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埔國小校長陳思玎:學校沒有遊樂設施,小孩照樣玩得很開心!當大人不給標準答案,孩子就會自己去找答案|2019未來教育國際論壇新北場

今日(6/3)於新北市國立臺灣圖書館舉辦的2019未來教育國際論壇「未來已來 改變看得見」,經過上午的美國矽谷創新學校Bullis Charter School創校負責人Wanny Hersey、洪蘭教授、柯華葳教授、以及未來教育發展協會副理事長& tutorJr總經理黃嘉琦的專題演講後,下午則邀請了在教育第一線的校長、老師、與業界專家,與現場的老師及家長們面對面交流,在創新教育改革中所得到的寶貴經驗。

臺灣教學現場的創新教育分享
因應108課綱  未來教育國際論壇新北登場

今日(6/3)於新北市國立臺灣圖書館舉辦的2019未來教育國際論壇「未來已來 改變看得見」,經過上午的美國矽谷創新學校Bullis Charter School創校負責人Wanny Hersey、洪蘭教授、柯華葳教授、以及未來教育發展協會副理事長& tutorJr總經理黃嘉琦的專題演講後,下午則邀請了在教育第一線的校長、老師、與業界專家,與現場的老師及家長們面對面交流,在創新教育改革中所得到的寶貴經驗。

DFC讓想法變成行動,在行動中學習

2009 年自印度發起的 DFC(Design For Change)挑戰,邀請孩子們用四步驟:「感受、想像、實踐、分享」運用所學,解決身邊的問題;許芯瑋從2010年起開始推廣臺灣DFC,即孩童創意行動挑戰,她帶領第一批DFC示範挑戰的同學們解決了26個不同的問題,並從這些孩子的眼神中看到他們有別於以往的學習熱情時,決定積極與全臺的國中、小學合作,透過校園共備課程、演講及工作坊分享DFC的教學理念,並陪伴學校老師攜手為孩子打造願意主動學習並且培養「I Can」精神的環境。

DFC強調透過設計思考引導孩子。許芯瑋分享了2018年底臺灣DFC首次舉辦全球年會的經驗,有超過40個國家的人蒞臨台灣,而從籌備到主持規模如此龐大的年會,都是一群臺灣的小朋友,他們發想創意、規劃排練,完成這件看似困難的任務,傳遞「我們一起都做得到(Together We Can!)」的共好價值。

電影《三個傻瓜》(3 Idiots)裡最後的那個學校,是許芯瑋心中夢想的教育環境,讓孩子能夠發揮自己的「天賦」,做自己有「熱情」的事情,而且還可以用自己的力量讓世界變得更好!她說,「走在夢想的路上,沒有人說很容易,但是會很值得。」

 

貨幣市場班級經營,體驗式學理財

新北市新埔國民小學教師甘文淵在分享中首先談到108課綱的「素養」,他說,孩子問問題時都會期待老師給予正確答案,希望老師直接告訴他們解決辦法,甘老師總是會回答「你說呢?」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討論解決,養成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甘老師與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瀚亞投資、保誠人壽共同策劃,針對國小生的理財課程設計了一套Cha-Ching臺灣版的「兒童理財教育」教材,教育目標包括收入、儲蓄、消費和捐獻,這些知識知道並不代表做得到,因此他將金融財經的真實市場架構帶進班級經營中,他說,理財不是學科,而是生活哲學。

甘老師在班上發行「班級貨幣」,期初與學生訂定遊戲規則,班級貨幣每100元兌換綜合活動分數1分,每人基本分數是80分,此比例佔綜合活動分數整體的25%。換言之,學生一學期有2000元,綜合活動分數學生自評部分就可以拿到100分。

律定遊戲規則後,讓學生依能力S形自選分為6組,有的成立公司、要籌募資金、發行股票,班上有中央政府、有盈利部門、也有事業部門。他舉例,公司成立要發表求職需求,其他學生要上台應徵,應徵者要準備自我介紹,也會害怕沒有錄取;期中考後要繳所得稅,並採累進稅率制,此外,偶爾會有競標物品(即甘老師提供的餅乾及文具)。

班級公司有購買股票制,讓其他組孩子觀察優秀組別去認購股票。班上孩子下課時都很忙,因為小股東們會為了獲利更多,在下課時會去督促該公司成員用功,讓好成績轉換班級貨幣,使公司「獲利」,形成互助共好的關係。班上也發行樂透彩,學生屢戰屢敗後就會自己計算,得獎的機率不對勁,帶動孩子有動機的自主學習。

甘老師說,校外教學更是與金錢的征戰。孩子在遊戲中養成記帳的習慣,班上的校外教學要先做預算表,各組要寫報告競標,贏的組別可以主辦活動,而老師的角色是「路人甲」,僅是陪伴,主辦方要場勘、要規劃行程,孩子為了完成任務,學到的比課堂上老師教的還多。養成正確理財觀後,孩子出門前因為有擬出預算表,所以在行程中會帶著理性去消費,比較不會出現衝動性消費。

