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太快給孩子「標準答案」,孩子就更怕答錯,親子聊天別說教!從日常中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

很多人說台灣學生在課堂上不敢發表、不敢提問,被問到問題時也沒有想法、沒有觀點,究竟我們的孩子究竟是麼時候開始失去思考能力的呢?還是,他們根本沒有機會養成思考的能力呢?會不會是因為,成年人總是習慣太快給予孩子「標準答案」了呢?

日前參加台大心理研究所趙儀珊老師的演講,她分享了自己曾經做過的一份台灣兒童研究,研究對象為小學一年級和三年級的孩子,在學術研究成果之外,她特別提到幾個有趣的小發現:

       ●孩子在面對提問:「你記得我們剛剛進行了甚麼遊戲嗎?」孩子卻很在意地問:「這是在考試嗎?」

       ●詢問孩子遊戲相關回憶時,孩子作答的正確性高但是提供的資訊內容偏少,必須要研究者一直提示:「還有嗎?然後呢?可以再講多一點嗎?」才願意再多發表分享。

       ●孩子敘事的遣詞用字大多攏統、不太精確,也比較少對細節的描述或形容,說不出來比較具體的人事時地物。例如孩子會說「常常、偶爾」,但說不出「一個禮拜一次」或是「有上某堂課的那天」這類比較精確的說法。

       ●三年級的孩子比一年級的孩子在面對問題時(即便非常簡單),更傾向說出「我不知道」的答案,因為他們「害怕答錯」。

看到以上的觀察,或許大家可以先做個實驗,請孩子分享一下今天學校午餐時間的情況,看看孩子會怎麼說呢?孩子能不能說出比較細膩或有趣的觀察見解呢?

很多人說台灣學生在課堂上不敢發表、不敢提問,被問到問題時也沒有想法、沒有觀點,究竟我們的孩子究竟是麼時候開始失去思考能力的呢?還是,他們根本沒有機會養成思考的能力呢?會不會是因為,成年人總是習慣太快給予孩子「標準答案」了呢?

當孩子問問題時,先反問:那你認為呢?

我相信現在的爸媽對於孩子的提問,大都會很認真地找答案並為孩子解惑。可是,父母太快提供解答,往往讓孩子對問題失去反思和反省的能力。建議大家可以這樣做:當孩子拋出問題時,請鼓勵他自己先想一想,試著自己先有個推論或是答案,在回答孩子之前先反問他:「那你覺得呢?」「你認為呢?」「你想想看、猜猜看答案是甚麼呢?」

記得女兒大班時曾經問我:「媽咪,為什麼公車比計程車便宜呢 ?」 我反問:「你覺得為什麼呢 ?」她想想就說:「因為公車載很多人,計程車沒有載其他人。」我鼓勵她說:「沒錯,很有道理,公車可能一次可以載40個人,每個人投15元加總起來也很多錢,可是為什麼計程車只載我們就比較貴呢?」她想想再答:「它速度比較快,不用每一站都停,還可以直接開到家。」我們就這樣一來一往的聊,其實光這一題就可以包含數學、經濟學、社會制度設計等各種層面的討論了,不過畢竟她那時才大班,諸如這類的討論,重點不在「給予正確答案」,而是親子一起思考推理的過程。

像這樣透過親子對話,我們就可以輕鬆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養成孩子 “提出問題前先經過思考”的習慣,培養孩子自己找答案、尋解方的能力,並且進一步幫助孩子建立價值觀和世界觀,對事情產生自己的見解和判斷。

近年因為考試制度的調整,坊間出現愈來愈多「作文補習班」,旨在訓練孩子寫出言之有物的文章,可是除了背誦名人佳句,作文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觀察、描述、還有思考,這些能力並不是光靠看範例就可以輕鬆養成的。所以,當我們在忙著訓練孩子寫作文得高分時,是不是應該先停下來,先從基礎開始:「幫助他們打開五感,觀察周遭人事物、學習用文字加以描述和形容、進一步練習分享和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有觀察、有觀點,才可能寫出好文章,而這一切能力,其實都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親子對話間慢慢累積養成。

 

那我們可以怎麼跟孩子聊學校的事情呢?

首先,親子聊天分享的習慣是累積的,不是一蹴可及的。上下學途中、睡前時刻、獨處的時光,都是很好的機會點,趁孩子還小就要養成分享的習慣,很多爸媽期待可以成為孩子無所不談的麻吉,但往往才聽孩子講一句、爸媽就開始發表長篇大論,久而久之,孩子只願意跟同儕分享酸甜苦辣,爸媽卻還一頭霧水、怪孩子對家長甚麼都不說、把爸媽當成陌生人。

 

問孩子問題請這樣開始:

開放式問句 ──

今天學校過得如何呢?

今天上課學到甚麼呢?

為什麼心情特別好/不好呢?
 

注意:避免採用「Yes or No」的封閉題型,「是不是」,「有沒有」,「好不好」這類的問題,很容易讓孩子成了省話一哥/姊,只用單字作答,最後只剩家長單方面在說話,無法達到分享交流的效果。

 

真誠的關心與好奇:人事時地物

今天你都跟誰一起玩呢?

你們玩了甚麼遊戲呢?

你們在甚麼時間玩呢?

在哪裡玩呢?

注意:重點是保持關心和好奇,可以順著孩子的回答繼續詢問,但不要有咄咄逼人的感覺,很多關鍵都在細節,但前提是爸媽要專注地聆聽並探問, 可以追問孩子「然後呢?」「接下來呢 ?」當你真正有興趣時,孩子也會更樂意地說更多。

 

討論感受與想法

OO說了這樣的話,你聽了覺得怎麼樣?

發生了OO事件,你感覺怎麼樣?

你覺得可以怎麼做會比較好呢?

注意:針對孩子的回饋先不帶批判的口氣,更不要急著說教,保持開放的心胸先接受孩子的各種想法,盡量多用「你認為呢?」「你的想法是什麼呢?」去回應孩子的想法,引導與孩子的討論。

 

大人先分享,再專心聆聽孩子分享

如果孩子對分享興趣缺缺,爸媽可以先嘗試自己先分享,主題就是跟孩子分享今天三件有趣、快樂或感恩的事情,不要太多、不必太長,既能為孩子作出正面的分享示範,也可以幫助自己以正向眼光回顧一天的生活。

孩子的天性其實多是樂於分享的,很多爸媽都說到,當孩子讀幼兒園時,每天回家總是急切想發表:「爸比媽咪我告訴你… 」,可是孩子年紀漸長卻愈來愈沉默了。其實只要家庭裡提供一個安全、放心的氛圍,讓孩子覺得自己可以跟家長無話不談,不必害怕被批評、不害怕犯錯,孩子就會樂於對你敞開心胸,健康的親子關係就可以在這樣你一言我一語中逐步建立起來,而且孩子的口語能力和思辨能力也會大有進步。

最後,分享一句我很喜歡對孩子們說的話:「謝謝你跟我分享,我覺得好開心!」

今天就趕快來試試這幾招,與孩子好好聊一場吧!
 

Photo By:Pexels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