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情緒的教導要及早!大人受挫時,要維持情緒的穩定,才能提供孩子良好的學習榜樣

研究發現,孩子需要在安全的環境才能充分表達情緒,如憤怒、失望、悲哀和傷痛。父母不但要教這些感覺的名稱是什麼,還要教他如何用語言來表達。但因為幼兒還無法了解父母的意思,所以更好的方式是透過親子共讀,用說故事的方式,教孩子如何表達情緒。
  • 文/ 洪蘭
  • 2019-07-01 (更新:2021-06-08)
  • 瀏覽數38,476

朋友告訴我,他公司的副總裁被開除了。我聽了好生驚訝,因為這個人很有才氣,能幹又有眼光,是不可多得的決策人才。但是他脾氣不好、愛拍桌子,好幾個幹部被他罵走後投效對手,跟公司打對台,公司只好請他走路。

在AI時代,情緒智商(EQ)比以前更重要。因為機器人沒有感情,外表再像人,內心還是電腦;軟體再進步,機器人還是不會流淚,也不確定他替你擦眼淚的手是來自哪個軟體的指令。AI時代人更需要人的關懷,情緒的控制比以前更重要。

大腦發育的研究發現,情緒的教導要及早,六個月大就要開始教,若是拖延到五歲就太遲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認為,幼兒園階段最重要的教導是情緒管理。

其實早在六○年代,美國NCR(National Cash Register,國家收銀機公司)總裁Stanley Allyn就看到EQ在團隊中的重要性。他說:「現在世界上最有用的人,是懂得與別人相處的人,人際關係是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科學。」

 

透過親子共讀,教孩子表達情緒

可惜的是,台灣很不重視這種情緒管理,許多大學畢業生出社會工作了還是不懂應對進退,也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最近有好幾篇論文討論EQ的教學,它們多半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來討論,但是重點都放在家庭上。也就是說,父母的身教最重要,占孩子情緒發展的最高比例。因為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孩子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很多日常生活的行為大人不必教,孩子自然會。所以大人的榜樣很重要。大人遭受挫折時若能維持情緒的穩定,就能提供孩子安全的情緒環境。

研究發現,孩子需要在安全的環境才能充分表達情緒,如憤怒、失望、悲哀和傷痛。父母不但要教這些感覺的名稱是什麼,還要教他如何用語言來表達。但因為幼兒還無法了解父母的意思,所以更好的方式是透過親子共讀,用說故事的方式,教孩子如何表達情緒。

其實,在早期沒有繪本、童書時,大人便是用說故事的方式,所謂「說別人故事,教自己孩子」來教我們處理情緒。比如對父母不可以頂嘴咆哮,不然天打雷劈;遇事先反求諸己,反思自己是不是有錯等等,孩子透過故事人物的報應,學會待人接物的方式。

在現代,父母若想維持親密的親子關係,請放下手機,拿起繪本,講故事給孩子聽。這會是你一生報酬最好的投資。

 

 

※其他未來Family7號延伸閱讀>>

用正念教養啟動自律:一次一件事,累積自律生活的能力 

3C產品:掌握3大關鍵,引導孩子自律使用 

Photo:Profile , CC Licensed.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46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