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教養:生活中實踐飲食教育的10種方法

根據研究顯示,12歲以前的孩子,會把常吃的味道,當做是「媽媽的味道」,記憶下來。父母能影響孩子的健康飲食,關鍵就是在這人生的前12年。

大家好,我是『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的德齡,每周五在「1號課堂」,和你分享家長最關心的熱門話題。 

上週的節目中,我們提到了「飲食教育」在國際間已經蔚為風潮。不過,飲食教育不能只靠國家政策支持或是學校推動,而是必須在家庭生活中落實。今天要和你分享,如果我們也想在生活中實踐飲食教育,該怎麼做呢? 

根據研究顯示,12歲以前的孩子,會把常吃的味道,當做是「媽媽的味道」,記憶下來。人的情感發展,從出生到小學階段,與媽媽感情最好,跟家庭連結很大,父母能影響孩子的健康飲食,關鍵就是在這人生的前12年。 

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愛與榜樣;表現在飲食教學上,就是「父母怎麼吃,孩子就怎麼吃。」台灣師範大學家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林如萍認為,餐桌談教養其實沒有那麼深的學問,就是自己把日子過好而已,她說:「也許每天或每週,有一段時間能夠好好的吃,真心放在食物上,就是很好的開始。」 

父母不妨先改變心態,面對飲食不必太過嚴肅,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共讀、耕種、採買、烹煮,或甚至在食材的選擇或是料理方式上大膽做實驗,親子之間就能發現關於食物好玩的樂趣。 

那麼,在家裡該如何開始飲食教食呢?以下提供10個簡單的方法,你可以在家試試看。 

 

生活中實踐食育的10種具體做法 

首先,就是選擇 吃當季、在地的食物。 

「食育強調的是風土飲食,是結合土地的營養學。」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張瑋琦談到,選擇吃當季、在地的食物,不只是考量提高糧食自給率、減少碳排放,從中醫觀點來看,也是為了身體健康。

張瑋琦舉例,台灣的夏天炎熱、悶溼,吃盛產的瓜果剛好可清涼、降火、利水,比較不容易中暑。另外,一年四季盛產的香蕉,夏天吃能消除疲勞,冬天吃則可以補充熱量。

當季的農作物,價格便宜又符合人體需求,不用特別調味就很好吃。 

 

其次,是認識自己家鄉的特產。 

知道自己家鄉的農業產品,教孩子認識,食物在未加工之前,不同種類有什麼風味特色,這也是飲食教育的重點。 

舉例來說,德國人非常喜歡蘋果和馬鈴薯,他們能夠變化出多種不同的料理;義大利有很好的氣候環境,孕育出各種滋味飽滿的蔬果。而台灣知名甜點鳳梨酥,光是原料鳳梨的種類,就高達20多種,你清楚它們的差別嗎?生長在台灣的我們,是否也該多認識米、米食、雞肉、豬肉、茶等…特產呢? 

 

第三,是享受食物,用五感細細品味。 

好好的吃飯很重要,與其狼吞虎嚥,不如細細品嚐。飲食教育不只有文字知識,而是透過身體感官去記憶與學習,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及體會。 

因此,法國小學有「味覺課程」,教導孩子認識基本滋味,將食物依味道分門別類。或是讓孩子蒙上眼睛,用觸覺、嗅覺和味覺,去感受不同的食材。 

 

第四,不要一味禁止,而是培養孩子對食物的選擇力。 

盡量讓孩子從小嘗試各種不同的食物,而不是一味禁止某些食物,這樣才能累積廣大的資料庫,培養孩子做選擇的能力。 

芒果社企創辦人林雅恩說:「6歲前的孩子特別會挑食,這是人體正常的自我防禦機制。」每個小孩要接受一樣新食物之前,至少要先經過12次嘗試,食物烹調後的形狀、質地、口感、擺盤和享受食物的過程,都會影響孩子對這個食物的印象及感受。 

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己盛飯、挑選要吃的菜,對於孩子不挑的菜,可以夾幾口給他們,引導他們吃一口,試試看、嚐嚐看。 

 

第五,教孩子做菜,學會照顧自己。 

有的小孩以為香蕉是白色的、芒果是一片一片的,因為父母都幫孩子把水果準備好,結果他們連水果原來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其實,家長平常在家就可以教導孩子簡單的料理,例如:洗米煮一鍋飯,或做蛋炒飯。這麼做,能讓孩子同時認識不同的食材。 

愛做菜的孩子,吃得開心健康,也能學會照顧自己。透過做料理,孩子才能接觸食物、吃真食物、了解食物來源,也比較不會浪費食物。 

除了平時可以一起下廚之外,在傳統的節日裡,親子也可以一起做年糕、搓湯圓、包粽子。父母帶孩子進廚房做料理,認識食物只是最基本的學習,更重要的意義,是陪伴與親情的連結。 

 

第六,食物本身就是一種美學。 

如果用塑膠袋裝豆漿,喝起來的滋味如何?把所有的菜都裝在一個大碗裡,你還能吃出不同食物的味道嗎?該怎麼把孩子討厭的蔬菜變好吃呢? 