當然,甘老師也刻意營造了兩難困境:捐款,每100元班級貨幣可以兌換現實社會中10元的捐贈款,學生因此面臨考量分數與社會救助的取捨中。讓學生獨立思考判斷,接觸同理心與社會公益的價值判斷。

現場的家長則提問,「如何在家也幫孩子做理財教育?」甘老師回答,建議給零用錢,猶如每個月初的薪水,然後放手且不要做評斷,讓孩子自行規劃當月薪水的使用;孩子超額支出,家長可以讓孩子從之後的薪水中預支,自己踩好底線不妥協,孩子就會在生活中養成正確觀念。

從社區連結孩子的教育與生活

在三峽,甘樂文創志業示範了一個美好的社區、教育、與翻轉弱勢的連結。甘樂文創志業執行長林峻丞說,青年缺少與在地文化的連結和歷史認同,有能力的紛紛離鄉讀書工作定居,導致城鄉差異愈發嚴重。甘樂文創志業做的是從學校與社區開始,連結環境、產業、文化、及人才培育,讓在地文化教育扎根。

林峻丞返鄉時,並未想到做「教育」,他創茶山房做肥皂產品時,批了一批絲瓜布回來賣,市場反映很好。林峻丞想,既然市場有需求,那有沒有可能讓這個絲瓜不只是一塊絲瓜,還有故事?因此他去找了附近國小的校長,那個國小那時有70%孩子來自弱勢家庭,林峻丞帶著孩子墾農田、種絲瓜,販售絲瓜作為圓夢基金,支付自己的學費或夢想。這個過程不但培養了孩子的能力,也給了他們自食其力、不要總是等待救濟的體驗。

絲瓜圓夢計畫後來發展出了暑期的陪伴、夜間的陪伴,陪伴的時間愈來愈長、孩子愈來愈多,林峻丞便在2015年成立了「小草書屋」,有陪伴孩子的固定基地。隨著小草書屋的孩子長大,林峻丞於是募資開辦了弱勢青少年的生命學校「青草職能學苑」,和三峽國中合作,未來透過實習商店、課後輔導、土木泥作、木雕工藝等課程,培養孩子學校學不到的一技之長,改善生活困境。

接下來,林峻丞積極和社區的國小合作,開辦「職人小學堂」,建構一套屬於三峽在地文化扎根的學習模式──讓職人和在地產業可以進到學校教育中。例如讓雕刻師父進到國小校園上課,並且和語文課結合,讓孩子更認識三峽的雕刻。透過「教育」連結「生活」,讓孩子發現自己生活的社區蘊藏許多珍貴的傳統工藝文化,聚落中每位職人都是學生值得學習的導師,整個社區都是學生的教室。


跳脫框架的創新學校

成立不到1年的新竹市關埔國民小學,是完全在108新課綱精神的計畫下發展的學校。校長陳思玎從校園環境的設計、建立關係流動與連結、校園留白是為了創造、在回到本質的思考,談起「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

關埔國小從空間設計開始,就環繞著孩子的學習而規劃,空間有稜有角、同時有著圓弧天窗、不規則形的建築,打破了過去教室排排列、班班都一樣的傳統,一年級8個班各有各自的樣子,孩子不會跑錯教室。

校園裡沒有任何遊樂設施,在關埔小學裡,孩子不玩玩具,但孩子在學校裡卻玩得很開心,他們自動把扶手當成單槓玩、在雨天觀察雨水落下,提出「水滴落下的速度和雨滴的大小有關係嗎?」這樣的問題,大人不給標準答案,孩子就會自己去找答案,甚至創造答案。

課程設計在跳脫框架的校園環境中,更為寬闊與自由。陳校長說,學校在春天時上「春遊」課程,臺灣家長一開始不太習慣,課程第一天還讓孩子帶著帳篷來上課,其實春遊體驗式教學,是設計一個主題,讓孩子接觸全方位的領域,再挑選擅長的專題自主學習,校園牆壁成為畫畫藝術的場域,孩子在牆上寫詩、畫圖,在種植區討論春天植物生長、抓菜蟲…開放式空間讓情感流動,造就多元學習的環境優勢。

108課綱的精神與這些創新教育的老師們教育方式不謀而合,與會的家長與教師在這些互動中,愈發理解成績已經無法代表未來的生存能力,採用創新教育去引導學生激發潛能、找到學習熱情、並學會終身學習,才能在這個未知的時代立足。

 

※2019未來教育國際論壇 延伸閱讀>>

新北上午場:洪蘭:「沒有不可教的孩子」小學重態度,中學重品性、高中重品質、大學重成績、將來重選擇

台中場:以成績代表一切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教育該做的是讓孩子去做各種嘗試——失敗才會懂更多

數位編輯: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