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會考寫作測驗分析:引導式出題,強調自身經驗與觀點

國中升高中的會考作文,是依照現行課綱的「寫作能力指標」為命題依據,採引導式作文的形式,希望評量出學生是否具備四種基本寫作能力。

國中升高中的會考作文,是依照現行課綱的「寫作能力指標」為命題依據,採引導式作文的形式,希望評量出學生是否具備四種基本寫作能力。

國中教育會考的寫作測驗,近來都採引導式寫作,主題則呼應15歲孩子的生命階段,很常強調「我」,希望學生從自身出發、開始觀照身邊的人事物。考試內容已經跳脫了國文的學科本位,文學色彩較淡,主要希望學生展現真實的寫作能力,善用自身經驗與觀點作答。

敦化國中國文老師陳正芬說,觀察近年來的作文題目可以發現,題目愈來愈多元化,也愈來愈深、愈廣。就題材來說,在基測時代,寫作題目的取材較著重於個人的生活經驗、體驗感悟等等,例如「我從同學身上學到的事」、「可貴的合作經驗」、「我在成長中逐漸明白的一件事」、「來不及」等等。

 

從「我」出發,開始觀照身邊的人事物

到了會考時代,題目開始更深、更廣,「也是從自身出發,但希望孩子觀照更多的層面,」陳正芬說。她舉例,103年的題目「面對未來,我應該具備的能力」,就要孩子想想未來、有遠見;104年的題目「捨不得」則不只要關心自己,也要關心別人,甚至延伸到「有捨才有得」;107年的題目「我們這個世代」則拓展到對特定世代的觀察與省思、對不同世代的包容與理解。

敦化國中國文老師廖伯娥說,如今的孩子很習慣使用3C產品,吸收資訊仰賴影音,溝通也用網路通訊,社交、娛樂都跟手機綁在一起,這對孩子影響很大。不僅讀寫能力變差,缺乏真實互動,也讓孩子關注的層面受局限,常常對身邊發生的事情無感,就算出國玩也在玩手機,更別提要有宏觀的視野與遠見。

會考作文題目「力挽狂瀾」的意味頗為明顯。「希望孩子能看看別人、關心社會、想想未來,甚至106年的題目『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還拉高到文化的層次,」廖伯娥說,現在的孩子少過節,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度低,這個題目能提醒大家。

 

多閱讀、多留心生活經驗

在題目呈現上,近兩年都有圖表資訊,也反映了資訊社會有愈來愈多圖表資訊需要判讀的現實情況。

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說,會考作文題目很強調素養導向,題目是跨領域的、貼近真實生活的,「希望可以讓孩子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來取材發揮,展現真實的寫作能力,包括立意取材、結構組織、遣詞造句以及標點符號等等。」

答題空間則很廣,以「我們這個世代」為例,期望學生從表面的觀察出發,帶出對個人、群體、甚至對時代的省思。曾芬蘭說,抒情跟知性兩種不同傾向的學生都能有所表現,敘事、描寫、說明、議論等文體也都能開展。

曾芬蘭提醒,如今會考作文測驗的答題,要從自己的觀察、感受出發,「很難憑空想像就寫得好。坊間有很多補習班,心測中心也有專門的研究團隊留意補習班的猜題,避免撞題。多閱讀、多留心生活經驗,才是比較紮實的準備方法。」

陳正芬強調,無論是閱讀或是生活,「孩子沒有感受、就沒有想法,國中的孩子還是需要父母的引導,親子之間多聊聊天,陪著孩子關心自己、關心社會,會很有幫助的。」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43期未來Famiy雜誌

★填問卷
抽課程