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容易被情緒勒索嗎?從今天起,要學會勇敢對自己說:干我什麼事?

當你所處的環境不允許你有自己的需求,不斷逼近你的生活空間或心理空間,不讓你拉開距離、讓你感覺窒息時,你會難以在這個環境下擁有明確的心理界限。當和你一起生活的家人可能很強勢,總是希望你聽話;或可能很弱勢,總是希望你幫忙時,你就很難擁有自己的想法和聲音。

你容易有情緒嗎?失去的界限,其實你心裡知道

我從小情緒特別豐沛,即使到現在有了許多自我覺察,依舊可以感受到這份情緒。不過它已經從強烈起伏、困擾難受,轉變為有趣的情緒彈性度。這種對情緒的敏銳與覺察,反而能協助我的個案工作,讓我很快地進入個案、陪伴個案,再帶個案離開某種受困的情境。

容易受他人情緒影響的人,在我的觀察裡可簡單歸因如下:

1.心理界限不夠明確

2.自我狀態不夠清晰

說穿了,如果一棟建築物結構不穩定,又沒有圍籬的話,隨便一陣風都會使得整棟建築物嘎嘎作響,讓你每天像在坐海盜船一樣精采。

當我這幾年不斷自我覺察,開始釐清自我的結構,也就能釐清什麼是我的、什麼不是我的,不會讓別人的話語隨意附著在我身上。因為我認知到:除了理解自己之外,不管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或是我是什麼樣的人,我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任由他人去貼我標籤。我才是自己的決定者。

這讓我開始思考:當你所處的環境不允許你有自己的需求,不斷逼近你的生活空間或心理空間,不讓你拉開距離、讓你感覺窒息時,你會難以在這個環境下擁有明確的心理界限。當和你一起生活的家人可能很強勢,總是希望你聽話;或可能很弱勢,總是希望你幫忙時,你就很難擁有自己的想法和聲音。當你在家中經常感覺混亂或是空洞茫然時,你便難以在這個氛圍下長出清晰的自我狀態。

界限不明確的情況下,我們就很容易承接他人的情緒。有時候你想參加朋友生日聚會,但母親回傳的訊息裡透露著冷淡和疏遠,彷彿在指責你究竟朋友重要還是家人重要;因為聚會中有你想見的人,你還是去了,但在過程中也感覺心神不寧。

聚會還沒結束你就先離開,回到家後渾身不對勁,趕快把自己的衣服拿去洗,順便也拿了母親的衣服;想要杯熱牛奶,就也弄了杯給母親,心裡充滿罪惡感。

睡覺前,你一邊想著沒跟哪個朋友道別就先回家了,對方會不會不開心;又想著母親冷淡地要你把牛奶放桌上,你更加心慌,熄燈躺下後依舊在被窩裡翻來覆去。

我記得我的案主告訴過我:他的父親曾經嚴厲地教導他,要懂得看別人的臉色。這其實是良好的用意,為的是讓孩子培養出同理心,不去做出傷害與影響他人的舉止。但當你過度察言觀色到失去自我,就等於將他人情緒承攬到自己身上—而且不只有一次,你早就已經習慣這麼做。

當你的界限明確,就能擁有成人該擁有的生活圈;有界限的父母也會為孩子擁有快樂的生活圈與歡樂的聚會感到欣慰,而非苦守在家等著孩子回來,又深感自己被背棄。

有很多人知道自己容易受他人影響,但有更多人看不到自己的極限。當你太容易依據他人表情而活,你自然容易憑藉他人情緒而活,也就是需要他人正向情緒的餵食和滋養,來讓自己感覺是有價值的;或是需要他人憤怒或高張的情緒刺激,來讓自己感覺活著,因此你會在豐沛痛苦的情緒裡,不斷迷失自己。

 

