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是一段相互陪伴與理解的旅程,當孩子不符合你的期待,先別急著失望

「接納」是親子之間的一座橋,起於關心對方,並想產生深刻的連結。唯有先連結,彼此的期待才有持續對話的機會,親子關係才會成為一段相互陪伴與理解的旅程。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在表達關愛時卻有很多選擇。我們可以很真誠地問問自己:是真心想聆聽、理解孩子,並讓他也知道我們的想法,還是無奈接受他的不符期待,並失望、負氣地永遠轉身呢?

接納不等於放任或放棄

「接納」是在許多親職教育講座或親子教養書籍中,常常出現的關鍵詞。當接收到這個詞的時候,我們往往很難馬上跟正向且具有解決問題效用的方法連結,因為它似乎傳達了一個訊息:「就這樣吧!看開一點,不然能怎麼辦呢?」,有種被迫只能接受的無奈。

然而,在「真心想要有所改變」的前提下,「接納」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起手式,因為它顯示了一個常在我們慣性思考外的想法:「事情的發展的確有不在預期之中的可能性,現在我可以接受眼前的狀況與我的想像不同,是應該停下來好好想想其他解決辦法的時候了」。

 看出上述這兩種觀點有何不同嗎?前者把接納等同於放任或放棄,不但無法解決親子之間可能的問題,所謂的「接納」也只是粉飾太平、自欺欺人。後者則是在發現孩子沒有完全按照自己心中的「理想劇本」(期待)演出時,願意先暫時喊「卡」,關心孩子「脫稿演出」的原因,或「無法入戲」的狀況,適時調整彼此互動的模式,甚至根據孩子的現況,修改「理想劇本」的某些內容,以幫助孩子在人生舞臺上,有更好的演出與展現。

換句話說,能做到真正的接納,關懷和陪伴才能同步並實質地開展,孩子的成長過程與父母的期待,才能保持對話關係與開放的創造性。若片面就結果而論,將接納解讀為「接受孩子無法達到並滿足我們的期待」,那麼,孩子在父母失望甚至憤怒的情緒之下,其實很難發展出高的自我價值。長期下來,因為在家中難以被認可,就激發了想躲、想逃的衝動,親子之間漸行漸遠,就與接納背道而馳了。

有回偶然和一位志工媽媽聊天,她提到家中那個令人憂心的小兒子:「他工作、生活都獨立了,沒什麼讓我們煩惱的,就是太熱衷社會運動,非常脫序。我和他爸爸常常搞不懂,他為什麼就不能像他兩個哥哥一樣安分守己,老是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亂。」

我問:「成長過程中,你們對待他的方式有比較不同嗎?」她說:「沒有啊!他是老么,在管教上我們反而對他還比較寬鬆。」我繼續好奇:「所以,你想改變他,還是關心他呢?」她愣了一下,似乎感知到要改變成年的孩子,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故轉而問我:「他最近要我有空就看一下《我們與惡的距離》,為了瞭解他在想什麼,我是不是應該去看看?」我說:「如果你想更靠近他,的確可以看看,或許你會對他為什麼要常常上街頭有更多的理解。」
 

「接納」是親子之間的一座橋

子女的成長不符合父母的期待,是非常可能發生的事,但父母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仍然堅持以自己的期待為「模板」,來看待孩子的所作所為,衝突、對立、疏離是必然的結果。我回想和這位志工媽媽聊天的過程,她就不斷用「脫序」來評價她的小兒子,埋怨、指責他都不親近家人,只有在大家都為他擔心不已的時候,才會在家庭的群組中很低調地說「對不起」。

試想,在不被父母接納的情況下,有幾人還能主動與家人親近呢?親近恐怕只會因為對方的不願理解而不斷被負面評價,又有幾人能一次次面對這樣難堪的場景呢?那句「對不起」背後的潛台詞,恐怕還包含著無法滿足父母期待的自責與內疚,一個內心負傷的孩子,要他如何投奔家庭的懷抱呢?

「接納」是親子之間的一座橋,起於關心對方,並想產生深刻的連結。唯有先連結,彼此的期待才有持續對話的機會,親子關係才會成為一段相互陪伴與理解的旅程。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在表達關愛時卻有很多選擇。我們可以很真誠地問問自己:是真心想聆聽、理解孩子,並讓他也知道我們的想法,還是無奈接受他的不符期待,並失望、負氣地永遠轉身呢?
 


作者簡介│吳孟昌

六年級生,現為大學教師。在學習親子對話、與人溝通的過程中,深覺安頓自我的內在,比鑽研外在的形式、技巧更為重要。深信唯有關顧好自己的心,才能與他人及世界產生美好的連結。

歡迎來到吳孟昌的心靈小舖,探尋自我覺察、連結他人/家人、安頓生命的錦囊。
 

Photo By:pixabay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填問卷
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