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Cook創辦人樊欣佩:教孩子學會正確的飲食,擁有健康

一場又急又猛的感冒,讓樊欣佩的人生從此轉了個彎。「沒有健康,就什麼都沒有」看似老生常談,卻是她用生命換來的頓悟。她下定決心要從飲食找回健康,也想教孩子學會正確的飲食,擁有健康,因此創辦了「Mini Cook迷你酷食育生活工作室」。

創辦Mini Cook迷你酷食育生活工作室之前,樊欣佩是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台大法律系畢、開設律師事務所、就讀台大-復旦EMBA境外專班,事業如日中天。但一場又急又猛的感冒,讓她的人生從此轉了個彎。

2013年中,樊欣佩到羅馬出差前得了感冒,上機前發燒、胡亂吞了退燒藥,堅持上飛機。結果病情在羅馬大爆發,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樊欣佩回憶:「當我躺在急救檯上,一口氣差點喘不過來時,才知道原來生命這麼脆弱,就算有一千萬也買不到一口呼吸。」

「沒有健康,你就什麼都沒有」看似老生常談,卻是樊欣佩用生命換來的頓悟。有3個小孩的樊欣佩當下很自責,自己太輕忽健康了。過去她自以為很健康,每年做高端健檢,營養師幫她配好營養品,吃只吃美食和米其林,對營養的知識卻是零。

 

頓悟原來健康必須從飲食獲取

這場大病追根究柢,問題出在免疫力太差。經歷生死交關,樊欣佩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冰箱裡一大袋的營養品丟掉,「原來營養品給的金鐘罩是假的,一沒吃防護就不見了。」她下定決心要從飲食找回健康,也想教孩子學會正確的飲食,擁有健康。

樊欣佩花了一年時間大量蒐集、研讀資料,生平第一次聽到「食育」二字,這才發現英、美、日等國家都有立法規定,政策明訂學校必須重視孩子的飲食教育,反觀台灣卻付之闕如。

身為法律人的她,於是主動接觸關注食育的老師和團體,協助擬定《飲食教育基本法》草案,希望台灣的孩子也有受飲食教育的權利。

 

開辦教室,示範可以怎麼教

樊欣佩相信,有不少爸媽像她過去一樣,對飲食健康的認知是零,遑論教孩子食育。於是,她在2014年7月成立了Mini Cook,以廚藝教室的形式,「透過教孩子做料理,讓他們接觸食物、關心食材、重視節氣和土地,了解食物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樊欣佩表示,開廚藝教室的用意,不在於教孩子做菜的技能,而是增加孩子認識食物的能力,希望推廣、示範給爸媽看食育可以怎麼教,親子一起關心吃的是什麼、想一想「吃」這件事要不要做些改變。

Mini Cook的課程設計,結合了營養師、廚師及幼教老師等不同領域的專業,「課程設計必須好玩,讓孩子感興趣。」樊欣佩強調,重點是讓孩子接觸以及參與,例如:很多孩子不吃紅蘿蔔,任憑大人說「對眼睛好」也沒用,但如果先跟孩子講個紅蘿蔔的故事,接著讓他動手做,摘葉子、削皮、切片、燙熟和壓模型,「每個孩子都覺得自己做的料理最好吃,二話不說吃光光。」樊欣佩強調幾個食育做法,也很適合父母在家教孩子。

做法1. 認識節氣及台灣的食材

樊欣佩觀察,許多孩子缺乏接觸真食物的機會,所以不識真滋味。她曾讓孩子比較加香精、白色色素的草莓牛奶和真的草莓牛奶,結果每個人都選假的好喝。

為讓孩子認識食物的真實滋味,Mini Cook教孩子做料理時從食材原型開始,希望孩子學會選擇食物的能力,能夠聰明選擇吃或不吃、或少吃一點。例如:做珍珠(粉圓),比一比自己做的和外面賣的,哪個的彈性比較好?為什麼呢? 讓他們自行判斷外面賣的是否添加了別的東西,可不可以吃?

做料理的過程中,除了帶孩子認識不同的食材,也進一步讓孩子認識節氣、土地及飲食文化等。

樊欣佩舉日本和法國的例子。日本小學課堂會教孩子做味噌、味噌料理及介紹味噌文化;法國小學有一堂品味課,教孩子認識起司、品嚐牛奶和羊奶做的有什麼不同,做葡萄酒的葡萄和做冰酒的有什麼不同等。樊欣佩有感而發的說:「我們對台灣本土的東西認識得太少了,」像是鳳梨有金鑽、牛奶鳳梨等20多種品種,不妨讓孩子多接觸,摸摸看、切開來看看、品嚐味道,或是直接走進產地,都能夠幫助孩子對食物和土地更有感。

做法2. 帶孩子在生活中問問題

Mini Cook成立時,樊欣佩小兒子3歲,他是最捧場的學生,四年多下來,樊欣佩明顯感受他對食物和飲食健康的敏銳度很高。每每外出用餐,他會關心食材來源和調味方式,「鮭魚卵是真的還假的呢?吃起來這麼甜,是加了蜂蜜嗎?馬卡龍的顏色是不是加了色素?」

樊欣佩強調,飲食教育就是一種生活教育、家庭教育,不只是學校的事,父母只要願意其實都做得到。如果教孩子挑地瓜葉,他自然就學會根、莖、葉,不用等到自然課從課本上習得知識。

另外,帶著孩子一起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也是很好的方法。例如:為什麼有些牛奶喝起來較稀,有些較濃?為什麼有些礦泉水特別貴?吃飯時尤其適合丟問題給孩子,一日三餐就有三次飲食教育的機會。例如:早餐吃吐司,吐司是什麼做的?親子一起動腦,不僅樂趣多,而且可以避免小孩滑手機。

 

會做菜,也會懂得照顧自己

樊欣佩指出:「每個當爸媽的對孩子最初的期望,不就是健康?曾幾何時卻忘了關心他吃什麼。」她鼓勵爸媽帶孩子一起做料理,「會做菜的孩子一生懂得照顧自己、關心自己的健康。」

樊欣佩很慶幸,還好那場病是爆在自己身上、不是先生或孩子,「讓我開始關心孩子的飲食和健康,原來只要我做一些改變,就可以改變家庭,給孩子更好的觀念。」樊欣佩開始帶著孩子一起買菜、做菜,還去考了中餐丙級證照,「改變不見得是媽媽的責任,全家人一起參與,餐桌上分享的感覺真的很棒。」

今年起,Mini Cook教室的階段任務完成,她和團隊將走出教室、把食育推廣到更多地方,讓更多人知道其重要性。樊欣佩同時也是「傑米奧利佛飲食革命基金會」(Jamie Oliver Food Revolution Foundation)的台灣推廣大使。

「革命是什麼?革命就是改變,」樊欣佩說,「所有改變的前提是,你認為它很重要,雖然不會但你願意學,你願意去做,一定會摸索出方法的!」

 

預防危險最好的方法是認識危險

樊欣佩表示,日本人很習慣讓孩子進廚房幫忙,因此坊間有不少小孩專用的廚具,像是刀子,握柄、重量和刀面的齒鋸都經過特別設計。「3歲幼兒最好奇,你愈叫他不能碰或是不要做,他愈想試試看,」樊欣佩建議,讓孩子動手做料理,安全最重要,「預防危險最好的方法是認識危險,」比起嚴禁孩子進廚房,不如教孩子如何正確的用火和用刀,是更好的方法。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44期未來Famiy雜誌

延伸閱讀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