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會考:小心!做了這3件事恐不計分!非選擇題及寫作題注意事項&歷屆全科會考試題

會考各科的題型以選擇題為主,數學科較特別,除了選擇題還有2至3題非選擇題;針對數學的非選擇題以及寫作測驗(作文)的應試,負責國中教育會考的台師大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提出幾個注意事項,叮嚀考生注意。

會考非選擇題及寫作3點應注意事項

108國中教育會考即將於5月18、19日登場。孩子要面臨大考了,不僅孩子緊張,爸媽也很緊張,除了補雞精、喊加油、給個讚,爸爸媽媽還可以幫孩子什麼呢?

基本上,會考各科的題型以選擇題為主,數學科較特別,除了選擇題還有2至3題非選擇題;針對數學的非選擇題以及寫作測驗(作文)的應試,負責國中教育會考的台師大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提出幾個注意事項,叮嚀考生注意。爸爸媽媽可以照著專家建議,提醒孩子非選擇題及寫作以下各3點應注意事項:

 

會考數學科非選擇題的應試注意事項

數學科題目分為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其中選擇題約25至30題、非選擇題2至3題。課綱數學領域除了培養數學概念、演算能力、抽象能力及推論能力之外,也重視數學溝通能力。數學非選擇題即評量學生能否運用數學知識解題,並表達其解題思維過程與說明理由的能力。

數學非選擇題每題依學生作答,評為0至3分,曾芬蘭指出,「能夠寫出完整過程,比較容易拿分。」評分標準為評閱學生解題過中擬定「策略」的適切性,及過程「表達」的合理、完整性。

以107會考數學非選第1題為例,評量學生是否能在具體情境中計算平均數與機率,並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判斷合理性,學生作答時,可以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或樹狀圖判斷剩下2次得分的總和範圍與號碼組合,最後計算可能發生的機率或說明不可能發生的理由。

曾芬蘭指出,數學非選題作答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千萬不要只寫答案但沒有計算過程或說明

完全沒有說明過程,無法判斷其「策略」與「表達」能力,該題以0分計。

2.使用黑色墨水的筆,並在規定的作答區內書寫

曾芬蘭指出,「因為非選題為線上閱卷、不是紙本閱卷,只要超出作答區,閱卷老師會看不到作題內容。」如果作答超出作答區,僅以作答區內的內容進行評分。建議下筆前先規劃作答區塊,例如分為左右兩部分,避免超出作答範圍。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未依題號、答案寫錯位置,不予計分,之前就有粗心的學生發生這種慘事。

3.切勿在答案卷上洩漏私人身份

洩漏私人身份如寫上姓名、准考證號,或是畫記與題目無關的文字、圖形或符號,這些都是違規卷,會造成數學科不計分。「就算圖形或符號再小,一樣0分,」曾芬蘭說。

 

寫作測驗應試注意事項

會考寫作測驗評量考生表達經驗、見聞和情感、思考的綜合語文能力。包括:a.立意與取材:能依不同的寫作目的,統整閱讀內容、篩選合適素材,以表現個人意念。b.結構組織:能掌握寫作步驟、首尾連貫,組織完整篇章。c.遣詞造句:能正確使用本國語文,適當的遣詞用字、運用各種句型及修辭寫作。d.錯別字、格式及標點符號:能正確運用文字、格式及標點符號。

寫作測驗出題採「引導式寫作」,以適當的訊息呈現題意,引導考生進行寫作。引導訊息的作用有二個,一個是解釋題意,幫助審題、取材,避免誤解;一個是提供情境、資訊,指示寫作任務。考生必須仔細閱讀引導訊息後,按題目要求寫文章。

1.看清楚作文題目

106年作文題目第一次出現圖表的引導訊息,請考生就個人生活見聞,以「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為題,寫下你的經驗、感受或想法。曾芬蘭強調,考生務必仔細的讀完整個題目,否則很可能理解錯誤、導致寫錯題目,像106年有考生把作文寫成「傳統習俗」,十分可惜。

2.避免違規或未依題意寫作

若違規,包括:在答案紙上洩漏私人身分、污損答案卷、或是在答案卷上做任何標記,作文就不予計分。另外,若是使用詩歌體、完全離題、只抄寫題目或說明、交空白卷等,因為無法判斷其寫作能力,所以給零級分。

3.避免字體太小或墨水不足

由於作文為線上閱卷,必須將試卷掃描成影像檔案,為避免閱卷困難,考生應使用黑色墨水的筆(建議使用筆尖較粗約0.5mm至0.7mm之原子筆)作答,勿使用鉛筆或是墨水不足、墨水不連續的筆寫作文,並且力求字體大小適中、不要太小。更正時,可以使用修正液(帶),但仍應避免大量塗改情形發生,以免影響掃瞄品質及閱卷。

國中教育會考歷屆試題

內含寫作測驗、英文(閱讀)、英文(聽力)、數學、自然、國文、社會、參考答案和試題說明,讓孩子多練習在上場喔!

國中會考歷屆試題在此>> https://cap.nace.edu.tw/examination.html

 

※延伸閱讀:

新課綱語文素養這樣教:閱讀能力不應是用來背課本和考高分,而是有能力自學、讀懂課本以外的東西>> 

台師大中文閱讀能力測驗

 

Photo By:photo-ac

數位編輯:陳玉玲、王信惠、黃小羽(20200417)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