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客之道、為客之道」從小教,讓孩子走到哪裡都不失禮

孩子的禮貌教育,要落實在生活中,才是真正的有禮貌。不管是要去同學家,還是要請同學來,孩子都應該要告知雙方父母,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讓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向,是孩子對父母必要的尊重,告知要去拜訪的家庭,也是對對方的尊重。

孩子要如何當個稱職的小主人或是小客人

雖然暑假將近兩個月,不用去學校,但孩子和同學們私下接觸的機會,突然變多了!不是同學來家裡玩,就是同學邀請孩子去他家玩,或是一起約出去玩,孩子要如何當個稱職的小主人?或是小客人?
 

一、要先告知雙方父母

人與人之間有所謂安全的社會距離,家庭是一個隱私的場所,不請自來,不會帶給人家驚喜,反倒是驚擾與不方便居多。長子小六暑假時,有一次回家跟我說:「媽媽,有同學來!我讓他們先在車庫等!」他看見我在吃午餐,趕快先把環境整理一番,等一切妥當,才去接同學上樓。

孩子的禮貌教育,要落實在生活中,才是真正的有禮貌。不管是要去同學家,還是要請同學來,孩子都應該要告知雙方父母,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讓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向,是孩子對父母必要的尊重,告知要去拜訪的家庭,也是對對方的尊重。

 

二、以不打擾人家的生活為原則

每個家庭的作息不同,空間規劃也不一樣,對待朋友的方式也大異其趣,要去同學家玩,或是要邀請同學來家裡玩,要先說明可以做些甚麼事,可以在那些空間活動,盡量以不打擾人家的生活型態為原則。

以我們家來說,孩子的同學來家裡,我會把二樓客廳讓給他們使用,他們可以在家裡玩,也可以去社區騎單車、打球。有些孩子帶同學去他們家,被規定要在自己的房間接待朋友。不管在別人家可以使用的空間有多大,都不應該私闖其他地方,要先詢問過主人,才不會造成別人的困惱。

不管每個家庭的家風如何,小主人要遵守跟父母的約定,小客人要尊重主人家的習慣與規矩,在離開前,都要把環境恢復成原來的樣貌。

 

三、主人的食物招待,你有選擇的權利,但是不可以浪費

孩子們活動量大,肚子餓得快,待的時間久了,難免要吃些水果、點心,甚至是正餐。一般來說,大人要提供食物給孩子吃前,會先詢問過孩子的意願,如果你不想吃,可以說不要,但既然選擇要吃,就不可以浪費食物。

有一次請幼子的同學吃綜合水果,幼子發現同學沒有吃完,開口說:「你把盤子裡的西瓜吃乾淨啦!」他同學馬上把東西吃乾淨。在同學們離去後,我讚美幼子知道要愛惜食物,他說:「因為他沒吃完,我覺得不但浪費,而且也不好清洗。」

我常常跟孩子們說:「所有的食物,在變成是食物之前,都曾經是一個生命,它們犧牲了生命,成全了我們的生命,我們不能浪費食物,因為還有很多的人,在飢餓邊緣掙扎。」

長子請同學來家裡玩時,他請同學吃仙草後,他還會自己把同學們和他用過的餐具洗乾淨,因為我跟孩子們說過:「沒有油漬的餐具,自己用完要順手洗起來。」

當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規矩後,至少不會造成別人的麻煩與困擾。

 

四、不可以欺瞞大人,涉足不適當的場所

現代的孩子鬼靈精怪,跟父母說好了要去同學家玩,卻臨時起意去玩水,去做不在計畫中的事,這樣的欺瞞行為,可能造成意外的溺水事件或是招惹不必要的麻煩,每年在暑假上演的孩子意外,大多跟孩子的不實告知有關。

孩子為什麼會臨時起意?或是為什麼要刻意欺瞞?難道孩子不知道去不安全的水域玩會有危險?難道孩子不知道保護自己是自己的責任?孩子有些知道,有些又會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倒楣,放出去的孩子,我們要如何確保安全?

親子之間要建立互信與互愛的管道,當孩子得到父母足夠的愛與信任,他不會拿自己的生命去賭運氣。

要讀國三的長子說:「同學找我去游泳!」我說:「好,你們自己騎單車去時,要注意自身的安全,照顧好自己!」他們騎單車去車程十幾分鐘外的游泳館游泳。

要讀國一的幼子說:「同學找我去六福村玩,還有他的姐姐和姐姐同學。」我說:「好!園區很大,要記得相互照顧,不要落單!」當天我陪他帶著小禮物送給幫忙接送的家長,同時表達感謝,也祝福他們玩得開心。他們七個青春期的孩子,一直保持集體行動,相互照顧。

孩子愈大愈需要朋友,也需要離開家去外面探索,不管孩子是要當小主人還是小客人,其實都是很好的學習,父母也可以藉機多了解孩子平常接觸的同學、朋友。

父母愈想綁住孩子,孩子卻愈會想要掙脫,不管是孩子的身體和心靈,都渴望更多的自由。美國職籃NBA前球星麥可‧喬丹曾說:「限制就像恐懼一樣,常常是一種幻覺」,在漫長的暑假,不要只把孩子限制在家裡讀書、寫作業、玩3C,要多讓孩子學習照顧好自己的自理能力,與約束好自己行為的自律能力,讓孩子多跟外面的真實世界,產生連結與互動,孩子的學習才可以多元且廣泛。

只要跟孩子說清楚原則與界限,不管孩子是要當小主人還是當小客人,或是幾個同學朋友一起約出去玩,父母要相信孩子有能力照顧自己,他就不需要靠欺騙或賭運氣去冒險。


生活是一場奇妙的探索與冒險,歡迎光臨臉書《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專頁。談談心、聊聊生活、感受生命中的高潮起伏與平靜美好。

 

圖片提供:尚瑞君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