你是個容易有情緒的人嗎?在每一次情緒發生時,就是你好好自我檢視的時刻。

界限清楚的人,在被侵犯的當下會有「謝謝再聯絡」或是「朕知道了」的反應,也就是能清楚知道:這是對方的意見跟想法,你並不一定要採納或遵循。

還記得我重考時,落點分析報告的評估指出,我有很高的可能性能夠上臺大心理系。我從高中時就知道自己想念心理系,從來沒有放棄。記得當時,我父親因為對心理系沒有概念,便覺得應該要念護理系這樣的科系比較穩定,未來有一技之長,也一定找得到工作。但因為高中選校時,我家已經發生過一場家庭革命,因此在這次的大學選系時,他只是輕聲詢問我:「妳要不要把護理系放在第一志願,心理系放第二志願?」而我看了父親一眼,搖搖頭說:「不要,我想唸心理系。」就繼續吃飯,父親也就沒有繼續要求什麼。

我心裡清楚這是因為父親關心我、為我的未來操心,但我也希望為自己的生涯選擇負責。也因為過往革命成功的經驗,讓我知道:當我決定要做什麼事的時候,其實最後父母會放手支持我,讓我有機會長出自我、擁有界限。

更多界限糾結的時候,你會覺得別人這麼說是「為你好」、是在乎跟關心你的表現,你不應該違抗。那我們要怎麼樣得知,那已經侵犯到我們的界限呢?

簡單來說,你會出現「焦慮」,也就是煩躁的行為反應。你會侷促不安,腦海裡甚至會出現各種想像和擔心,讓你開始不停想著:他怎麼會這樣說、這樣可以嗎、可是會不會.......、如果這樣的話.......舉個輕微的例子來說,母親看到妳今天一身素T短褲打扮,就對妳說:「妳怎麼不好好照個鏡子,這樣打扮怎麼交得到男朋友!」接著妳開始自我懷疑,又有點憤怒地認為這又怎樣了?找男友就一定要看穿著嗎?

可是媽媽很會打扮,是不是她講的話比較對?我會不會太固執又不聽勸,如果這樣孤獨終老一生怎麼辦.......妳的腦海中因為她的一句話而出現各種情境,甚至是災難式情境。也因為這句話,讓妳對自己、對未來、甚至對關係產生很多焦慮,然後有點無助地想著:是不是真的該聽母親的勸。

我之所以稱這個例子輕微,是因為它不及「你怎麼辭掉這麼好的工作,你是瘋了不成」或者「妳怎麼嫁這種老公,妳下半輩子根本毀了」這種不停在人生重要階段出現,左右你的心智、要你聽從的「忠言」。

然而,在這些話語背後,除了你被越界、自由被壓縮的焦慮外,還有害怕不討好他人就會有麻煩的恐懼,以及你不一定可以為自己所有行為負全責的擔憂。這將導致這些人、這些話,會不時在你生命中各種重要時刻出來對你補刀,因為你有時仍舊會依賴這些話給你方向,或是帶給你被愛、被關心的感受;有時,你也害怕自己如果不聽話,到時會後悔無法承擔責任。

 

當你被越界,其實你的內心都知道。

你的焦慮是來自於:你知道你的想法或行為,跟父母或他人預想的並不一致;你並不一定想遵循其他人的思緒走,但又不夠有把握或肯定自己的現況,或是很怕讓對方不開心。當你因此無法把持住人際間的界限,你的心就會透過「焦慮」的反應來讓你知道。其實你渴望的,就是被他人好好尊重與認可;也就是不論你做什麼,他們都會保持原樣和你來往,你不用再感到不安。

所以親愛的,辨識越界後,我們要對很多自己的功課負起責任,包括:相信自己,勇於選擇和負責,尊重自己更尊重他人;當你認清自己,那條與人之間的界限自然就會愈來愈清楚。

 

摘自 吳姵瑩《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遠流出版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孩子大哭大鬧的後的討抱,是情緒勒索還是在討愛?

儘管是家人也需要給予空間和尊重 蕭敬騰: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功課與人生需要去完成​

 

Photo:pexels,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怡蓓、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