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以身作則,6歲以前一定要培養孩子「聆聽別人說話」的能力!

孩子小時候,除了要培養出情感表達能力之外,6歲以前還要提升說話能力和聆聽別人說話的能力。尤其是後者聆聽的能力特別重要。一旦孩子擁有聆聽別人說話的能力,就會成為一個會讀書的孩子。一個能夠認真聆聽別人說話的孩子也會擁有高度的專注力,有辦法在每一次的課堂或每一次的對話當中,學習到許多重要的事物。

只要孩子養成聆聽的能力,就能把書讀好並增進溝通能力

孩子小時候,除了要培養出情感表達能力之外,6歲以前還要提升說話能力和聆聽別人說話的能力。尤其是後者聆聽的能力特別重要。一旦孩子擁有聆聽別人說話的能力,就會成為一個會讀書的孩子。一個能夠認真聆聽別人說話的孩子也會擁有高度的專注力,有辦法在每一次的課堂或每一次的對話當中,學習到許多重要的事物。

另外,所謂的溝通並不是單方面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是和人彼此傳達各自的訊息。假如一名孩子既會說話又會聆聽,兩方面都很擅長的話,那麼他就會越來越擅長和他人溝通。然而,事實上很多孩子都不具有聆聽他人說話的能力。

很多小孩會在別人講話時插嘴、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不把別人的話聽完、只管自己想說什麼而不好好聆聽別人說話。這些小孩長大以後,也會變成這樣的大人。這麼下去會演變成很大的問題,因此各位父母請好好聆聽孩子說話,這樣才能當做孩子的榜樣。

不要對孩子說「你到底要說什麼!」「說清楚一點!」「我現在很忙,等一下再說!」當孩子在說話時請你好好聽完。

由於年幼的孩子會的詞彙和句子較少,語言表達能力較為貧乏,所以大人聽不懂是很正常的。因此,請不要催促孩子說快一點,而是帶著笑容把孩子的話從頭到尾聽完。

 

給孩子充裕的時間說話,不要催促孩子

聆聽孩子說話時的重點在於要四目相對。請你不要用高高在上的態度,而是要和孩子四目相對,並不時回應道「嗯、嗯」,有時候還要贊同孩子說:「喔~」「真的!」當你在聆聽孩子說話的時候,要對孩子的心情有所共鳴,有時可能還會回應孩子說:「這真的是太驚人了!」

這就跟你在聆聽成人說話是一模一樣的。不要催促孩子、不要否定孩子、不要打斷孩子說話。聆聽孩子說話的時候,最重要的並不是他所說的內容,而是要對孩子的心情產生共鳴。

做母親的每當和其他媽媽聊得很投入時,孩子常常會一直在身邊叫:「媽媽!媽媽!」這是一種訊號,表示孩子正在說:「看看我!」「聽聽我講話!」

只要你當時聊的並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就應該對孩子說「好,我聽你說」,讓他感到安心。只要孩子的內心獲得滿足,他就不會再一直煩著你說「媽媽、媽媽」了。

倘若父母擅於傾聽,孩子便會主動對你傾訴。當一個人知道對方對自己的話感興趣時,便會高興的不斷找對方說話。

孩子要把自己的想法化為言語說出來,需要先在腦中整理一下思緒。這樣的過程可以幫助孩子用更清楚的方式表達、說話有條理和邏輯,也就是說,這麼做可以幫助孩子提升溝通能力。

只要建立起這份基礎,孩子的聆聽能力便會變得越來越好。

 

在念圖畫書給孩子聽的過程中,好好把握溝通機會

念圖畫書給孩子聽,也是培養孩子聆聽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當母親念故事書給孩子聽時,孩子會感到很安心,全神貫注聆聽母親說話。只要徹底融入圖畫書的世界裡,便能將感情代入書中的角色,和這些角色一同感受喜悅和悲傷。這樣的經驗會幫助孩子培養與他人有所共鳴並好好聆聽他人說話的能力。

當你在念故事書給孩子聽的時候,請特別留意溝通的部分。當你念到一半時,孩子可能會問你:「為什麼?」「這是什麼意思?」這時你要反問他:「媽媽(爸爸)的想法是這個,你呢?」「你覺得這個時候兔子先生心裡覺得怎麼樣呢?」

你不需要跟孩子說:「等到全部看完以後,我再說明給你聽!」不必把看完故事當成是最優先的項目。每當孩子產生疑問的時候,你可以想成是提升孩子思考能力的好機會,趁這個機會反問孩子,引導他深入思考。

另外,各位父母也要記得一邊念故事書,一邊感受孩子內心的變化,適時加句「真的很難過吧」「真的很開心吧」「那個時候真的很痛吧」,這麼做可以提高孩子的同理心。

 

如果孩子沒有足夠的聆聽能力,就先讓孩子在家裡預習

如上所述,一個擁有聆聽能力的孩子,在小學上課時並不會遇到什麼問題,因為他們擁有極高的吸收力。但是,不具有聆聽能力的孩子,上課時注意力總是一下子就沒了,接著便開始想睡覺。下課後完全不記得老師上了些什麼。

假如你的孩子已經升上小學,而且沒有足夠的聆聽能力,那麼,請你讓孩子在家裡事先預習。

前一天晚上先看看課本,掌握一下大概的內容。如果孩子的閱讀能力較差,那麼也可以由父母念給孩子聽。一旦孩子事先預習過,課堂上聽老師說話時便會比較有概念,更能了解上課內容。這麼一來,孩子便能專心聆聽老師講課了。

 

 

摘自 船津徹《世界標準教養法:教出有自信、會溝通、善思考的孩子》/方智出版

 

Photo:bruce mars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黃晨宇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