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孩子該主動整理書包和請父母簽名」這位老師放下聯絡簿,用3招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面對作業缺交、習作沒簽、忘了帶物品等各種狀況,孩子們最常用的理由就是「媽媽忘了幫我……」,聽到這種回答,蔡孟耘都會立刻嚴肅地制止,「不對,是你沒有整理書包」、「不對,是你沒有告訴爸媽要簽名」,責任應該在於孩子自己。

自律小壁虎老師蔡孟耘這樣教
用自我管理帶領班級順暢運作

「我的班級經營追求的就是三件事:順暢、很順暢、更順暢!」宜蘭縣竹林國小小壁虎老師蔡孟耘總是會打趣地說:「這樣我就離『躺著教』越來越近了!」

蔡孟耘把目標放在讓孩子自動自發,讓班級能自行運作,不是老師吃力的拖著整個班級前進。


 

現任三、四年級導師的蔡孟耘,花費相當多心力,建立孩子們自我管理能力,方法是從嚴格到自律、從盯場到獨立。

現在這班四年級的孩子,在蔡孟耘帶領一年後,規則、習慣大致都成形,很多事情只要引導,都能往目標前進。

「孩子必須從錯誤中汲取經驗,才能走向自律,」蔡孟耘指出,「但這不意味著家長或老師就是完全放任不管,而是要有方法引導孩子,逐步協助孩子走向自律。」尤其如果是從小事事被管習慣的孩子,要孩子摸索出自律,更是不可能。

 

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蔡孟耘希望孩子能察覺自己行為,自我調整,而不是非得要讓大人一直管束。

由於孩子們常常很被動,要老師半推半就,推得很辛苦,因此蔡孟耘希望第一個目標,每天要孩子讓自己積極努力的一面出現。

於是,開始「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計畫,邀集全班每人製作自己的姓名套貼在牆上,並給孩子小彩色紙條,讓孩子每天寫下各種「積極努力」的行為,放進姓名套裡給自己,例如「我把國習訂正好」、「加把勁畫完一張畫」,不斷累積。

蔡孟耘每天都會提醒一下:「你今天積極努力了嗎?」或告訴孩子,「這件事我沒有看見你的積極努力,請你用積極努力的態度重作。」通常這樣一講,孩子就能把事情做好,不必像從前一樣長篇大論碎碎念了。

就這樣執行了三星期,孩子們都能感受到,積極努力並沒有這麼困難,其實自己能做得到。

最近,蔡孟耘又發現孩子們很喜歡吵架,再度開始「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行動,這次是以「關心他人」為目標,每天觀察別人做了什麼「我可以學習的事」記錄下來。

 

放下聯絡簿 改用自我管理筆記本

面對作業缺交、習作沒簽、忘了帶物品等各種狀況,孩子們最常用的理由就是「媽媽忘了幫我……」,聽到這種回答,蔡孟耘都會立刻嚴肅地制止,「不對,是你沒有整理書包」、「不對,是你沒有告訴爸媽要簽名」,責任應該在於孩子自己。

蔡孟耘要求孩子自己在聯絡簿上用紅筆寫上缺交的作業、忘記帶的物品,「除了要自我提醒,更要孩子學習不依賴父母,透過聯絡簿主動告知老師,自己面對。」

除了用聯絡簿讓全班孩子練習為自己負責,蔡孟耘還想把已經具備基本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推向更高一層,讓聯絡簿從只是抄作業項目、家長檢查作業的依據外,變成孩子自主管理的工具。

於是,蔡孟耘挑選能對自己負責的孩子,包括作業很少缺交、主動告知老師什麼沒做到、主動補交作業不必老師催促等。取得家長支持後,這些孩子為自律,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自由,不必再使用聯絡簿,改用老師送的記事本。

記事本使用方法很簡單:

1.用顏色表示不同事項,老師用黑色表示工作、藍色表示私事、紅色表示重要一定不能忘記的。

2.可以記錄生活心情、自己的規劃等。

3.每天練習記上三個想法。最重要的是,不需要父母簽名。

孩子們有時會寫下心情,有時候紀錄學習,有的人自己製作作業檢核表,有些孩子會添加些插畫,蔡孟耘非常享受批閱這些充滿活力的記事本。

面對不再有制式格式的筆記本,蔡孟耘也會和孩子們分享手帳書籍,也讓孩子們了解更多有系統記事方式。

蔡孟耘說,「當爸媽不用簽聯絡簿後,不但沒讓孩子鬆懈,少了幫忙檢查的人,沒有最後防線,孩子反而會更加謹慎做好自己的事情。」

超級便利貼 讓孩子自己提醒自己

孩子在日常生活,東西忘了帶、作業忘了寫、忘記訂正等,總有各式各樣情況,需要不斷被提醒,然而,如果由老師包辦,全班這麼多人,老師無力負荷,學生也只會覺得老師嘮叨,效果並不好。因此,蔡孟耘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孩子自己提醒自己。

「其實很簡單,我很健忘,所以桌上有很多便利貼提醒自己,」蔡孟耘把這個方法分享給學生,在教室桌上貼張便利貼,提醒自己特別需要注意的事情。

如果桌上密密麻麻貼滿一大堆提醒事項,看了就覺得心煩,容易放棄,所以,蔡孟耘要學生「先專注一件事」,例如總是忘記帶作業,就在自己的桌上貼個「作業本都要帶回家」的小便條,放學時看到就會特別留心,幾次之後,就能養成習慣。

 

※延伸閱讀>>

台灣18歲林昀儒 贏中國球王奪桌球冠軍:「我也許有天賦,但更多的是自律和努力。」

自律比聰明更重要!研究顯示:「自律」比「智商」更能預測學業成績 


照片拍攝:吳毅平

數位編輯: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回到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