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小一、國一、高一生如何做銜接準備?5原則提升孩子適應力

《未來Family》採訪多位家長,分享過來人的經驗,談談他們曾經有過的擔憂、經歷、想法與做法,以及對孩子的觀察、陪伴與協助,並整理出5大身心適應原則,希望幫助父母能夠在困惑中找到心理調適的解方。

對家中有即將升為小一、國一或高一生的家長來說,難免會有一些擔憂和焦慮,不確定小孩是否能適應新的學校生活,包括日益繁重的課業、不同的校園文化,以及同儕的轉變等等。

《未來Family》採訪多位家長,分享過來人的經驗,談談他們曾經有過的擔憂、經歷、想法與做法,以及對孩子的觀察、陪伴與協助,並整理出5大身心適應原則,希望幫助父母能夠在困惑中找到心理調適的解方。

 

1.只要身心安穩,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全職媽媽Ariel育有一雙兒女Sam和Jennifer,分別就讀高一和小三,兩個孩子的個性南轅北轍,但她深刻體會到教養之道無它,最重要的是「身心安穩」。不管遇到任何事,只要穩住自己和孩子,就沒有無法克服的困難。

Ariel談到,兒子Sam是個非常敏感的小孩,從幼兒園升小一的時候,妹妹方才出生,因而又重來一次分離焦慮。爸媽兩人討論後決定「輪流個陪」,陪他閱讀、聊天、騎車、溜直排輪等等,花了將近一個月,盡量將注意力暫時放在老大身上。

「每次兒子放學回家,我會主動找他聊,盡量讓他多抒發心情和想法,」Ariel表示,當時完全以孩子為主體,設想他處在什麼狀態,以及需要什麼協助。孩子第一週到教室門口都會哭,第二週可以只送到樓下,慢慢進入狀態後就穩定了。

張恩宇的女兒Lillian是小一新鮮人,第一天開學的時候期待又開心,沒多久就開始說不想上學。爸媽也花了快一個月的時間,不嫌麻煩地換證件、穿背心,輪流陪著進教室,等小孩準備好心情,說:「我可以了」,才改由外婆送到校門口。

同樣重要的是,爸媽也要在困惑掙扎和身心俱疲中學會穩住自己、疼惜自己。Ariel提供下列幾點建議:(1)試著覺察並接納自己當下的狀態,包括情緒容易不穩定、能力上的不足;(2)不批判,不要一味自責或抱怨伴侶,把精力花在自己還可以怎麼做;(3)每天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即使只有5分鐘,做自己想做的事,例如聽音樂;(4)找資源,譬如諮詢專業團體,或放假時請長輩幫忙帶小孩,讓自己和伴侶有稍微喘息的空間。

 

2.負責給小孩靠,而非當老師的助教

爸媽就是要跟小孩站在一起,負責給小孩靠,千萬不要把自己當成是老師的助教。「只要小孩有足夠的安全感,不管在學校遇到任何事情,都會有勇氣去面對的,」人本教育基金會「數學想想國」總監吳麗芬說。「數學想想國」是帶公益性質的繪本數學教材及課程。

擔任出版社總編輯和親職講師的簡玉芬是一位資深家長,兒子David目前是大二生、女兒Cammy就讀高中二年級。她談到,有的家長一看到老師在聯絡簿上寫的紅字,就立刻責罰小孩,這樣其實忽略了小孩的委屈和需求,可以先問小孩「怎麼了」,了解發生什麼事後再做適當處理。

另外,作業和考試也是造成親子衝突的原因。舉例來說,如果小孩遇到比較嚴格的老師,要求1分鐘內做完20題數字「10」以內的加減,無法及時完成,就做更多題目加強練習……,爸媽是否一定要幫忙督促完成?答案要回到孩子身上去思考。

吳麗芬提醒,小孩要熟悉10以內的加減,可以透過各種方法,譬如寫一封密碼信,請小孩去找相對應的秘密數字,然後組成有意義的句子;倘若過度強調孩子的反應力與計算速度,容易使大腦的神經線路僵化,「一個不思考的腦,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3.親子共同思考,上學和考試的意義

孩子進到小學之前,父母可以陪小孩一起討論、思考,包括:為什麼要上學?學習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考試?成績代表什麼意思……。

簡玉芬認為,在學校的學習只是學習的一角,最重要的是小孩是否養成相關能力,包括語文的寫作表達力、數學的邏輯思考力等等,而不是熟背多少知識;同樣地,面對考試的成績表現,主要是看孩子到底學會了什麼,學不會的地方,需不需要爸媽的幫忙。

