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很多事想做卻沒有行動?從「想做」到「實際行動」,先從做到這三個步驟開始

遇到「想做」的事,許多人只停留在煩惱這一步,不過只要遵循下列三個步驟,你也能把「想做」的事變成「實際能做到」的事。「想做卻沒有行動」其實跟下定決心不要改變是一樣的,也就是不想耗費任何心力的意思。

文 / 玉川真里

是不是有些事情明明「想做」,卻遲遲沒有動作?

如果想做,就不要只是想而已,先決定自己到底「要做」還是「不做」。決定了這一點,你就能實際感受到自己的變化。

先從做到下列三個步驟開始:

1 想完成的目標是什麼?

2 現在是否有能力辦到?

3 如果想做也有能力辦到,實際上該如何執行?

遇到「想做」的事,許多人只停留在煩惱這一步,不過只要遵循下列三個步驟,你也能把「想做」的事變成「實際能做到」的事。

「想做卻沒有行動」其實跟下定決心不要改變是一樣的,也就是不想耗費任何心力的意思。

而在要做或不做之間,還有一個「現在暫時不做」的選項,也就是猶豫不前的人,幾乎都屬於這種狀態。

如果明確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選擇「現在暫時不做」,雖然難免會因為「自己沒有採取行動」而產生罪惡感,但也不是問題。

只要確定現在不想做,可以把它分類在「現在不做,未來可能會做」的類別,或在「做與不做」之外再多分出一個「不知道」的選項也沒關係。但若決定要做,至少要試著做一件讓自己更接近目標的事情,無論多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好。

決定「要做」就要採取行動,即使是一小步也好

 

想考證照,那就開始念書準備考試。如果要求自己念書有點困難,那就去報名函授課程,或者光是告訴某人「我想考取證照」也可以。

無論什麼事情都好,一旦繳了學費,不認真準備就太浪費了,就算只是讓朋友知道這件事,不認真讀書的自己不就成了說話不算話的人嗎?實際採取行動、截斷自己的退路,對於增加學習動力也有幫助。

至於實際行動後能否成功,還得靠一點運氣,所以無論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都別太過在意。

總而言之,先決定自己要做還是不做,決定之後,就能把「想做」的事變成「動手做」的事,至少也能著手進行相關準備。不如就從這一步開始吧!

 

摘自 玉川真里《誰讓你總是先說好:害怕被討厭而無法說NO?拒絕當個濫好人,別讓過度體貼委屈自己》/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全能的父母養出無能的孩子,什麼都幫孩子做好做滿是「害」不是「愛」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無須拿孩子跟別人比較,更不要催促他長成我們所期待的樣子

 

Photo:dell-fin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