊的飢餓感——如果我們以同樣的方式算數學,會發生什麼事?父母可以建議孩子:「翻閱這本數學書,找出你覺得有趣的圖片。」如果孩子不偏不倚在書的正中央選中一個運算過程,那會不會很糟糕?那個引起她好奇心的數學概念可能是關鍵,促使她願意繼續學習其他書頁上的數學概念。

如果我們認為教育就像是在尋找滿足飢餓感的正確飲食或零食,孩子的好奇心會更自由奔放,願意告訴你他滿足的原因,而不只是「翻閱」教材。如果你禁止那些令人暴怒和一再反覆的問題(如果你對他們永不滿足的好奇心表現出輕蔑),導致好奇心成為不再流動的死水,你就關閉了學習的開關。如此一來,你就無法和孩子一起學習,反而必須加倍努力地將教育加諸在孩子身上。

 

引發好奇心的媒介

你不能迫使好奇心發生,但你可以為孩子提供引發好奇心的媒介。把自己當成「教育的約會服務公司」。首先,你要避免太過死板地介紹學習主題,這樣就像約會網站上模糊的個人資料和照片一樣,根本不吸引人。還有,介紹化學和拉丁語字根時,你得搭配良好的照明和討人喜歡的配件,這樣孩子才會因為感興趣而「向右滑」!別忘了,試管和紙牌遊戲比作業簿更有趣。孩子可能不會立刻愛上一個科目,但當你端上漂浮冰淇淋麥根沙士時,他們至少會願意好好聽一聽這個科目的內容。

請記住:想要通徹了解學校科目,有很多方法。你的主要任務是提供介紹服務,讓動心的約會出現。

摘自  茱莉・博加特給孩子火種,他們就會燃燒全宇宙/時報文化出版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孩子的好奇心是最佳的學習動機,家長懂得運用遊戲的方法就能刺激孩子的學習潛能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無須拿孩子跟別人比較,更不要催促他長成我們所期待的樣子

Photo:pexels,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怡蓓、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