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書本帶給孩子知識,遊戲教他拿捏分寸;讀書和遊戲是成長的兩大推手,缺一不可

遊戲比讀書更重要,遊戲除了學習團體生活,還能導教孩子類化已學到的規範。

文 / 洪蘭

現在很多父母都已看到閱讀的好處,有空願意拿書念給孩子聽,這是很可喜的現象。不過遊戲還是孩子的天職,遊戲的重要性不亞於閱讀,父母除了念書給孩子聽,還需帶他去跟別人玩。

有個孩子,一歲半就被媽媽抱在身上親子共讀,兩歲半自己會拿著書看,是個愛看書的乖孩子。五歲進了幼稚園,老師卻說他過動,愛打人推人。母親自己去幼稚園觀察,才發現其實不是過動,而是不知道如何與人玩。

原來這孩子是獨生子,從小在公寓長大,不懂得如何與別人溝通。在幼稚園中,他要某個孩子跟他玩時,便去拉人家,或把另外一個孩子推開,自己去取代那個孩子的位置。母親這才發現,當時一直把他關在公寓裡是錯了,孩子需要從小學習和別人相處。

這其實也是很多現代母親的想法,因為現在社會太亂,外面的世界不安全,車子多、壞人多、空氣髒,如果帶到公園,萬一一個不留神,被壞人抱走就糟了,加上公園的玩具是公用的,她認為不衛生,不如在家中玩樂高。所以,她的孩子長到五歲才第一次體驗團體生活。想不到在公寓中單獨與母親互動的那一套,在團體中不適用了,他只好使用最原始的互動方式──肢體接觸──去溝通,才會被老師認為是過動。

德國的人類學家曾經描述過一個部落孩子的童年,他說:「三歲大的孩子就可以加入遊戲團體了,孩子其實是在團體中長大的。年紀大一點的孩子會解釋遊戲規則,也會告誡那些不守規則的人,例如搶別人的東西或愛打人會被驅逐出團體。所以孩子的社會化主要在遊戲團體中發生……一開始時,年長的孩子會容忍年幼孩子的行為,但是容忍有上限,再犯就不跟他玩了。從團體遊戲中,孩子學會什麼行為會激怒別人,什麼規則一定要遵守。」現在很多學者都認為,孩子的社會化是在同儕團體中完成的。

遊戲除了學習團體生活之外,還能導教孩子類化已學到的規範。美國有位心理學家把嬰兒的腳踝上綁一根絲帶,絲帶另一端綁在搖籃上面的走馬燈上,當嬰兒醒來,腳踢動時,上面的走馬燈就轉了,嬰兒很快就發現這個關係,會一直踢,咯咯的笑。但是假如換了走馬燈的顏色或花樣,或把小床從臥室搬到客廳,他們就不踢了。實驗者發現只要在學習時,讓嬰兒看不同種類的走馬燈或在好幾個不同的房間練習踢,嬰兒就會繼續踢。

所以小時候刺激的多樣性,對他學習的彈性(類化)有幫助。如果情境相似,那麼在這個情境中行得通的,在另外一個情境中應該也可以。缺乏這個彈性,孩子就不知道為什麼在家中和媽媽可以的,在外面跟小朋友就不可以。

如果孩子需要在同儕團體中完成他的社會化,我們就要給他機會與別人玩。書本帶給他知識,遊戲教他拿捏人際關係的分寸。讀書和遊戲是人格和智力成長的兩大推手,缺一不可。所以在念書給孩子聽之餘,也要常讓他跟別人一起玩。

在發展的理論上,遊戲比讀書更重要,因為情緒的窗口關得早,人品也比知識重要。在現在的社會,最後決勝負的是領袖魅力,而領袖力必須在團體才培養得出來。

 

摘自 洪蘭《通情達理:品格決定未來(增訂版)》/遠流

 

※延伸閱讀:

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成長,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陪孩子玩」——玩出專注力

教養一個有同理心、懂感恩的孩子,比功課好還更重要

Photo:luvmybry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黃晨宇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