簡玉芬的兒子David,生平第一次的國語考卷只考了15分,看在許多的爸媽眼裡應該會有很大的反應,但這位媽媽驚訝之餘仍忍住情緒,試著了解孩子的想法。小孩自己也覺得考15分太差了,希望能夠考100分,因而願意每天挪出30分鐘的時間,請媽媽陪著玩注音的拼音遊戲,練習2週左右就學會了,期末考也考了很好的成績。

「爸媽自己想清楚孩子上學和考試的意義,比較不會因為某一件事就感到焦慮,」簡玉芬說。

 

4.遇到人際衝突,帶小孩「猜」對方的想法

很多父母也很關心小孩在學校的人際互動,包括與老師、同學的相處是否和諧愉快,彼此有不同意見或發生衝突的時候,能不能找到適合的處理方式。

Ariel回想,有一次,Sam放學回來就大哭,因為某個女同學拿平板電腦偷拍他,同時打算上傳到社群媒體。很多同學看過這張偷拍的照片,Sam感到非常不舒服,放學時要求女同學刪除照片,不能把照片流出去。

Ariel的做法是,在保持身心安穩的前提下,陪小孩想清楚這件事。因此,她先讓兒子發洩完情緒,同理他的感受後,接下來討論處理的方式,包括要不要跟老師說、由誰去說、什麼時候說、希望老師怎麼協助處理……。在討論的過程中,Ariel也試著幫Sam想清楚自己生氣的原因,以及陪他一起「猜」女同學的想法。

很多時候,小孩可能會覺得「對方是故意要傷害我的」,陷入情緒當中不能自拔,但透過陪小孩「猜對方怎麼了」,不是為了找到標準答案,而是去認識一個跟自己不同的人。例如,女同學也許是想找兒子玩,只是交朋友的手法不一樣罷了。

「猜完對方的想法後,更重要的是思考該事件的核心觀點,」Ariel強調,無論用何種方法交朋友,都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與拿捏界線之上。

另一方面,Ariel也會帶兒子將思考聚焦在有關對方「行為」的描述,重新思索、整理兩人之間的往來互動,學習用比較客觀的眼光和角度去看待事情,也就是在事情表象之外,進一步看到背後實像,才不至於內心充滿糾結。

 

5.溝通有愛無礙,多問、聆聽、不評價

簡玉芬建議,父母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過程中,盡量多發問、先聆聽、不評價或貼標籤,因為評價一出現,就會阻礙親子之間的溝通,「這需要10萬小時的練習,畢竟我們不是這樣長大的。」

比方說有一天,念國高中的孩子突然告訴你:「我想跟一個人交往看看」,爸媽該怎麼接招?

簡玉芬曾經陪女兒Cammy走過一段美好青澀的初戀,女兒開心,做媽媽的也很開心。Cammy會主動跟媽媽分享,欣賞那個男生很帥、很酷、很能做自己;戀愛中的兩人約好一起搭車上下學,媽媽從此不用當接送司機;女兒甚至邀請媽媽去看男友在熱音社的成果發表。儘管這段戀情只維持兩個月,女兒發現對方個性不適合後,在很傷心的情況下提出分手。

簡玉芬分享她的觀察,有的孩子因為父母不同意而偷偷談戀愛,有的孩子忍受女朋友的任性,只是因為自己需要有個伴……,這些孩子面對交友上的問題,內心夾雜著不被理解的孤寂感。

「談戀愛是很好的學習,可以讓一個人去認識另一個人,」簡玉芬認為,孩子的人生路上不只有父母,如果有機會創造一段美好的關係,時間也到了,為什麼不讓他們去嘗試呢?「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需要磨合的,慢慢地從別人那裡看到自己,幫助自己更了解自己。」

當然,性教育和情感教育是同樣重要的課程。「在孩子升小一之前,父母就要把有關『性』課題的功課做好,想清楚自己到底在擔心或害怕什麼,」簡玉芬強調,早一點想清楚才能勇於面對這件事,教導孩子親密關係與性安全,幫助他們懂得保護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

 

※延伸閱讀:

小一新鮮人要做好哪些銜接準備?這5項很關鍵爸媽請記得

國小升國中的準備:國文、英文和數學這樣提前準備,就不怕課業壓力過大且適應不良
 

 

Photo:sunawang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