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實驗教育,和世界距離多遠?

美國教育的革新發展集合了政府、NPO非營利機構與PO營利機構的努力,發揮了1+1+1=無限可能性的發展力量。

您願意花一年60萬台幣的學費,進入一所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實驗教育小校嗎?

像是一個小型的教育實驗教室,城市街道旁邊的店面,沒有主管人員,沒有健身房和餐廳,沒有鐘聲,沒有統一的課表,沒有統一的進度,每天學生們帶著iPad 或者Chromebook,每週與教師討論後自訂修正的“學習玩樂PL表”(playlists),課表上記錄著一系列學生的優缺點,以及量身定制的個人和集體活動。

 

如果這樣的學校在台灣,對大部份的家長來說,入學的誘因恐怕很不足,而且會有很多家長接著問:有沒有保證升學率?國際知名大學的錄取率高嗎?然後,會帶著質疑甚至是嘲弄的態度,去看待這樣的實驗學校吧!

 

但是這樣的實驗學校卻在矽谷爆紅,而且還獲得Andreessen Horowitz、Peter Thiel的Founder's Fund等創投的投資。另外,eBay創始人Pierre Omidyar和賈伯斯的遺孀Laurene Powell Jobs也投資了該學校。Facebook創始人Mark Zurkerburg向該學校注入了大量資金,成為重要投資人之一。

 

為什麼AltSchool會在美國爆紅,並引媒體報導的熱潮呢?集結「教育+設計+工程+創業家精神」概念的AltSchool,到底是一間什麼樣的學校?為什麼AltSchool能夠募集到1.33億美元,成立兩年就快速擴展出8個分校?相關介紹詳見《未來Family 9月號》:培養創業精神的學校 AltSchool─每週更換課表,學習就像玩遊戲。但我想和大家討論的,是這樣的學校,到底和台灣諸多的實驗學校或自學團體,有什麼不同呢?

 

視野,決定了廣度,更決定了高度

在台灣,也不乏類似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iPAD平版科技學習為發展主軸的學校,例如:微軟的未來學校,以及諸多歷經十多年發展的各種實驗教育學校,包括公辦民營、公立學校、私立學校或非學校型態之共學模式,但是這些學校與團體過去卻不斷受到政府、教師與家長質疑,面對「就讀學生將失去考試競爭力」的重度焦慮挑戰。

 

在法源支持不足的情境下,創校和營運者小心謹慎的披荊斬棘,好不容易克服萬難走到今日,終獲實驗教育三法通過,給予合情、合法、合理的辦學情境,並獲得教育部肯定與支持,訂定今年為實驗教育元年,又逢台灣教育翻轉觀念熱潮後,才逐漸在台灣受到重視,撥雲見日。

 

不過各縣市政府要走向實驗教育之路仍然相對保守,在少子化與偏鄉問題的壓力下,才不得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躊躇前行,殊不知全球教育已經快速走向大變革,台灣不進則退,下一代的未來競爭力,在大家猶豫徘徊之間,如滴漏般讓黃金時間流失消逝。

 

Altschool和台灣實驗學校的差異

到底Altschool和台灣現行類似的實驗教育發展模式有什麼差異呢?

 

差異一:引領21世紀學校教育之革新:

Altschool教師與工程師正積極探索21世紀的教育公式,並希望將此公式運用到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和政府特許學校。而台灣的各種教育,都還困在20世紀中掙扎。

 

差異二:全球化新創企業營利模式:

AltSchool是一個創投資助的初創公司,創始人和投資者希望在全美各地大量創辦以科技導向的連鎖私立學校。除了提供良好教育同時也持續蒐集教育現場上千筆資料的回饋,進行各式產品與系統的研發與修正,未來能夠提供支援各級學校教育創新而帶來豐厚的利潤。

 

在歐、美、紐、澳等國家,教育是一種國際產業,例如:紐西蘭產值25億紐元(約60億台幣),澳洲產值181億澳元(4,175億台幣),甚至教育企業可在美國NASDAQ IPO上市,如Edison school Inc. 總市值122億美元,但在台灣,目前受限於法令,創投的資金和資源並沒有導入教育體制,無法發展出教育產業、教育經營組織及擴校的活水源頭。

 

差異三:小型學校組成連結龐大網絡共享資源中心:

創校的Ventilla團隊創新新模式,他們不僅建立學校且要建構學校運營的技術並從中獲利。他認知:「學校不應該變得越來越龐大,越來越官僚化,相反,它們應該是小型學校組成的龐大網絡,同時連接到一個中心。這些小型學校獨立營運並共享資源獲益。」反觀台灣,每一所學校,都還是教育大環境中的一座孤島,大班大校居多。即使小學校發展順利朝全人中學的方向前進,學校也變得愈來愈大,而不是以網絡整合資源的方式,跨校連結。

 

差異四:蒙特梭利2.0與電子共享平台My.Altschool:

Ventilla 把AltSchool 的教學方法稱作是“蒙特梭利2.0”。AltSchool 的電子平台My.Altschool 會監控學生們的“學習玩樂PL表”,以及各項活動。當學生們登錄My.AltSchool 網站,打開自己的PL課表,他們會發現自己與教師們討論安排的20 至25 項活動。這些活動是非常多樣性的,他們可以自行選擇線上學習或是線下學習活動。教師能夠自己製作任務卡片,或者搜索資料庫,尋找參考其他教師製作的卡片提供學生選擇。但台灣的實驗學校,在有限的資源下,卻無法打造一個即時分析及分享大量資料數據的科技監控和學習平台。

 

差異五:研發21 世紀教育的操作系統:

AltSchool 的教師們還與工程團隊合作一起創造新的產品,產品副總裁Raj Bhatia帶領團隊一起研究技術對教師與學生們的影響,教師反饋現場問題,然後研發團隊對產品進行修正,提升教學效率。例如:學生們簽到的應用,監控課中行為的可穿戴設備等等。教師們幫助開發了一個名為AltVideo 的系統,這套系統是利用攝影錄製課堂活動,評測教學效果與學習進展情況。Ventilla 的目標是,把各種工具打包為「21 世紀教育的操作系統」。同樣的,這樣的科技和平台建置,台灣仍望其項背。

 

差異六:縮小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的差距願景

AltSchool要做的是一項長期的事業,在二十年內能夠真正成功改進美國大區的公立學校的教育,達到一定規模後,縮小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的差距。但台灣卻仍有一條"體制外"和"體制內"教育的鴻溝,很難跨越,也無心跨越。

 

美國教育的革新發展集合了政府、NPO非營利機構與PO營利機構的努力,發揮了1+1+1=無限可能性的發展力量。台灣教育呢?能夠跳脫傳統的島國視野與思維以及國家官僚控制的發展嗎?民間興學的力量能夠崛起一起努力嗎?在持續教改近30年後,不妨痛定思痛靜下心來想一想,到底我們可以如何動員全民救教育,走出我們擁有全球競爭力的未來呢?

 

FB粉絲團:

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促進公辦民營理念創新學校發展 / 010自由學習新視野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