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單親家庭打氣!薩提爾:任何一種家庭型態,只要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就是幸福美滿的

薩提爾的信念在當時是相當前衛的,她認為任何家庭型態都能夠良好運作。任何一種家庭型態,只要能幫助健康完整的孩子成長為和諧、整合的成人,並擁有有價值的生活,就是運作良好。正如她在本章所提出:「家庭是否運作良好並不是取決於型態,而是家庭成員的關係,關係才真正具有影響力。」

讓單親家庭運作

許多人依舊相信二十多歲時結婚、生小孩、婚姻關係至死方休,就是一個好的家庭,而孩子在這樣的家庭,才能從同樣的成人那裡獲得所有的照料。幾世紀以來,這樣的家庭型態一直被認為是唯一且一流的。在許多人的眼裡,其他所有的型態(單親家庭、重組家庭、沒有血緣關係的延伸家庭和其他非傳統型態的家庭)仍屬次等。

然而,我相信任何型態的家庭都能夠運作良好,我所謂的運作良好,指的是孩子能夠成為一個整合良好的完整個體,而照顧他們的成年人也能過著有意義的生活。我在每一種家庭型態中都看到長得漂亮又健康的孩子,以及自我實現的成人,也在每一種家庭型態中看到不健康的孩子和成人。家庭是否運作良好,並不是取決於家庭型態,而是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正如我之前所提,不管家庭型態是什麼,能否運作良好,很大程度是取決於關係的品質。所有家庭都有的共同分母是:關係運作良好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每個家庭成員都有相當程度的自我價值感。一個擁有高度自我價值的人不僅能夠理解周圍發生的事情,還能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對自己有信心、與其他人建立親密關係、與同性異性都能維持具有意義的關係。

 

孩子需要父母的協助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會用愛和接納來看待自己的性別,用平等的態度看待異性。父母的價值觀會在孩子身上反映出來;換句話說,父母看重自己、珍視異性,就會幫助孩子看重自己、珍視異性。

為了做到這一點,單親家庭的家長需要自己先擁有或吸收這樣的價值觀,然後,找機會和異性朋友往來,鼓勵兒女效法,因為沒有什麼比身教更好的了。

其實,每個孩子的內心深處都知道,父母親是如何看待同性和異性;出於對父母的忠誠,孩子常常把父母的價值觀視為自己的價值觀。

沒有一個男人能真正了解做一個女孩或女人是什麼樣的感覺,也沒有一個女人能真正知道做一個男孩或男人是怎麼樣的感覺。成長中的男孩需要可信賴的成年男性和女性的指導,成長中的女孩也是一樣。負責照顧家庭的成人需要有意識地尋找、鼓勵這樣的指導者出現在孩子的生活中。家裡或許有這樣的家庭成員:祖父母、叔伯阿姨、堂(表)兄姐、親密朋友、另一個家長等等。倘若家中沒有這樣的指導者,你可以向外尋求,例如男孩俱樂部(boys’ clubs)和女孩俱樂部(girls’clubs)、教會,以及孩子學校的好老師們。重要的是你看到孩子的需求,孩子需要可信賴的兩種性別成年人的陪伴,而你有把握他們和這些人保持聯繫。

父親或母親其中一人離開家與孩子的年齡是有關鍵影響的。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父親和母親是一直都存在的,即使有人離開家了或者是死亡。即使父親或母親已經不在孩子的現實生活中了,他/她仍會存在他的想像世界裡,因為那就是孩子內在生命的一部分。

 

合作父母

正如我在「合作父母」(co-parenting)段落裡所解釋的,如果可能,讓孩子和離開家的父親或母親保持聯繫,這非常重要,如此一來,孩子可以形塑真實的父親或母親的樣貌,而不只是幻想。如果孩子無法和他/她保持聯繫,那麼負責照料孩子的家長在談論缺席的另一人時,要盡可能地真實呈現。有時,家庭的生活氛圍會抑制孩子的幻想。當其中一位家長離開家了,失落悲傷的情緒懸而未決,或者無法表現出憤怒時,很可能會轉化成壓抑。當然,任何一個夢想破滅時,悲傷和失落在所難免。允許自己和孩子們充分表達出悲傷,會幫助確保在家中不需要壓抑情緒。

無論失去父親或母親的理由是什麼,重要的是所有的家庭成員,包括孩子和成人,都需要自由地哀悼這份失落,也就是允許自己全然地體驗失落、對失落的感受和所伴隨而來的痛苦。只要能順利地度過這個脆弱和痛苦的階段,就能打開心迎接新的可能性。如果你試圖不去面對失落,只是繼續過生活,就會因為「清理工作未完」,不可能擁有新的生活。能否形塑一個令人滿意、有價值的新生活,取決於你的情緒是不是可以任意且完全地哀悼你失去的舊夢想,以及曾在夢裡的伴侶。

