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3C教養】孩子都不接觸科技就好了嗎? 法國不是只禁止校內用手機,而是堅持這三不與三要

法國教育部面對網路來勢洶洶,其實已有一整套的政策規畫。根據日前代表法國教育部來微軟E2會上演講的法國國民議會議員寶拉.佛泰札(Paula Forteza)解析,這些政策方向,可以簡單分為三不與三要。以下分享給台灣的家長,比較看看法國作法和我們的差異。

2018年九月,法國教育部首度實施了禁止中、小學學生在校園內用手機的新政策,主要是教育部長布朗凱(Jean-Michel Blanquer)驚覺現在學生在校內無時無刻都在滑手機,即便之前上課已禁用,午休和下課學生也都只顧看螢幕不離開座位,希望就此徹底遏止這個惡習所致。可能是全球爸媽都對禁止孩子玩手機這件事很有感吧,這個新聞去年一發出,在台灣、美國、英國等地馬上引起了相當高的網路討論人氣(請見:法國2018年九月起,中小學全面禁用手機,後來怎麼了? ) 。 

至今已快一年,其實仍有不少人關心,法國實施狀況如何?如在2019年四月的微軟全球教育交流會(E2)上,就有人詢問受邀前來的歐盟顧問,這樣的禁令,對當地學生的數位學習與科技創新,到底帶來甚麼影響?學生都不接觸科技,好嗎? 

 

法國學生,在校還是有上網 

其實,這是個大誤解。法國中小學生在校內還是有使用平板等科技工具在輔助學習的!只是在校內不能使用自己的手機,而必須使用學校認可且有辦法管理的工具而已。程式學習更是法國教育部力推的新課程。 

法國教育部面對網路來勢洶洶,其實已有一整套的政策規畫。根據日前代表法國教育部來微軟E2會上演講的法國國民議會議員寶拉.佛泰札(Paula Forteza)解析,這些政策方向,可以簡單分為三不與三要。以下分享給台灣的家長,比較看看法國作法和我們的差異。 

 

不要盲信假新聞 

先談面對網路時代的三不,其實,法國教育部會希望學生盡量減少使用手機,不只是擔心妨礙學習而已,更希望孩子不要受到現在網上滿滿酸民、仇恨言論、社交霸凌與假新聞的影響,從小學著做一個對線上行為負責任,也懂得保護自己的網路公民。佛泰札說,這方面第一個「不」,是讓孩子從小學會網路世界適當的對應溝通方式,不要做酸民、用仇恨言論攻擊他人。 

第二個「不」,則是希望孩子不要盲信網路謠言,從小就培養判別假新聞的素養。因應這兩方面,法國教育部建置了一個「Reponsible Internet(網路責任)」教學網站,提供教學資源讓老師可以在上課時教導學生。 

 

不要任隱私外洩 

至於第三個「不」,就是要讓家長老師帶著孩子學會不要任隱私外洩,光是讓歹徒有機會掌握孩子行蹤下手擄童,就可能是嚴重問題;青少年則可能因為一張無意發出的隱私照瘋傳,引起網路霸凌。這方面,法國一直積極要求歐盟的個人資料保護法,加強對未成年孩子的保障,可說是相對嚴謹。例如,像是歐盟國家早已規定,所有15歲以下的孩童,要開設臉書帳號前都需要經過父母同意。最近又加一條新法,老師在臉書開設班級社團時,若學生是15歲以下,事前也需要經過全班家長同意。這些法條施行後,教育部也都會定期在教師圈中宣導,督促他們積極告知學生與家長。 

在現場,法國高中英文老師Nathalie也認可說,雖然她的學生已經超過15歲,不受這條法令管制,她也不喜歡他們把自己照片、影片亂Po網,擔心意外瘋傳後有負面影響。但她還是會善用線上影音工具,讓學生們錄英文演講,練表達聽說。為了兼顧隱私,Nathalie用的是可掌握高度管理權限的Flipgrid,所有學生拍的影片都只能在這個平台裡看,不能轉發。同時任何一位同學的影片,可以公開給全班看?或只有老師可以看?都要透過身為管理員的她親自授權才行。現在這個平台反而變成她和家長溝通的好管道,像是最近帶學生作遊學旅行,她就開放了一些即時影片讓在家的學生爸媽觀看,幫助他們掌握孩子行蹤。 

 

108課綱增加程式課 法國也有類似作法 

再談法國政府面對網路科技的「三要」。佛泰札說,法國教育部也深覺下一代孩子,一定要多接觸科技,才能擁有不被時代淘汰的競爭力。第一個要做的,是從小就打好科技基本功。現在,法國已在研擬新課綱,未來要讓每個學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週就要上1.5個小時的程式課。比起台灣1​​08課綱規畫國中上程式課更早。 

 

法國也要學中國大力投資 

第二個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在學習上,也要善用新科技做得更好。這方面,法國教育部裡已設置了實驗室,讓教授,學者,老師和學生一起合作研究像是線上課程moocs、遊戲化學習、教室內的平板使用等學習創新專案,看能否找出最有用的新工具?另外也會仿效投資教育科技最積極的中國,用政府資金注資鼓勵法國各級學校,多用科技增進學習。 

第三則是鼓勵老師使用開源的教學工具或平台,因為法國教育部認為,如此可以減少過度依賴矽谷龍頭企業帶來的壟斷問題。 

 

延伸閱讀:   

AI三大效益:幫孩子學得更好、更快樂的新武器  

Photo:shutterstock

數位編輯:陳玉玲、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