Mini Cook創辦人樊欣佩分享,飲食可以結合藝術和美學。在Mini Cook的料理課程中,搬出了草間彌生、梵谷、蒙德里安等藝術家,做出南瓜、撕貼畫、方塊蛋糕等料理,賦予食物更豐富的色彩和形狀。 

「家有小學生之早餐吃什麼」的臉書社團,成員突破10萬大關,社團中很多家長都變成藝術家,發揮巧思和創意美學,端出各種造型早餐,皮卡丘、美人魚、蘿蔔糕小火車……等等,如此巧妙的安排,就連挑食的孩子也都放下心防,開心享受各種食物。 

 

第七,共食共玩共學,加深凝聚力。 

不少人利用家中陽台或頂樓,打造小菜園,將水泥空地變成食物庭園,每天採收、烹煮,成為餐桌上最新鮮的佳餚。從消費者成為微型的生產者,最大的不同,是與環境產生更有意義的連結。 

互助團體「小村子mama team up」也關心並推動飲食教育,從好吃、好玩入手,還要讓媽媽們能拍出美美的照片上傳。透過持續的親子共學,小村子的成員逐漸改變家庭的飲食習慣,包括用天然食材做麵包,在過年前和小孩一起做蘿蔔糕…等,讓孩子們更懂得節氣生活。 

 

第八,珍惜食物不浪費。 

全世界有1/3的食物,還沒被人們吃下肚之前,就在生產、收割、運送、消費的過程中被浪費了。台灣超市和量販店產生的廢棄食品,每個月平均大約高達500公噸。 

而對很多家庭來說,最大的剩食就在家中冰箱內。除了吃不完的食物之外,在烹煮前就被丟棄,甚至原封不動放到過期,都是浪費食物的原因。如果我們能夠好好的保存食材、了解如何完整利用食材,以及發揮一些烹調巧思,讓剩菜變成一道新料理,冰箱裡就不會有這麼多的剩食了。 

父母懂得愛惜食物,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要是自然耕種、採收,就會有長得醜的農作物,但其實這些賣相不佳的農作物,品質並不受影響,依然吃得到美味營養。如果能夠帶孩子去認識、品嚐,將會是很好的機會教育。 

 

第九,環保減塑,吃出生活風格  

平時自備餐具和購物袋、重複使用食物包裝材料、減少使用塑膠袋、塑膠杯或是吸管等等,也代表一種環保樂活的生活風格,更是親子食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根據近年來國際淨灘的統計,成堆的垃圾中,海洋垃圾的兩大頭號殺手,就是免洗餐具和塑膠垃圾。如果每個家庭都能減少外食,自然就能減少製造塑膠垃圾。即使不得不外食,也可以使用環保餐具,或自備食物袋。 

另外,很多人每天習慣喝一杯手搖飲料。買一杯飲料,馬上就會產生一個塑膠杯和一根吸管,日積月累下來,將會累積相當可觀的塑膠垃圾。不過,這樣的狀況是可以透過簡單的方式改變的。如果你戒不了飲料,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帶著自己的環保杯去購買咖啡或飲料,這樣一來,你也可以為減塑盡一分心力。  

 

最後,從產地到餐桌,學會惜福感恩 

經常辦體驗活動的陳惠雯有感而發的說:「現在的孩子不管體力、耐力或環境適應力,都顯得愈來愈弱。」曾有大學女生參加插秧體驗,一腳踩進田裡就站著不動,接著開始大哭,因為覺得泥巴「好髒」。 

父母帶孩子到產地進行農事體驗,譬如1月拔蘿蔔、3月體驗插秧,或參加麥田音樂會……等等,親自去看看蘿蔔、麥子、稻子秧苗等農作物長什麼樣子,並動手做看看,就會對食物與土地有更深刻的感受。 

有位媽媽分享:「以前每天追著小孩吃飯,但小孩體會種稻收割的辛苦之後,居然乖乖坐在餐桌前把飯吃得乾乾淨淨。」透過親身體驗,了解農夫用心耕種的辛苦,就會更珍惜食物,看見的不只是價格,而是價值。 

一日三餐,一天就有三次飲食教育的機會。飲食革命就是改變,本來不會的就去學,慢慢學就會找到方法,只要你覺得這件事很重要,就有改變的動力。 

 

更多內容,歡迎參考【未來Family】。謝謝你的收聽,我們下周見。 

 

※更多您可能感興趣的相關文章...

食農教育全球新風潮

讓孩子做主,遠離零食速食

 

Photo by Naomi Shi from Pexels

數位編輯:吳佩珊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