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歲如何學自律?從無律、他律到自律 ,三階段父母這樣教

自律能力與大腦前額葉皮質發展有關,通常年齡愈大愈成熟。不過,大腦皮質發展會受到外在刺激的影響,如果父母重視、也會教導小孩自律,就能及早幫助孩子建立大腦迴路,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什麼是自律?臨床心理師張黛眉認為,一個人為自己與他人的最大益處,控制自己的情緒及行為,以期達到好的結果,就是所謂的自律。有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能壓抑自己的慾望、懶惰或犧牲當下的享樂。

張黛眉觀察:「這個時代的誘惑太多,加上孩子生得少,自律變得更困難。」現在的孩子顯得更加自我中心,有時有些不當的社會行為(例如在餐廳吵鬧、跑來跑去),父母也不去管教;或父母習慣過度代勞,也會造成小孩自律能力發展比較慢。

 

自律的三個發展階段

自律不是一蹴可幾,必須從小教起。一個人的自律發展,大致從嬰幼兒期的無律階段、學前和小學中低年級的他律階段,到小學高年級及青春期邁向自律階段。「小孩若具備一定程度的自律能力,人生比較不會有太多trouble,」張黛眉提醒父母,除了觀察小孩的特質,給予合理的期待和要求外,重視並教導小孩自律,也會帶來不一樣的結果。

如何從小教出孩子的自律力?張黛眉提出以下建議做法:

 

1. 嬰幼兒期(約0~3歲):無律階段

小寶寶肚子餓就喝奶、吃東西,不舒服就放聲大哭,完全為所欲為,沒有任何紀律或規範。2歲開始會戒尿布、訓練大小便,就是一種自律,但最好順其自然,避免過度要求形成強迫性格。此一階段,由於小孩的理解力不足,轉移注意力會比言語管教更有效果。

 

2. 學前和小學中低年級(約3~10歲):他律階段

當小孩慢慢具有理解大人語言的能力,開始進入他律階段,家長就能夠教導小孩哪些是「可以」或「不可以」做的事。包含情緒控制、人際互動、生活自理及習慣建立、學業目標等不同的面向。孩子能不能遵守要求和規範,通常是為了獲得獎賞或避免受罰。

3~6歲的孩子仍處於自我中心的階段,也是推行「代幣制度」的最佳時機,適合透過獎賞來建立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回家洗手、睡前刷牙、收拾玩具等,只要是孩子能力做得到的,就可以經由大人的示範、要求及獎勵,變成內化的行為習慣,就像是自動駕駛的反射動作。

年紀較小的孩子,主要是建立生活習慣。小學一、二年級則開始學業目標,包括整理書包、早上起床、寫回家作業等,仍需要大人的陪伴、協助、示範及引導;小學三、四年級,改由小孩自己來,父母從旁監督;小學五、六年級,父母開始放手,讓小孩練習獨立,自己面對後果。

 

3. 小學高年級及青春期(約10歲以後):自律階段

隨著社會性認知能力的發展,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了解一切息息相關,也更能站在他人的立場、處境或狀態設想,加上後設認知能力的發展,可以開始理解自己,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做,不是被規定這樣做。

因此,家長在孩子小學四年級以前可以扮演學務主任;升上五年級以後,就要變成輔導老師,如何與小孩對話變得更重要。在這個階段,家長可以跟孩子討論他的個性、有什麼優缺點、怎樣做彌補……,孩子比較能夠理解,也有助於自律的發展。

最後,張黛眉強調,一個人的自律(Self-discipline)與自發(Spontaneity)之間應保持平衡。「自律是經過思考後再反應,自發是未經思考的直覺反應,它也是一種很好的特質,健康的人理想上應該兩者兼具,不要偏向哪個極端。

 

自律檢查表

 

※延伸閱讀>>

用正念教養啟動自律:一次一件事,累積自律生活的能力 

借鏡德國的自律教育:追求自我實現,成為自己希望的樣子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46期未來Famiy雜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