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期間要讓孩子更成熟,不可輕忽情緒的應對;情緒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影響孩子的一生!

一個人承載著諸多情緒,不僅不容易覺知,也不容易與之應對,漠視、壓抑、發洩、依賴、轉移、引導……凡此種種方法,只要應對的方式不同,就會衍生出諸多不同的反應,每一個反應都牽涉各種應對與自我回饋,影響個人生命,也影響事件的發展。

過去的年代,人們較不關注感受議題,也許因為物質缺乏,努力求得溫飽都來不及了,誰還在乎感受呢?但是過去的年代,父母生養孩子較多,即使父母嚴厲,也無暇全天候管教孩子,而且環境較為單純,人的感官體驗亦較為純粹,孩子較易脫離嚴管桎梏,感官得到某種程度的釋放。

現今的年代,父母生養孩子較少,一個家庭普遍一到兩位孩子,父母雖然注重教養,但是很可能缺乏身教意識,有時像個褓姆寵孩子,有時像個法官監視與審判孩子。況且現代環境中,權威被解構了,資訊流量快速,電子產品大量充斥,讓孩子的感官無法得到深刻體驗,反而在迅速流轉的世界中,積累了大量的浮躁、憤怒與憂傷,卻未正視情感的美麗與枷鎖,以至於教育過程事倍而功半。

先不論情感教育如何養成?單就世人對情緒的認知,彷如洪水猛獸,避之唯恐不及,便可瞭解人們對這麼重要的議題,在主流教育裡從未深刻探索,僅能在頭腦上避開,無法真正逃離情緒的枷鎖。

情緒是個複雜的迴路,過去主流認知與情感養成的路徑,存有一個矛盾的區間:既要人不要有負面情緒,卻又缺乏完整的情緒教育。

 

每個人都有情緒,大人要能梳理自己情緒,也同理孩子的情緒

一個人承載著諸多情緒,不僅不容易覺知,也不容易與之應對,漠視、壓抑、發洩、依賴、轉移、引導……凡此種種方法,只要應對的方式不同,就會衍生出諸多不同的反應,每一個反應都牽涉各種應對與自我回饋,影響個人生命,也影響事件的發展。

曾有人說人們視情緒如洪水,果真如此的話,人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山海經》有一則傳說,鯀治理水患,以圍堵的方法,水患最終並未解決,反而更為氾濫。最後大禹治水,採取了疏導的方法,解決了水患。

不妨審視一般人面對情緒的方式,其實與鯀治理水患頗為相似,多半使用「圍堵」的方式:「不要生氣!」、「不要難過了!」、「不要緊張!」、「不要有壓力!」、「不要害怕!把台下的人當西瓜!」

這些面對情緒的方式,經過經年累月的印證,多半無效,甚至更形嚴重。那為何還要一代傳一代?何不仿效大禹治水的方法,以疏導情緒為方向,引領情緒成為一種正向的力量?這也符合古人所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說法。

情緒如何應對,影響大腦皮質層的變化,並且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情緒與腦部發展的關聯,比如神經科學家達馬修博士(Dr.Antonio Damasio),針對人類情緒與大腦變化,在一系列研究中呈現情緒的主宰。

一個孩子成長期間,要讓孩子更成熟,擁有更良好的腦部發展,不可輕忽情緒的應對,這正是教養與教育者需要在意之處,我將之視為所有教育的基礎。

疏導孩子情緒的方式,落實在策略上並不艱難,首先便是梳理自己的情緒,以平穩寧靜的語態面對孩子,其次便是同理孩子的情緒。

同理孩子的情緒,並不代表認同孩子的行為、觀念與期待,而是接納孩子生命發展的歷程中,必然經歷的一種程式。

試想,一個人期待未滿足,能平靜地面對,這樣的能力從何而來?除了基因天生之外,如何從一次又一次生氣、難過、失落與悲傷中學習?孩子健康經歷情緒的程式,不是單單被壓抑或忽略而來。

 

從感受切入,讓孩子意識到情緒,引導孩子正視問題的核心

接納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擁有情緒,就是同理孩子情緒的方法。落實到孩子的生活事件,在語言的表達中,先幫助孩子意識情緒,再接納孩子的情緒,將會是更好的路徑。

幫助孩子意識情緒,便是以情緒為探索的脈絡,詢問孩子:「我這樣說,你有難過嗎?」、「我這樣做,你會生氣嗎?」、「面臨這種狀況,你會害怕嗎?」、「你有什麼感覺?」、「說到這兒,你有什麼感受?」、「說到那件事的時候,你心裡發生了什麼?」……各種以情緒探索與核對的方式,我稱之為「由感受切入問題」,將有助於迅速釐清問題的源頭。

比如我有一次到中學演講,一位中二的女生舉手問我:「人為什麼要讀書?」

一般人的回答莫不是以道理、概念、期待或答案回應:「不讀書妳要做什麼?」、「妳可以不讀書呀!」、「不讀書就沒有未來!」、「讀書很棒呀!」、「人生有更崇高的理想。」、「讀書可以幫妳找到好工作!」、「人生來就有求知的欲望。」……

這些答案,往往不能幫助孩子解惑,因為尚未核對孩子的問題,就立即給了意見,這些徒勞無功的方式,卻是在你我生活周遭充斥著。

較有經驗的人,會想要探索孩子的問題,比如:「妳怎麼會這樣問呢?」、「妳讀書遇到困難嗎?」、「妳不想讀書嗎?」……

若是先探索孩子的問題,並且懂得切入孩子對問題的感受,往往能切入問題的核心,協助孩子解決問題

我問提問的女學生:「妳問的是一般的閱讀?還是學校的課業呢?」女學生回答是後者。我問她:「課業是否讓妳感到壓力?」學生立時紅了眼眶,並且點點頭。

我當時停止了對話,邀請她會後再找我談。

若是細究我們的對話,雖然只是一個尋常的提問,但我先核對了她的問題,其次從她的感受探索。接下來的對話脈絡,我會在她如何應對壓力,產生出什麼樣新的感受,如何影響她的行為與看法上探索。

這個過程,便是「幫助孩子意識情緒,以情緒為探索的脈絡,也就意識了問題的核心。

具體落實在生活中,接納孩子情緒的語言,我則歸納為:「我知道你很……」,對話框中的「……」便是情緒的核對。

比如一個孩子坐在房間哭泣。我看見孩子哭泣了,坐在孩子的對面,詢問孩子:「怎麼啦?」

孩子倘若不說話,只是哭泣而已,我便允許、也先接納孩子哭泣。

我停頓一小段時間,靜靜陪伴哭泣的孩子,就是一種接納的過程。

我可能會探索孩子:「你哭了,是因為難過嗎?」

假設孩子點點頭。

我通常會在停頓之後,以深刻而穩定的語態,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難過。」

只是這麼簡單的動作!孩子往往會覺得自己被同理了,情感被健康的對待。

我經常在講座的場合,示範孩子生氣、難過與害怕時,大人該如何應對,而不是壓制、忽略與漠視。我常更進一步,示範孩子遇到事件時,如何在對話中,切入感受的脈絡,讓孩子意識到情緒,引導孩子正視問題的核心。

當大人有意識的引導,孩子的情緒不穩定狀況,也就相對減少很多,孩子的思維與情感,也往往變得深刻多了。我更將這樣的對話探索,帶入閱讀討論,以及作文教學之中,藉由文本的力量,打開孩子更豐富與深刻的感官經驗。

 

摘自  李崇建 《心教:點燃每個孩子的學習渴望》/寶瓶文化

 

Photo:Victoria_Borodinova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吳佩珊(20200917更新)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