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太常說:「要好好念書」,聽在孩子耳裡以為,「非得要好好念書,父母才會愛我」

大多數的家長對孩子說「好好念書」,都是出自於愛的,希望孩子能把學生的本分做好,只是,太常說,卻會讓孩子錯誤解讀,以為非得要好好念書,才能讓父母開心,那才是父母在乎的事,勝過「我」這個人。尤其是那些勤勤懇懇的孩子,求救的訊號就更微弱了,總是自己撐著,以至於察覺時,他們已經很叫人心疼了。
  • 文/ 谷卓
  • 2019-06-19 (更新:2019-07-10)
  • 瀏覽數10,683

班上一個孩子,今天看來都悶悶不樂,他來過我的辦公室,我在和別的老師說話,他看了一下後又默默離開了,等我說完走出去,發現他自己一個人站在外頭,手背在後面,靠著圍牆。因為教室裏頭開冷氣,大家都不想出來,所以下課時間他獨自站在走廊,顯得格外落寞。

我知道他心裡一定有事,他看到我在看他,我點頭微笑,彼此都沒走上前。看他早上的舉動傳遞出無聲的訊息:「老師,我想和你說話……但是我不知道怎麼說」,我決定先給他點時間沉澱,但是我用微笑讓他知道「我知道你有事情,你不孤單」。

午休過後他來了,只說:「老師,我感覺很多聲音壓著我」,除了這句,我什麼都聽不清楚,忍著情緒讓他說話像在含滷蛋。靠了好多問句,才釐清他不快樂、想哭的原因,發現,原來那些壓住他的,是來自於父母總說:「要好好念書。」他是一個認真負責的孩子,可他也會累,也是會有一個十三歲孩子想玩的心,如果偶爾豁出去「不念書了」,沒多久內心就會充滿罪惡感,覺得辜負了父母「好好念書」的期待,這樣的感受迫使他一直陷在泥淖裡。

我問他:「那你喜歡念書嗎?」
「還好,可是念書是我應該做的事。」
「那,如果考不好,你自己是怎麼看自己的呢?」
「就,爸爸媽媽都叫我好好讀書啊,我想要讓他們開心。」
「所以,如果沒做好,你會……?」「就會心情不好,一定會被罵。」



「好好念書」不是為了向誰證明自己。

我以媽媽的角度跟他說:「如果今天,我知道我那很有責任心的孩子,為了要滿足我的期待,做個好好念書的孩子拿好成績,而搞得這麼不快樂,把一句關心或叮嚀視作不堪負荷的壓力,我會很自責、很難過,覺得是我這個媽媽沒有做好;我也會很心疼,我應該讓我的寶貝知道,享受快樂學習,比拿到好分數更重要。我相信你的父母對你說要好好念書,並不是一定要你拿張多漂亮個成績單回家證明什麼,有當然很好,每個人的能力都不一樣,你很棒,做事謹慎細心,也很懂事,但是呢,好好念書就是要你『盡力』而已,盡力不一定就是非要拿到第一不可,變成鑽牛角尖就不好了。


他很認真地聽,彷彿是第一次有人這樣對他說,「好好念書」不是為了向誰證明自己。

他持續揉著眼眶,不讓眼淚流下來,心裡肯定壓抑了很久,到了期末考前終於出現潰堤感。我自己吐槽:「以前我當學生時,數學很爛,可是,難道我考了五十分,就是沒有好好念書嗎?我超級想考好的啊,所以我好好認真了,那五十分就是我多麼多麼用力念書得來的!不能說我只有五十分就直接評斷我沒有好好努力嘛!對不對?」

然後他就笑了,點點頭,似乎對「好好念書」重新定義了一番。

 

父母重塑觀點,讓孩子為自己的人生聚焦

我想,大多數的家長對孩子說「好好念書」,都是出自於愛的,希望孩子能把學生的本分做好,只是,太常說,卻會讓孩子錯誤解讀,以為非得要好好念書,才能讓父母開心,那才是父母在乎的事,勝過「我」這個人。尤其是那些勤勤懇懇的孩子,求救的訊號就更微弱了,總是自己撐著,以至於察覺時,他們已經很叫人心疼了。

父母的愛是無法打分數的,然而,父母對於孩子拿到的分數的反應,會讓孩子「為自己在父母心中打分」,因而使孩子千辛萬苦想證明些什麼,難以從分數的迷思和桎梏中,活出屬於自己的快樂,人生就失焦了。

我們的確是要教予孩子「責任感」,但並不是要把他們壓垮,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懂得學會「平衡」。別讓孩子在追求榮譽心的路上,單打獨鬥;別讓孩子在學校的時光,消磨掉跟隨一輩子的學習「熱情」和「態度」,而這才是路走得長遠的關鍵。

邀請身為父母的我們:「觀點重塑」,調整看事情的眼光,重新聚焦在不同的面向;孩子沒做好自己給自己的標準,其實已經夠難過的了,請肯定孩子「努力的過程」和「願意挑戰的心」,與其糾結在失去的分數,倒不如化成行動,陪伴孩子找回尋找答案的渴望和方法,不斷突破。

因為,我們是來「教」孩子,為孩子注入能量的,不是來數落、評斷、侷限他們的人生格局的。

 


我是谷卓!歡迎來《Jivan小天涯手記》交流切磋,紀錄兒女成長、跨界教養、荷蘭教育觀察、夫妻愛與關係,還有媽媽心情小品文。
 

Photo By:Pexels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