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新課綱2】光讀一堆書不一定學到素養,請陪孩子提問與對話,高層次的素養能力,從小培養

提到新課綱,閱讀素養是常被提及的關鍵字。國教院副研究員李文富表示,新課綱以素養為導向,提供終身學習的工具和方法,讓孩子學會「學習」這件事。閱讀素養正是很重要的學習工具之一,透過閱讀文本,可以與世界連結,學會如何自主學習。

值新課綱推動前夕,對新課綱報導最完整的《未來Family》,特別整理出家長可做的六個銜接準備,幫助孩子順利接軌新課綱。第二篇要來談如何陪伴孩子閱讀。

新課綱精神:新課綱以素養為主軸,所謂的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能夠靈活運用所學。未來多變且不可知,因此,孩子需要建立閱讀理解、媒體識讀、多元文化及國際理解等能力。

提到新課綱,閱讀素養是常被提及的關鍵字。國教院副研究員李文富表示,新課綱以素養為導向,提供終身學習的工具和方法,讓孩子學會「學習」這件事。閱讀素養正是很重要的學習工具之一,透過閱讀文本,可以與世界連結,學會如何自主學習。

國教院助理研究員蔡曉楓指出,閱讀素養的養成,必須從小學開始,無法一蹴可幾。小學中年級以前是「學以讀(Learn to Read)」,學習識字、讀生活中的文本,學的是國語文本身。高年級以後則是「讀以學(Read to Learn)」,語文是工具,可以透過閱讀學習其他知識。

 

親子共讀,問孩子問題

過去,父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就是讓孩子多看書,但未來世代所需要的閱讀素養,不光是讀文本而已,而是能夠理解文意、融會貫通,在此之上,逐漸發展出更高層次的能力,像是統整歸納、分析判斷、反思、有自己的看法等。

閱讀素養的培養,廣泛的閱讀是第一步,爸媽除了陪孩子一起共讀,也和他對話,針對閱讀的書籍討論、交換意見。

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利用「提問」方式,引導孩子讀懂內容。例如:問人、事、時、地、物,以及為什麼等,不僅可以加深印象,而且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內容。

 

鼓勵孩子練習表達看法

長期研究閱讀教育的蔡曉楓說:「爸媽如果明白,閱讀的目的並非記住零碎的事實知識,而是發展出高層次的批判思考力,在陪孩子閱讀時,就會問些不一樣的問題。」像是「你覺得這個故事好看嗎?為什麼?有沒有看過類似的情節?和其他故事有什麼關係?」幫助孩子進一步去比對和分析,看到文本與文本、文本與生活經驗的連結,也給他表達意見的機會。

除此之外,建議爸媽在家常和孩子溝通對話,像是和孩子分享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所見所聞,也問問孩子有沒有什麼好玩的事,鼓勵孩子多多表達他的看法和感受。爸媽如果老是斥責孩子的想法不成熟,孩子常常只能聽、不能說,就失去練習思考和表達的機會了,十分可惜。

 

大考要考高層次的閱讀素養

近幾年,大型考試如會考、學測、指考及統測等,都已漸朝素養導向的命題發展,包括:題目敘述變長、跨科整合、引用生活情境等。專家建議平常就養成閱讀的習慣,並多閱讀各種不同類型、題材的文章,例如文學小說、科普性文章。

111學年學測將考非選擇題,考學生邏輯思辨、歸納分析和表達的能力,這些都是高層次的素養能力,需從平時鍛鍊起。

 

迎戰新課綱系列報導>>:

 
 
 

羅梅英

資深媒體業工作者,現為未來Family雜誌副總監

 

Photo:5311692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