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要教好小孩、不是討好小孩」劉墉:孩子雖討厭被碎念,但重要的還是要念,且每天念一遍

文壇才子、人稱「華人之光」,非常年輕時便在事業生涯發光發熱的劉墉,也很早就開始「親子人生」。看過太多教育上的問題,劉墉醞釀多年,以一位父親、爺爺、作家、教育者、社會參與者的角度,和所有父母分享自己的經驗。

採訪當天,終於見到知名作家暨畫家劉墉!招牌眼鏡、襯衫、吊帶褲,只是一頭黑髮換成了白髮。劉墉打趣的說,這回決定以「真面目」亮相。

眼前這位文壇才子,人稱「華人之光」,邁入70,活得很有個性、灑脫。劉墉曾經是主播、演員、詩人;也是大家熟知的作家、畫家、演說家、慈善家。他22歲獲頒中國「優秀青年詩人獎」;同年登台表演獲頒「金鼎獎」;27歲製作《時事論壇》電視節目,獲頒「金鐘獎」;28歲獲綜合電視週刊選為「最受歡迎電視記者」;31歲應聘擔任紐約聖若望大學藝術教授……。

很年輕時便創造發光發熱事業生涯的劉墉,出了一本書《劉墉談親子教育的40堂課》,乍看有點跳tone,但這是有脈絡的:他很早就開始「親子人生」。

劉墉23歲有了兒子劉軒、40歲有了女兒劉倚帆。兒女長大成人,又有了孫子孫女。90年代在台北成立「青少年免費諮商中心」,從事教育諮商幾十年。目前劉墉在美國大學教書,也在中國各地教學。親身經驗加上多年來和大孩子、小孩子接觸的實務累積,劉墉對「教育教養」有深刻體悟。

「我們的教育,有時候太峻切了,」劉墉發現,除非是特殊狀況,很多「青少年問題」其實只要父母轉個觀念和做法就能解決。太武斷的先給孩子扣上「問題」帽子,那才是問題。

正因為看過太多教育上的問題,劉墉醞釀多年,完成第一本親子教養新書。以一位父親、爺爺、作家、教育者、社會參與者的角度,和所有父母分享「親子教育的40堂課」,以下是談話精華:

 

真的為孩子好,父母要先有好的觀念

Q:第一本親子教養書,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可否分享出書的動機?

A:我想出這本書想幾十年了。過去我都是寫「超越自己」、「創造自己」、「肯定自己」這類。或是給兒女寫的那些「靠自己成功」,建議青少年如何如何……。但是,我愈來愈發覺,青少年問題的來源不只是因為青少年本身,和他們的父母也有很大關係。真的為青少年好,父母首先要有好的觀念。

如果這個社會只希望孩子做律師、醫師、法官;每個父母只要求孩子功課,都要求孩子贏在起跑點,孩子很有可能會輸在終點。

我很感謝我的母親,我是嘗百草。開放的教育讓我能夠想做什麼就敢做。雖然不一定做得到,但是「我敢做、敢想」。因此我也認為,科班有時不見得好,我並不主張「形式的教育」。教育不是用峻切的眼神和死板的目標來執行,時代不一樣了,這樣做的話孩子心不能開,沒有創意。

為了這本書我花很多心思,讀了好多書,是一本我寫得滿完整的教養書。書裡有很多理論,但是它絕對不形式,它很感性。寫這本書,我是以一個散文或小說家的想法去觀察和想像、一個教育者和社會活動參與者的態度和熱情為出發點。

 

教孩子學習重視環境、尊重周圍的人

Q:你曾在部落格分享親自訓練孫女朗讀的經驗。如何引導孩子自律,你怎麼看?

A:孩子需要「動如脫兔,靜若處子」,這個詞乍聽之下很抽象。剛開始教孫女的時候,她扭扭捏捏的,講話聲音很小,我必須很靠近才聽得到。我的方法是,我故意站得很遠,我只做了一個手勢,她自然就大聲了。

有一次我跟孫女練完,她下台之後就哭了。我說:「你如果到舞台上去看演員,人家這段戲演完了,他一定是走到舞台後面、觀眾看不到的地方,才會真正放鬆。但今天只要是在台上,你就要演得好。」這就是自制。

我們要讓每個孩子都有信心,並不是非要他達到目標,但是他必須有信心。學習重視環境、尊重四周的人、讓自己有最好的表現,這是非常重要的。

 

Q:讀了這麼多系統性的兒童發展和教育書之後,不管是以前對待兒女或是現在對待孫子孫女,你在教育教養觀念上最大的省思是什麼?

A:以前兒子看電視,我會衝過去說:「幾點啦!還不做功課!」但這樣做會造成孩子都等著長輩來叫才離開。

後來對待女兒,我不會說「你看太多了」,但是每經過她一次我就會叫她一聲「看電視娃娃」,走過她的書房也會說一句「讀書娃娃」、「上網娃娃」。所以「看電視娃娃」、「讀書娃娃」、「上網娃娃」,聽起來是不是感覺好像平等的?這樣做,可以讓孩子自己省思。

 

Q:你有沒有很嚴厲的要求過孩子?在放手和要求之間,你如何拿捏?

A:我想每個父母都會要求孩子,但是真的能做到嗎?所以,平常該如何注意孩子的表現,觀察孩子有沒有可能誤入歧途,這很重要。因為有時環境的影響無法阻止。

但最近我常談到「碎碎念」這件事。孩子雖然討厭父母碎念,但重要的事情還是可以碎碎念的,而且要每天早上念一遍。

去年我寫了《給女兒的15個叮嚀》,網友有極大迴響。有些時候必須站在女兒的角度想事情,你不能對女兒說:「你讓男生進來(你的房間)他就會非禮你。」你要說:「你們才剛開始認識,你就這樣(讓他進到你的房間),會讓他瞧不起你。」

青春期是教養分水嶺

Q:就你觀察,教育教養關鍵時期的分水嶺是什麼時候?

A:到青春期結束。女生從五年級就要開始注意,從營養、講話,還有態度。我小時候只要有一點點態度不好,母親會立刻糾正,所謂「防微杜漸」。所以我發覺,孩子對父母、長輩的態度不好,父母一定要嚴格管教。你讓孩子規矩、禮貌、對長輩態度好,會影響他一生,他會得到長輩上司的關愛。

 

Q:現在新一輩父母有一種教養新觀念,就是把孩子當朋友,跟以前那種權威式的教法很不一樣,講求要「愛的教育」,你怎麼看呢?

A:你問劉軒,我是把他當朋友的。我會罵十分鐘然後突然煞車,跟他說「現在由你來辯駁」,他中文就是這樣練出來的。如果他講得對,我會鼓掌、向他認錯道歉,這就是平等。你先要尊重他,他才會尊重你,尤其對於叛逆期的孩子。

劉軒哈佛大學三年級的時候跑回來跟我說:「爸,你知道我高中為什麼叛逆嗎?你說東我就要說西,你說黑我就要說白。我知道都是你對,但就算我是錯的,也讓我錯幾次吧!」每個父母都該認知這點,因為他們心裡是有數的。

劉軒小時候我們常比賽跑步。有一次他沒跑到,輸我5塊錢。他回去就向奶奶要5塊錢,還說:「爸爸贏的,我今天輸了。」你會發現,小孩子是講求公平的,所以什麼事情都不要武斷的認定。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46期未來Famiy雜誌

延伸閱讀

回到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