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防身術網紅教練蓋瑞:敏銳的觀察力是最佳防身術

台北內湖發生的擄童案,讓許多爸媽心驚膽跳,大人畢竟無法時時在孩子身邊,培養孩子臨危不亂的反應,長出保護自己的勇氣很重要。

台北內湖發生的擄童案,讓許多爸媽心驚膽跳,大人畢竟無法時時在孩子身邊,培養孩子臨危不亂的反應,長出保護自己的勇氣很重要。

「壞人跑到學校裡要攻擊你們了,現在該怎麼辦?」「怪叔叔進教室了,要往哪個出口跑?」身材魁梧精壯的教練蓋瑞(Gary Missing),最近成了台灣媽媽的「英雄」。自內湖發生擄童案後,他的單支兒童防身自救教學影片在《未來Family》網站至今觸及率已近300萬。

去年結束雙十國慶的元首貼身保鑣任務後,蓋瑞就轉換身分,進到校園當起另類「晨光爸爸」,徹底顛覆國小學校園晨光時間媽媽讀繪本、教孩子做勞作,或是爸爸分享職場趣事的刻板印象。

利用晨光時間邀請防身教練到學校教學童如何保護自己,是現在台灣最夯的晨光時間活動。「接二連三的隨機擄童、攻擊小孩事件,讓爸爸媽媽心驚膽跳,發現與其學才藝、不如學防身,懂得保護自己更重要。」蓋瑞平常的工作是私人保鑣,看到層出不窮的新聞事件,乾脆開起防身訓練中心,教4歲以上孩子防身術。去年夏天內湖發生隨機強拉女童書包當街擄人事件,隔天蓋瑞在粉絲團上傳一則1分多鐘的書包掙脫防身術影片,在家長間瘋傳,短時間內在網路上爆紅。

 

模擬現場環境,考驗臨場反應

無論是在小學教室或是自己的訓練中心,蓋瑞最喜歡用現場環境模擬,考驗孩子的臨場反應。一堂捷運襲擊防身課,平均7、8歲的孩子模擬搭捷運排排坐,戴著鴨舌帽、壓低帽緣的壞人出現,拉住其中一個孩子的手臂,孩子馬上用腳猛踢壞人小腿、用腳跟踩擊,趁壞人來不及反應的瞬間跑到另一個車廂求援。

另一堂親子防身課:年輕媽媽牽著3、4歲的孩子行走,歹徒突然現身企圖擄童,媽媽馬上擋在孩子和歹徒中間成為屏障,並大聲喝斥,歹徒一溜煙跑走。媽媽有防身技巧當然可以保護孩子,不過事情發生瞬間,很少人能立刻反應。因此更重要的是提高警覺、觀察身邊環境的覺察能力。帶孩子出門,更要像總統的貼身保鑣般,視線片刻不離開孩子,因為只要10秒鐘不注意,就足以發生遺憾的事情。

然而真實情況並不是如此。蓋瑞曾經數次上街「實驗」:先是慢慢接近,最後緊跟著和爸媽出門的幼童,而父母親常常因為滑手機、講電話、邊走路邊恍神;或是在遊樂場任由孩子跑來跑去,自己在一旁玩手機,「對周遭環境的警覺性低到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把孩子抱走。」

有些家長則是對孩子慢慢走路的步伐煩躁、沒耐心,自己忙著趕路,把孩子落在幾步之後,嘴巴裡嚷嚷:「快點啦!趕快跟上來!」蓋瑞從犯罪心理學分析:「這真是很危險的行為,是壞人最喜歡下手的對象。」

 

從小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覺察力

歹徒的攻擊行為並非無跡可循,就算所謂的「隨機犯案」也會有徵兆。比方:搜尋環境中容易下手的目標,最脆弱、對環境最輕忽的對象,或是身體語言缺乏自信、警戒狀態低的孩子等等,只是大多數人無法警覺攻擊前兆。「我知道等待孩子的速度很煩,不過沒辦法,身為家長,就得強迫自己慢下來,配合孩子的節奏,」他語重心長的說。

蓋瑞建議,家長和孩子同行時如果無法並行,也要讓孩子走在大人前方靠近腿的地方,讓孩子落後是大忌。此外,人多的地方盡量選擇視野寬闊之處,不要背對人群,因為那會觀察不到其他人的行為。他透露,自己搭乘飛機、火車、公車等大眾交通工具時,一定都坐最後一排,因為「視野最好,可以看到全部的人。」

小孩也要從小培養觀察力和覺察能力。歐美的父母喜歡利用步行或長途搭車的機會,和孩子玩「I Spy」(我是小間諜)猜謎遊戲,其中一個人說:「我是小間諜,我發現某個東西是紅色的、會跑來跑去。」其他人就得趕快觀察四周,猜出這樣東西是什麼。不但可以打發時間,更是訓練孩子敏銳覺察、觀察力的絕佳方法。

有「這個人怪怪的」第六感和覺察力,能夠判斷身處危險環境,知道情況不對、要趕快離開,是孩子獨立的第一步。「大人畢竟無法時時在孩子身邊,能做的就是培養他們臨危不亂的反應,讓孩子長出保護自己的勇氣,」蓋瑞說。

 

獨自放學回家遇到歹徒襲擊該怎麼辦?

孩子獨自遇到壞人,是父母最害怕的事,蓋瑞教練傳授「防身三招」:

招式一:書包當盾牌。放學回家的路上,壞人拿著棍棒靠近,怎麼辦?書包就是現成的防身武器,是最好的盾牌。可以隨著歹徒出手,靈活地往上、往下、往兩側阻擋,並在適當時機將書包向歹徒臉部丟擲,趁對方遮掩的反射動作,趕快逃離。

招式二:敲擊手部。手腕被歹徒強拉住,要被抓走了,怎麼辦?不要驚慌,不要小看自己的反擊能力,可用捶拳捶擊對方下手臂,趁壞人疼痛放手的一瞬間逃離。

招式三:膝擊。當壞人近身攻擊了,還有機會逃跑嗎?利用自身的堅硬部位(如膝蓋),反擊歹徒腹部、鼠蹊部等脆弱的要害,當壞人疼痛放手時迅速逃離。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43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