如果你深陷指責的感受,或是你覺得因此動彈不得了,尋求專業協助是很重要的,因為你將精力放在非成長(nongrowthful)的地方上,所以你不僅正在扼殺自己的成長,也嚴重威脅到孩子的成長,特別是當他們還小的時候。為了你的快樂幸福,也為了可以給孩子明智的指引,你需要經歷這段脆弱痛苦的階段,然後走出來。

 

建立滿意充實的生活

對單親家長來說,建立滿意充實的生活是相當巨大的挑戰。對生活不滿意的父母會帶給孩子更多的困境。以下提供你一些建議,可以協助單親家庭運作良好。首先,不管失去另一半的原因是因為對方死亡、離開,或離婚了,允許你自己和孩子經歷哀悼階段。第二,一個家庭成為單親家庭的事實和感受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對一個健康的單親家庭來說,我建議孩子應該從所有相關人那兒了解真相,而不是只聽父親或母親單一方的偏見。像成人一樣,孩子需要完全了解事實。如果可能,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就告訴他們事實;如果不可能,也要盡快讓孩子知道。孩子不會因為還太小不能知道事實,年齡太大更不會是阻礙。

孩子感知到所發生的事情,可能都超過父母的預期;如果沒有告訴他們事實,他們就會編造自己的故事版本,而這個過程常會傷害他們的自我價值。例如,因為父母離婚而責怪自己,或是把感受隱藏在心中,進而導致不必要的痛苦、疾患和情感上的傷痛。

第三,千萬注意,不要讓孩子和另一人作對,或讓另一人來對付孩子。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家庭關係就會受傷,而且這樣的溝通方式無法讓孩子表達出來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只得把事情內化,而這正是許多困擾的來源。

第四,孩子的需求不能等。不管父親或母親是因為死亡、離婚或其他原因離開家庭,生活必須繼續下去,食物和居住的地方、賬單必須支付,生活必須重新安排,再度確認優先順序。即使不容易,還是需要規劃和做決定。

在重新安排新生活時,找朋友或支持性團體提供建議、資訊和友情,應該是有幫助的。一些大學、基督教青年會和當地的機構可能有特定的諮商中心,有資源可以幫助人們在這段過渡期做這樣的決定。如果你覺得可能蠻適合你的,就去尋求相關的協助。當然,如果單親家庭的家長對這些部分的變化已經如魚得水,家庭成員也學會好好合作,所有事情處理起來就會相當得心應手。但如果你的情況不是這樣,就需要找資源來幫助你因應這些事情。

第五,我建議你和孩子培養強烈的幽默感。幽默可以療癒很多事,在你經歷生活的困境時,幽默是很寶貴的。

第六,如果可能,和孩子建立一個相互學習和傳授的情境。我常常對於孩子擁有的豐沛資源印象深刻。他們可以提供許多資源給父母,尤其是對單親家庭的情況特別有幫助。如果你的觀念是「身為父母,就應該無所不能、無所不知」,它會綁住你,讓你沒有機會尋找、發展孩子的寶藏。

當父親或母親,一個從孩子有記憶以來就一直在他/她生命中全然參與的人,要離開了,通常會出現複雜的情緒,例如震驚、迷惑、生氣、無助、挫折,有時候則是解脫。這些感受是現實困境的一環,常是單親父母要面對的,而且就和其他現實考量一般,需要創意處理。有所幫助的是,你記得,艱難奮鬥對你或孩子們來說都不是新體驗,我們所有人都需要學會有創意地對抗困境,也是這樣的應對,展現出我們生命的本質。

在這些黑暗的日子裡,要不斷提醒自己:我是奇蹟。所有人都是奇蹟。有什麼生物跟人類一樣具有這麼多的潛能和可能性呢?有時候,我們會忘記自己擁有的資源是如此豐富;一旦我們忘記時就會變得憂鬱、生病和無助。然而,事情不一定就是這樣,還是有其他出路的。

身為單親家庭的家長,你不是被社會排擠的人,而是社會創造出來的可能性之一。堅持這個信念!

摘自  John Banmen當我遇見一個人:薩提爾精選集1963-1983/心靈工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不快樂的大人養不出快樂的孩子,唯有媽媽的需求受到理解和滿足時,家才會充滿溫暖與愛

家庭與工作,是許多職業婦女的抉擇和兩難,但孩子是夫妻兩人的,卻不會有人為爸爸貼上「男強人」的標籤

Photo:pexels,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怡蓓、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