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講師:從小就要學習時間管理,許多大學生一下課就不知道如何安頓自己,也不懂如何安排時間

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應該要從小就慢慢培養,而非等到上了大學或成年之後才開始學習。因為唯有讓孩子練習當時間的主人,在放手的時刻,父母才能安心看孩子高飛。

陪孩子練習當時間的主人

在大學任教這幾年,所接觸的多是大一新鮮人,我發現他們普遍都缺乏「時間管理」的概念,常常一下課就不知道如何安頓自己,也不懂如何安排時間來累積、統整自己的學習,總是一窩蜂的跟著周圍的人「跑攤」,把自己的生活弄得筋疲力竭。等到大考或繳交報告的期限將至時,才發現大禍臨頭,猛力地拉警報,把九週的課程進度用一週「吃」完,常常都是囫圇吞棗、消化不良,以致都得經歷慘痛的教訓,才驚覺時間管理的重要性,並重新開始學習。

但由於慣性已經養成,要改變往往相當費力、耗能,因此實在有必要讓孩子及早學習管理自己的時間,養成自主規劃、行動的能力。

在下課接送孩子的路途中,看著路上一家接一家的補習班、安親班、才藝班時,我似乎漸漸明白為何台灣的學生們,對於時間管理如此生疏。


 

大人不出手就原地不動不知所措

由於父母忙於工作,無法細緻地關顧孩子生活與學習的許多細節,為了填補課後乃至假日的時間,或完成作業、複習功課,或安頓吃食、等待接送,或娛樂休閒、培養技藝,這些外部機構取代了家庭,擔負起陪伴的重任,而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也間接把時間的管理權交給他人,成為被動的跟隨者,若無人在旁叮嚀、跟催,便很容易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

兒子今年剛從小學畢業,暑假提早來臨,還放不到三天假,就整天嚷著「好無聊」。我和孩子的媽都得上班,沒辦法整天陪他,看他百無聊賴的樣子,我們心想:「不是有英文和數學功課要做嗎?」、「不是有南胡要練習嗎?」、「不是可以自己去運動、打球嗎?」,怎麼兩手一攤,一副無事可做的模樣?這才驚覺,我們由於平日忙於工作,孩子的時間管理權多由他人代為掌控,長期下來,他已經逐漸養成凡事需要人提醒,大人不出手就原地不動的習性,這個情勢若持續發展下去,孩子何時才會長大呢?!


和孩子一起規劃

於是,我們跟他一起打開行事曆,把待辦事項一件件列出來,並請他把各事項該完成的時間點排進去。另外,如果他有特別想做的事,也請他排進自己的生活行程中。花了一點時間,把該做或想做的事都安置在行事曆之後,我問他有什麼感覺,他說:「比較安心了,而且發現原來我有這麼多事要做。」

是啊!把時間的掌控權拿回來之後,就是要練習為自己負責的開始,先前嚷著「好無聊」,只是不願負責而蒙蔽自己所發射出的「煙霧彈」。現在看見自己的生活「軌道」依照規劃被鋪展開來之後,我很好奇他會有什麼改變。

當天晚上就寢前,兒子特別叮嚀我:「明天早上開始,我每天都要去公園跑步、打籃球,你要記得叫我起床喔!」我對他的主動感到有點驚訝,回說:「沒問題。」

隔天,果然看他一早就整裝,準備好要出門了,而且還興沖沖的說,打完球後要到街角那家新開的早餐店嘗鮮。看著他出門的身影,突然覺得他不再是那個什麼事都要爸爸媽媽陪著的小男孩了,在意識到自己可以是時間的主人之後,自然就會按下開啟行動力的按鈕,也會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更趨近於獨立與負責。

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應該要從小就慢慢培養,而非等到上了大學或成年之後才開始學習。因為唯有讓孩子練習當時間的主人,在放手的時刻,父母才能安心看孩子高飛。


作者簡介│吳孟昌

六年級生,現為大學教師。在學習親子對話、與人溝通的過程中,深覺安頓自我的內在,比鑽研外在的形式、技巧更為重要。深信唯有關顧好自己的心,才能與他人及世界產生美好的連結。

歡迎來到吳孟昌的心靈小舖,探尋自我覺察、連結他人/家人、安頓生命的錦囊。
 

Photo By:pixabay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